名医谈学、识、法、效

1984-11-01 04:11余瀛鳌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2期
关键词:健康报变通名医

余瀛鳌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这段话,见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名医赵濂(字竹泉)的《医门补要》,是对中医在业务上提出的标准和要求,也是作为一名良医所应具备的条件。“医贵乎精,学贵乎博”,是强调要精通医术,博览群书,博通古今。“识贵乎卓,心贵乎虚”,是说医生在学习中要认真思考,增强辨识、分析能力,力求提出新的见解,不要做书本的“奴隶”,并要防止随着学识的增长而滋生骄傲情绪。“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是说一个人不可能在业务上门门通晓,科科精熟,应该有所专擅;如果讲学或著述,则要注意显畅易晓,避免模棱两可、义晦辞涩。“法贵乎活,方贵乎纯”,这是对临证立法和处方的具体要求。医生治病,除熟悉所治病症的基本治法外,尚须知常识变,掌握变通的活法而又不越规矩、法度;至于处方,当力求纯净,切忌杂糅。“治贵乎巧”,是说治病要巧治,它与“法贵乎活”是相辅相成的,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效贵乎捷”,即争取较快地获得良效,不要优柔寡断,丧失治疗时机。

做一个高明的医生,实非易事,但也并非高不可攀。赵濂认为,只要掌握了上述各点,“则医之能事毕矣”。赵氏本人就是一位学识渊博,精于临证,熟悉古法而又善于在治法上变通和创新的医学家。“医贵乎精”这段话虽然文字不长,但内涵丰富,对做任何学问都有启迪作用。

(摘自1983年10月25日《健康报》)

猜你喜欢
健康报变通名医
放风筝注意三件事
生活小妙招
事不凝滞 理贵变通
《健康报》
数学变通
刻舟求剑
五禽戏
讳疾忌医
拥抱改变
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