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价值与未来社会

1987-07-15 05:54郑兴科
读书 1987年6期
关键词:主观革命智慧

郑兴科

本世纪中期以来,以微电脑为主角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并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未来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以及企业家、新闻记者等等从不同的方位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种种预测和描述。例如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的理论,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宣言”理论等。遗憾的是,这些书都只停留在对当今社会产生的新征兆进行描述,没有对“未来社会”做统一的、系统的预测和展望。屋太一所著的《知识价值革命》与上述著作相比,可谓一本独辟蹊径、立论新异之作,值得一读。

屋先生认为:一场新的、可与人类历史上农业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相媲美的革命——“知识价值革命”已经开始。它将引起人们审美观和伦理观念的根本变化。随着这场革命的深入发展,将建立起以知识的价值作为价值形式和资本积累为主要源泉的“知识价值社会”。“而现在的八十年代,正在发生这种社会大变革,我把本书定名为《知识价值革命》的原因就在于此。”

通过对“新社会”各种征兆的深刻分析,并详细考察了从“前古代”文明的开始、经过“古代”产生的农业革命到中世纪产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描绘出“知识价值社会”的鸟瞰图:

首先,全球范围突飞猛进发展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给社会创造更多的“知识与智慧的价值”。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这种价值无法用数量进行计算的。它的本质是社会的主观意识决定的流动性较大的价值。因此,只有在具有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主观意识的领域里,“知识与智慧的价值”才具有它本身的价值。这也是其价格和生产成本没有必然联系的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商品价格是由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决定的。(2)由其强“个性”(即商品的差异)决定的未来社会中商品的种类将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分工与协作关系将进一步深化。(3)“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生产将引起社会传统产业结构和就业倾向发生变化。

其次,随着“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在“新社会”中取得主导地位,“知识价值社会”具有如下七个特征:(1)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一体化将加速进行。因为在“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生产中,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庞大的研究设备和生产工具,而是从事“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人的知识、经验和欣赏能力,它们才是生产“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真正的生产资料。同时,这些生产资料是和人即劳动力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曾经在工业社会中出现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分离发生“逆转”,向一体化方向发展。(2)城市中的中产阶级成为未来社会的核心,但是它们不一定长期居住在一个城市里,且会涌现出一个流动性较大的“中流阶层”。(3)企业的组织形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由法人形式转变为个人为主体的形式。(4)企业领导人必须具备:预见能力、遇事果断的品德、组织能力和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5)等价交换原则失去效用;选择职业的标准不再是收入的多寡而是职业的好坏与“是否体面”的问题。(8)“财富抽象化”,即由社会的主观意识决定的“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将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另外,巨额资金却由于无法兑现而成为抽象的财富。(7)单一民族国家消亡,国际社会的“思想圈”将建立。“划分地理空间的主要标志将是建立共同的社会主观意识基础上的松散的‘思想圈,而不是根据不同民族划分的现代国家。”

虽然,“对即将出现的‘未来社会作出预测是带有冒险性的、难度很大的工作”。但是,本书符合逻辑的推理和得出的某些结论,对“每个人和各社会阶层能够适应即将出现的这一变化,及时了解其实质,是大有裨益的”。

(《知识价值革命》,〔日〕屋太一著,金泰相译,东方出版社出版,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第一版,1.70元,同书黄晓勇等译,三联书店一九八七年二月第一版,1.75元)

猜你喜欢
主观革命智慧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中国的出行革命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对立与存在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