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态人格

1987-12-30 09:52张伯源
祝您健康 1987年2期
关键词:理智本能精神病

张伯源

编辑同志:

我厂有位青年男工因在公共汽车上表现出不轨行为,先被公安机关收市,后又经医生鉴定为“病态人格”,并转送到精神病院受监护治疗。我们不懂什么是病态人格;它与精神病有无不同,也分不清病态人格表现与有意违法有何区别,盼于解答。

徐州阮诚

阮诚同志:

关于病态人格,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既是心理与行为的变态,且可以很严重,但又不是真正的精神病,因此,常常不易分辨清楚。或者被当作真正的精神病人加以治疗;或者被当作正常人的违反道德与法律而绳之以法;结果都毫无效用。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不妨先举一病例。一男性28岁的司机,出生于一个父母性格均不健康的家庭:母亲死板固执;父亲脾气急躁、情绪不稳,蛮不讲理,夫妇经常争吵,动辄打骂孩子。因此患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就形成了急躁、主观、自私、好猜疑、好逸恶劳、挥霍浪费、蛮不讲理的性格。结婚不久就常打骂爱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爱人患肝炎,亲友资助的钱自己拿来花光;对年幼女儿也不知爱护而妄加打骂。工作不负责任,常把汽车撞坏,一次甚至故意将车开到了河沟。被调动工作到新岗位后,嫌工资低,与领导闹翻而退职。不久便把一千元的退职金用完。因生活困难而四处借钱或回单位无理取闹,亲友不借给钱就砸人家的门窗。被公安部门拘留后则大声喊叫谩骂,毫无悔改之意,疑为精神病而被进入医院,因治疗无效而诊断为病态人格。

一、病态人格并非真正的精神病

一般认为病态人格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或对正常人格的偏离;它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也无智力障碍的情况下所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反常。所谓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可以表现在认识能力、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等三个方面的发展不协调;也可以表现为理智活动和本能活动发展的不协调;还可以表现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的发展不协调等等。例如,一个抽象思维过分地或畸形地发展的人,会变得过分地理智化,缺乏“人情味”和应有的情感色彩,显得呆板和教条,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拘泥于陈规陋习。如果形象思维过度或畸形发展,这种人就会常常陷于幻想之中,有较高的受暗示性,较缺乏理智的批判力,易感情用事;行为表现幼稚,服从于偶然的动机;而且显得娇柔做作,好象在演戏似的。一个情绪和本能活动过分或畸形发展的人,也会导致理智发展的不足以及高级情感的缺乏,尤其欠缺对情绪和本能活动的调节能力;结果就可能形成一个放荡不羁,低级趣味占优势,容易偏离正规、玩世不恭和行为淫乱的人。总之,那些已有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即病态人格)的人往往难以正确估价社会情境对自己的要求以吸自身应采取的适当行为方式;难以对围情境刺激作出恰当的反应,且特别容易出现病理性反应,从而诱发各种“神经官能症”;这种人也难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常常与周围的人,甚至是亲人发生冲突,不能和同事或群众友好相处;对生活和工作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常常玩忽职守,甚至超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不顾法纪,作出扰乱他人或危害社会的行径,以致陷入与社会的不可解脱的矛盾之中。

二、病态人格患者与常人违法行为的区别

病态人格有其本身的特点:一是没有躯体或神经系统的器质上的病理变化,只是由于人格结构上的某些方面的畸形发展,偏离了正常的人格而出现严重的人格异常。二是在既没有意识障碍,又没有记忆力和智力障碍情况下,出现情感和行为活动的明显障碍。如情感不稳定、易怒或冷酷无情;行为极易受偶然的动机或本能欲望所支配,且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完整性,自制力差,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三是能处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也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以及社会的评价标准,因而不能免除自己的责任能力;但由于对自己的人格缺陷失去自知力,尽管与周围环境矛盾重重,处处碰壁,却很难从过去错误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加以纠正,因而适应环境的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四是病态人格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而不易改变。有的人到了中年以后,由于饱经沧桑或精力下降可以自动缓解;有的人则持续终生;无论用什么治疗方法,教育措施或惩罚手段对这种人通常都收效甚微。

从病态人格的以上特点来看,病态人格患者与常人在违法犯罪行为上是有区别的。首先,常人的违法

猜你喜欢
理智本能精神病
失眠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精神病
吉米问答秀
语录
解读服装造型中蕴含的情感与理智
青春有梦理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