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讯

1986-07-15 05:54
读书 1986年8期
关键词:文库

“把一个人捆在一种能源上,然后将他放入电磁场里高速旋转,以此来提高他的大脑功能,和增强他的智力”。米歇尔·哈奇森(MichaelHut-chison)在《强脑:大脑增长和意识发展的新工具和新技术》(Megabrain:NewToolsandTechiquesforBrainGrowthandMindExpanson)中提出了这样的设想。这里说的“人”是机器人,他受一些物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其它门类的科学家的操纵。这些真正的人指出,靠上述这种新方法可以使实验对象完全放松,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使人工智能走出条新路。哈奇森在书里展开了一个这种鲜为人知的“机器大脑”的电脑脉络图,其中包括比较完整的“神经集中区域”。这样一来,就能使有志或有兴趣研究和接触这类事物的人,按这些图中的环节去检查和解决问题。作者同时还试图教给学习的人快速掌握这种实验和全面集中记忆及回忆的方法。哈奇森相信:是使读者意识到这类机器大脑的时候了,并且应该通过了解这种异想天开的东西,起步迈向一个新的尚未开发的领域。

加利福尼亚报刊自由撰稿人苏珊·利特温(SusanLittwin)利用空暇时间针对为什么美国青、少年思想成熟的较晚的问题,做了社会调查,并著书《延缓的一代》(ThePostponedGeneration)。这本书首先针对很多人认为美国年轻人是自己的生活道路的固执的追求者的看法,提出,美国的年轻人“困惑,精力不集中,独立性加刚愎自用”,他们年幼时好幻想,但这经常被当成想象力丰富而不加以引导,造成了他们到了二十多岁步入社会以后,对现实所处的社会环境束手无策。特别是八十年代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六十年代的家长”,受社会的各种影响,对他们一直从不同的角度照顾着,帮助着。这从一种新的方面使这些年轻人养成了强烈的个性,在离开学校和家庭时,慌乱中无目的地选择职业,以求独立,而这样选择的职业往往不切实际,使他们自己苦闷。从中一些年轻人因此又回到父母身边以求安慰和宁静,不求进取与创新,这是与发展着的社会不适应的。这样的状况,一般要持续到他们的而立之年,这就给人造成美国年轻人成熟晚的印象。这部书首次发行五万册,确实是反映了一种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

《九路汽车通往天堂:一次可爱的航行》(Bus9toParadise:ALovingVoyage)是刘·巴斯卡利亚(LeoBuscalia)的一部近作。作者曾著《互爱》,非常受欢迎。这次他又以大家熟悉的手法写这本书,描写出他所想象的也是每一个人应该想象出的天堂的景象。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对世界上的每件东西越爱得深,越接近天堂。但是作者也知道世人并不都是那么天真烂漫的,不容易随便就喜爱上周围的事物。所以他坚持主张,人如果要爱,就真诚地爱,这种带有感情的爱才会得到信任。而对那些玩世不恭的人,应当用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们,人们有权力享受爱,快乐是人的天性。在这种原则支配下,作者分别讲了如何保持自尊与自信,对背叛自己的人应持何种态度等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西尔维亚·安·休利特(SylviaAnnHewlett)在她的专著《次要的生活:美国妇女解放的神话》(ALesserLife:TheMythofWomensLiberationinAmerica)中指出:家庭补助在美国一直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不是真正的经济措施。尽管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人士一直在强调平等权力和性自由,但是这与实际上妇女所需要的不相符合。事实是自从五十年代妇女解放运动在美国国内开展起来至今,美国妇女的经济保障比较她们的母亲一辈人和她们的欧洲姐妹们要少得多。同工不同酬、高离婚率以及微乎其微的抚养费更加大了她们与男人之间的鸿沟,而这个鸿沟又反过来加剧了本来就已很深的男女不平等的矛盾。养育子女、高消费,使多种身份的妇女及家庭更困难了,而政治的和经济的政策却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

