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神”

1992-07-15 05:29
读书 1992年6期

弥 路

《文献》第四十二期,有徐志啸作《“东皇太一”春神考》一文,以“太一”、“东皇”分别考之,而定东皇太一为春神。却没有提到,宋词人高似孙在《莺啼序》一调的小序中,即已有东皇太一为春神之说。序云: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春之神也。其词凄惋,含意无穷。略采其意,以度春曲。

言屈词凄惋,或未尽然,但词人着力赋一春字,却似“含意无穷”。如:“青报春来了,玉鳞鳞风旎。陈瑶席、新奏琳琅、窈窕来荐嘉祉。桂酒洗琼芳,丽景晖晖,日夜催红紫。湛青阳新沐,人声澹荡花里。”似陈思王笔下的洛神,又与波提切利《春》中的景象差相仿佛。只是波提切利将一个小爱神绘在一片春荫之外,而中土的春神早将爱装在心里。女神翩至世间,本就是“光泛崇兰,坼遍桃李,把深心料理”。惜春神不驻,只能“犹恋余绮”。而“天时相代何日已”,惟“殷勤举酒酬春”,寄望春还矣。其旨去屈词原意已远,但确是对东皇太一究竟何神这一“长期悬而未决之疑”发表了意见,只不详其所据也。(高氏《莺啼序》见《全宋词》第22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