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名牌贫穷族

1993-01-01 09:2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3年11期
关键词:名牌西装穷人

黎 婉

随着所谓“平成景气”的结束,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人们不再有大把钞票可花,许多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口口声声说自己很穷。但是仔细一瞧这些贫穷者,都是穿金戴玉,而且开着外国跑车。究竟是贫是富,根本难以区分。是贫穷的意识改变了,还是这些日本年轻人真的很穷呢?

日本的贫穷写成汉字是“贫乏”,是表示钱、物均十分缺乏的状况。二三十年前日本所谓贫穷,是父亲穿着破旧不堪的唯一的一套西装去上班,母亲则在家里发愁,苦思晚餐能端出什么菜,而一旁还有孩子空着肚子在哭,又或一家人吃着粗糙的食物并互相安慰。

可是眼下的“贫穷”又如何呢?问日本的年轻人:“你觉得贫穷吗?”居然有60%以上(一项调查显示)均说“是”。再问为什么,则不外三大理由:“什么东西都一下就买”(花钱很凶);“因为虚荣”;“并非大富翁”。

如果这样也算贫穷,以前的贫穷则不知称什么。自称贫穷的人,身穿意大利阿曼尼套装,开着BMW(宝马)汽车,但是却觉得自己穷。真是开创了一个新的“贫穷”时代。

这些“穷”人其实也想过:究竟自己是有钱还是没钱?不论回答“是”或“不是”,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何谓贫穷。

“贫穷”是什么含义呢?一位28岁的日本仁兄喝酒后回家一定坐收费昂贵的计程车;他刚向父母借了30万日元买香奈儿皮包送给女友;他虽然无存款,但是用信用卡付款也挥洒自如。然而,他还有贫穷之感。一位26岁的上班女郎在“化妆品不小心倒太多出来,急急忙忙地倒回瓶子”时,觉得自己很穷。另一位28岁的女郎表示,“自己不能存钱,所以觉得贫穷”。事实上她刚刚提了50万存款去买皮包,还剩200万日元的存款。

究竟贫穷是有钱还是没钱?一位自己开业的25岁的男子表示:“一向都没钱,因为我太爱花钱!”一位37岁的老小姐说:“没钱,因为薪水太少!”这个老小姐每个月付10万日元房租,用10万日元游玩,信用卡的贷款每个月要还5万日元,而且还有1000万日元的存款,有蒂凡尼的首饰,又有貂皮大衣,但是她仍嫌自己的薪水少。另一位25岁的小姐表示:“钱不论有多少都觉得不够。”她既买了100万日元的卡西那家具,又买了25万日元的阿曼尼西装给男友,但还觉得钱不够。真是钱再多都叫穷!

许多年轻男孩勉强凑了钱买BMW,结果又要嘀咕汽车油钱吃人,自觉穷人一等。有的男学生虽然开了装有电话的跑车,但是因为没有现金无法加油。有的男士会社成员因为花了钱买意大利西装,只好连续一周吃泡面。

手握名贵汽车的驾驶盘,但是又吃最便宜的食物,究竟哪一种感觉是真的?一位29岁的自由打工人表示:“自己的钱包鼓鼓的,以为有很多钱,但是却是大把的收据!”过去的穷人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钱包中有多少钱,但新的穷人则是收据多得无法再买东西。一位18岁的女孩认为自己不能将礼物的包装纸丢掉,也是一种贫穷,她讨厌自己这种穷酸味。要是在过去,这是一种惜物的美德,和贫穷是扯不上关系的。

如今的穷人其实很开朗,他们虽然自己觉得贫穷,但是和以往的其他穷人是有所区别的。他们是“一点豪华主义者”,也即肯在某一点上花大钱,如外国车和各牌服饰。

如今的穷人喜欢通过衣履去判断人,但往往什么也看不出来,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一身名牌包裹着而仍然觉得贫穷的人。这种从外表看人的穷人心态多少受到流行电视剧的影响。人们看电视,发现“为什么和我一样收入的人能住这样的高级公寓?”又觉得:“要想交往好女孩,还是得住这样的地方。”于是就勉强去租好房子住,好房子之外还要有好车子、好衣服,没完没了。

这些穷人其实都具有中产阶级意识。贫穷只是一种感觉,好像是痒,并不是一种痛苦的现实。他们觉得即使借钱也要买外国名牌车及服饰,主要是为了瞬间行为的快乐。他们的消费通常都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跟着流俗。每个人都在短时间内买大量服饰,于是家里成了收容“流行残骸”的仓库。

这种贫穷也是基于日本人特有的贫乏性,亦即社会想法过于贫乏一致,很容易成为一窝蜂。就如滑雪这项运动,因为流行而完全变了质。年轻人花大钱穿上时髦的滑雪装,到有大型镭射灯光及流行音乐的滑雪场滑雪,使得滑雪变成一种满足虚荣的玩意儿。

正因为有这种社会性的流行病,即使有再多的钱,因为支出不断增加,人们只会觉得贫穷。有些家庭因为炒股票或地产致富暴发,全家都持有信用卡。1991年日本出现的一个风潮是“年轻人信用卡破产”,年轻人毫无顾忌地使用信用卡,他们以为用得太多只要宣告破产就可以了。他们就这样一边消费,一边诉穷。

(凤蕾摘编自《南风窗》1993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名牌西装穷人
设计我的姓名牌
西装年代簿
更“便宜”的衣服
新形态西装
西装型男的3种形
“撕名牌”大战
只穿名牌的“标签女”
穷人的高消费
富人与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