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俗理性

1994-07-15 05:30吴声雷
读书 1994年2期
关键词:媚俗白鹿原魔幻

吴声雷

文学的看重启蒙的成分正在迅速消褪,世俗化与民间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到来。当现实的“媚俗”时代到来之际(此“媚俗”一词取自米兰。昆德拉,但已抛却其社会学与政治意义,而仅取其美学意义),文学也正悄悄地从历史深层挖开“媚俗”的沟渠。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乎“媚俗”本身,而在乎如何处理“媚俗”与“崇高”的关系。这里的“媚俗”不含贬意。从二十世纪艺术领域看,“媚俗”与“崇高”同居一体又互相争斗是具有世界性趋势的争斗。这样的时代也许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文人的参与世俗,势必能提高世俗的品格,且自身又获取粗野,从中吸收生命的养料。中国文学史告诉我们一个“史”的发展规律,即艺术形式都从民间起源,经由文人参与走入贵族化,最后由于过分贵族而失去生命力,轮回重新开始。这样的时代要求作家们掌握好“崇高”与“媚俗”的尺度,不仅仅是接受市场规律,艺术趣味与美学的要求也不可忽视。比如,《白鹿原》与《最后一个匈奴》等市场上看好的作品,即吸收了魔幻与传奇等民间色彩强烈的部分。《白鹿原》中关于白鹿的神异的传说,风水宝地,圣人白鹿书院院主朱先生的种种神化故事,神魔风习与欣赏趣味,其间的可读性、传统性极强。《最后一个匈奴》中几个主人公传奇般的一生也增强了可读性,而由传奇造成的某种迷离飘逸,其实是更接近文学本质的。作者的着力于将这种传奇,与地域的、历史的真实氛围相契相合,将趣味性、文学性与历史认识充分结合起来。这样一种“媚俗”的手段是可取的。可惜的是,两书的下部,这种成分逐渐隐退,以至消失,不仅造成趣味性的减弱,同时也显示了不能整体地把握历史的弱点。魔幻与传奇是非历史的,但却是文学的更真实的历史。它能以情念化的虚构去讲述更为完整与深刻的认识,使文学的真实获得了有别于其他一切真实的品格。中国作家的一大特点是专能讲史,但形象的把握能力并不强。历史的追溯与神奇一进入现代便统统湮没于故事和事件当中,历史的厚重感仅仅想凭大量事件的堆积来表达,效果可能会恰恰相反。

当代文学一方面由“崇高”倒向“媚俗”,一方面是理性力量的退化。当代文坛的“新写实”是追求“原装”生活的,不动声色的表现的,只“显现”着的。然而理性的精神并未泯灭,只是转化了表现的形式,如同中国哲学的或宗教的禅,成佛不再需要上山入寺,于日用生活、劈柴担水之中尽可领会佛意。从主流文化(士文化),迈向百姓日用,从对这市民日用的描绘中,不动声色地表现理性,这是更为中国化的文化选择。这里所要关心的只是不要“媚俗”得太过,理性虽隐而在,可做为背景,而不要成为僵死的道具。《最后一个匈奴》就是理性意识极强的作品,这种书在当代人群中仍能畅销,足见即便到了所谓市民社会,人们的理性精神仍然未能泯灭。作者能以新的理性来重新审视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这场革命,并追溯其种族的环境与文化的神秘历史发源,传奇的故事因有理性的支撑而飞腾,又不失其“矩”,传奇不失为现实。这是显性的文学理性意识。

《白鹿原》的理性意识比较隐晦,暗藏于叙述之中,作者以场景、故事、人物的传统方式,外加魔幻来构造全书,以中国传统家族的兴衰为其表现的中心。对儒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态度隐含在叙述的人物与家族的命运中。这可说是隐性的文学理性意识。

对于历史与理性的态度,是两部书的相异处,但理性的未泯,深沉的思索的强化,无论显隐都表览无余。这是当代长篇小说理性精神的展露。

像《白鹿原》、《最后一个匈奴》这样的作品出现在今天,无论对于文化,对于商品大潮下的文学,对于读者层的了解和作家的自我再认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六月版,12.95元;《最后一个匈奴》,高建群著,作家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九月版,15.90元)

猜你喜欢
媚俗白鹿原魔幻
Cook School魔幻厨房
白煮蛋的魔幻变身
齐白石《论画》
水上魔幻阵
扩展阅读
白鹿原民俗村
精彩的3D魔幻馆
媚俗是丑恶的渊薮
媚俗
作画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