针对美国流行的“孤独症”,很多美国的社会学家都力图找出治疗的办法。路易丝·伯尼诺(LouiseBerni-know)也是这样一位社会学家。在她的《美国的孤独》(AloneinAmerica:TheSearchforCompanionship)一书中,记载了她在美国专访的一百多名人士。这些人的情况表明,孤独者,首先是老年人,他们常常远离子女,其次是那些寻求妇女解放的独身妇女,还有就是经常性的离婚。作者认为,孤独是社会病,其根源在于吸毒、少年婚姻和犯罪。这些事情原本不是发生在独身人身上,成批的家庭因有人失业导致经济条件下降,家庭成员中发生上述的情况,随之产生了孤独感。这本书证明一些美国心理学家所认为的,孤身者容易有孤独感,并只有通过心理治疗才能解除美国的“孤独症”的看法。

由筑波书林发行的《故乡文库》(ふゐさと文库)目前已出版了三百种。这部文库丛书是从一九七八年一月开始发行,每次出版五种,一直至今。这套文库丛书主要介绍了日本茨城的概况,作者全都没有什么名气。他们从历史、民俗、文学、自然等不同角度描述茨城的今昔。尽管有些专家认为,这套丛书玉石交混,但专家们不得不一致认为,这套文库丛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一部由市民创造的宝贵记录。根据计划,这套书将陆续出到五百种。

《书之美》(本の美)最近由平凡社,出版。全书分八个章节。“书籍的美学”(寿岳文章氏)从日向庵和版本入手,论述了书的美学。“美书探访”(桥口五叶氏、驹井哲郎氏)介绍了从明治年代到昭和年代,三十名装帧家的代表作。

此外,还有《装帧美术的源流》(峰村幸造氏)、《装帧的变迁——从和式书到洋式书的变迁》(弥吉光长)、《大众文艺书藉》(八木升)、《爱书狂》(坂本一敏)、《为爱书者准备的事典》(河原淳)等。

赌博犹如美国历史大厦上的一扇小窗户,约翰·M·芬德利(John M.Findlay)的《寻找机会的人们》(Peo-ple of Chance)把现在的人们领到这扇窗口前,从中望去,美国每一段的历史画卷中都有赌博者的手迹。在早期殖民地时期,英国人把彩票抽奖的赌博行为带到了詹姆斯顿,使美国人开始了以娱乐为目的的赌博。到十九世纪,赌博场地趋于集中,当时的赌博中心是密西西比河边的小镇子里和小船上。随着淘金者,赌场中心移向旧金山,在这个时期,赌博几乎被社会各界的人所承认,并正式走上商业化的道路,建立了拉斯危加赌城。作者以赌博的历史为主线,活泼地描写了以此为背景的美国经济发展史,同时又告诉人们,不论是过去还是商业化的现在,赌博在美国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建设的特点和美国人的性格特点决定了这一点。

在法国《读书》(Lire)杂志投票选出的一九八五年二十本最佳新书中,英国作家吉姆·G·巴拉德的(Ball-ard)的小说《太阳帝国》(Lempiredusoleil)名列榜首。

《太阳帝国》叙述的是小说家本人童年的经历。巴拉德于一九三○年出生在上海,与其父母一起生活在英国租界舒适的环境中。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已经侵入中国的日本人开始进攻西方人,巴拉德被关进上海郊区的一个军事集中营里,在那儿度过了三年。小说描述了当时的拘禁生活,配给定量,疾病成灾,但这种恶劣的生活条件并不妨碍一个孩子寻求童年的快乐,故事一直写到长崎遭原子弹袭击这一历史事件。

书名《太阳帝国》取意为“日本国即日出之国”和在原子弹辐射的“阳光”下。此书通过一个儿童的眼睛观察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线的有力见证,使读者对二战前后的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文库
编辑精选APP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下载卷在手,百度文库资源想下就下
湖北《荆楚文库》编纂出版
文库出版:找寻文化的根和魂
日本推“轻文艺”刺激图书市场
免客户端下载百度文库
读书利器“文库本”
免财富值?没那么简单的《百度文库》
三文库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