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袋不神秘 人人可自做

1995-12-30 06:51杨富森
祝您健康 1995年4期
关键词:药袋透骨草主治

杨富森

中药外治古已有之,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也是广泛应用的民间疗法。近几年,各种药袋充斥市场。本人对中药外治研究20多年,颇有体会:第一,药袋没有什么神秘。不能包医百病。第二,药袋须新的,疗效才高。故自做药袋比买药袋好。药袋的制做极其容易。人人可为,就像自助餐一样。只要把中药碎成粗末,以干净的布包好,再缝上几趟线即成。

(一)中药外治之原理

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互相影响。把茶叶放在苹果堆里,茶叶吸了苹果味儿,苹果也吸了茶叶味儿,这都是极平常的现象。人的皮肤能吸收药物以实现对疾病的治疗,这一点,古人便有认识。民间也广泛地使用贴、敷、糊、熨各种疗法。除了皮肤之外,孔窍的吸收作用也很重要,药物可通过孔窍进入人体起治病作用。

药袋的作用有赖于中药的散发功能。中医理论说中药有四气五味,中药的气味是它起治疗作用的关键。中药的散发和人体皮肤孔窍的吸收,形成了药袋的治疗作用。

(二)配制药袋的法则

(1)对症下药。世上没有包医百病的仙方神药,中医理论总是讲“有成方没有成病”。所以,企图用一个药袋去治疗多种病或一切病,是必然不能实现的。中医还讲“用药如用兵”,意思是一要慎重,二要灵活机动。用药袋的最好方法是,请医生根据你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出方子,自己制做药袋。

(2)君臣佐使。药袋也要遵循中药的处方原则,即君臣佐使。无君无以治病,无使则君不能达到疯所。药袋是通过皮肤、孔窍吸收而起作用,必须用穿透性(也就是散发性)强的药为“使”。才能实现治疗功能。一般地说,气味浓烈的药穿透性强,故药袋应有浓烈的气味。

(3)孔窍给药。孔窍给药是使药物通过孔窍而到达内部相应的器官。故孔窍给药一方面要针对相应器官的疾病;一方面要注意保护孔窍,对孔窍有害的药不可用,或者少用,并佐以保护孔窍的药。

(4)保护皮肤。皮肤给药时,对皮肤有害的药尽量不用,如必用,则应与皮肤隔离。不直接接触皮肤也能刺激皮肤的药。必须用保护皮肤的药佐之。

(5)及时换新。药袋使用时间不宜长。药的气味微弱了,药袋就不起作用了。故制药袋必用新的中药,制后马上用。用时一般不超过3个月。如买药袋,首先要看新不新。另外,从对症治疗角度也要及时换新,随症加减。

(6)间歇用药。一天24小时不离药袋,皮肤或孔窍的吸收能力反而会降低。在一天中要有一、二次间歇。

(三)常用的药袋配方(计量单位:克)

(1)[处方]荆芥、羌活、独活、防风、干姜、苍术各100秦艽60,伸筋草40,透骨草60,川椒40。[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偏于外棰者。[用法]用以制成护膝、护肘、护腕、护腿等。

(2)【处方】威灵仙50,桑寄生40,川芎30,肉桂20,巴戟天30,续断40,透骨草30。秦艽60。[主治]风湿症偏于肝肾虚者。[用法]制成护腰、护膝等。

(3)[处方]淫羊藿30。葫芦巴30,肉桂40,附子20,蛇床子20,韭菜籽100,透骨草60。[主治]阳痿。(用法]制药袋,敷于脐上。

(4)[处方]乳香100。没药100,红花60,防风60,羌活501川椒40,透骨草30。地龙。40。[主治]肩关节周围炎。[用法]制成护肩。

(5)

(处方)天南星:半夏、桔梗、川贝各20,细辛、杏仁、甘草各15,生麻黄、白苏子、紫苑各10。[主治]支气管哮喘。工用法)制药袋,敷于肺俞穴和前胸。

(6)[处方)莱菔子100,木香20,丁香20,干姜30。胡椒40。小茴香40。(主治]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用法]制药袋,敷脐上。

(7)[处方]食盐250。葱白250,生姜125,[主治]痛经。[用法]上药共炒热,装布袋熨下腹部,加覆热水袋以保持温热,每次30分钟,每日敷3次。

(8)[处方]香附80。元胡i00,桂枝60,鸡血藤50,川芎40。柴胡30,桃仁20。(主治]痛经,妇女腰痛。[用法]制药袋,敷于脐、腰等处。

(9)[处方]菊花100,丹皮200,白芷200,石菖蒲60,合欢皮100,茯神80,青蒿100,防风100,苏叶80,桑叶80,荆芥200。[功能主治]健脑清脑,补髓益智,宁神安眠。快绪忘忧;神经衰弱,记忆减退,失眠多梦。情绪紧张,头痛头晕。[用法]制药枕。

(10)[处方]川芎60,香附予60,柴胡100,青蒿80。青皮60,茵陈50,芒硝100,丁香60,川椒n30。三棱50。[主治)肝瘀气滞。抑郁易怒,[用法]制药袋,分敷肝l区和肝俞定。

(11) [处方]土大黄、苦参各30。自芨、地榆炭、杜仲炭、遗骨草,川椒各10。(主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用法]制药袋,敷脐上。

(12)[处方)香瓜蒂、秦艽各100,青皮、紫草、黄芩、丹参各90。冰片、川椒各6。[主治]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用法]制药袋,敷脐上。

(13)

[处方]川芎、自芷、吴茱萸各30,透骨草10,龙胆草10。[主治]高血压。[用法]制药袋,敷脐上。

(14)[处方]透骨草、茜草、赤芍、白芷、当归各30,血竭、川椒各15,乳香、没药、莪术各20。[主治]慢性盆腔炎。[用法]制药袋,敷于下腹痛处,上以热水袋熨之,1日2次,每次15分钟,20天一疗程。一个药袋只能用10次。

猜你喜欢
药袋透骨草主治
透骨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蚜虫的杀虫效果研究
黄瓜除湿汤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复方透骨草溶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文化符号视角下北美印第安人“药袋”的象征意义解析
中药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探究
我的药袋变护膝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主治医的中国梦
半自动摆药模式的设计、开发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