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探因

1996-12-31 07:25张亚明
祝您健康 1996年11期
关键词:遗尿过敏容量

张亚明

3岁以前的小孩遗尿是一种生理现象,若3岁以后仍经常发生,或5岁以后有时在睡梦中不自主地排尿者。则称为遗尿症。其原因可能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食物过敏美国的一位医学博士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食物过敏是造成小儿遗尿的主要原因。能引起遗尿的食物以牛奶、鸡蛋、巧克力和柑桔类水果较多见。这些儿童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后,遗尿便可消失或明显好转。据研究认为,食物过敏引起的过敏反应使得膀胱粘膜水肿、膀胱平滑肌收缩甚至痉挛,膀胱容积缩小而促使排尿;同时。过敏反应又导致小儿睡眠过深,以致排尿时不易醒来而发生遗尿。因此,对遗尿患儿不妨进行仔细观察,推测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并从食谱中排除这些食物,遗尿现象往往不治而愈。

排尿训练不合理婴幼儿时期缺乏合理的膀胱排尿训练是引起遗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小孩2~3岁以后,大脑皮层已能控制脊髓排尿中枢而能“随意排尿”。如果孩子太小,6个月内就把尿,会使他恼怒;太大,如2~3岁后才把尿,又会影响其自控能力,导致遗尿。所以,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对孩子进行排尿控制能力的训练,并注意夜间把尿要将孩子唤醒,不要让他在半醒半睡状态下小便,否则和尿床没多大区别;夜间把尿次数也不宜过多,过多不能保证孩子睡眠,反而容易养成不能控制小便的习惯。

膀胱功能成熟延迟一般来说,遗尿孩子的膀胱容量要比正常同龄儿小,膀胱内还投容纳多少尿,它就收缩排尿了。此见于遗尿次数多而量少的孩子。对这些孩子,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即鼓励孩子白天多饮水,促使尿多,每当出现尿意时,让孩子尽量忍住,想方设法尽可能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使膀胱容量逐渐扩大。以每月膀胱容量增加30毫升为训练有效(正常膀胱容量为每千克体重10毫升)。另外,可在一次排尿过程中。训练自主尿流突然停止(排尿中断),以训练膀胱括约肌功能,使排尿动作更多地受主观意愿控制,促使遗尿治愈。

便秘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儿童便秘也可发生遗尿。因为便秘使膨胀的直肠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呈不可控制性的收缩状态,膀胱容量减少,因而遗尿。经调查,25例遗尿儿童中,22例有持续性便秘史,经动力学检查,这22例全部有不可控制的膀胱收缩。故改善饮食的内容和习惯,纠正便秘,也可能使遗尿消失。

体位有人观察到遗尿患儿遗尿时与其睡眠时的体位有密切关系,即每当遗尿时,孩子大多处于仰卧状态,而侧卧位则很少出现遗尿,认为这与恻卧时大腿压迫泌尿道使之不易顺利排尿有关。因此,设法使孩子侧卧,可减少遗尿的发生。比如在孩子入睡前,将两条毛巾包扎于腰腹部,两端的结正好打在腹部和背部,这样孩子在仰卧或俯卧时,就会被毛巾结阻挡使之转为侧卧,当有尿感时也容易醒来。

睡眠过深这是相当常见的现象,多数遗尿的孩子睡得很熟,很难唤醒。所以,注意不要让孩子白天无节制地游戏、功课负担过重、活动过度等导致过分疲劳,以免夜间睡眠过深而失去排尿警觉。也可采用遗尿报警器或用闹钟在遗尿的钟点前唤醒孩子排尿。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受刺激也会引起遗尿,这种遗尿常是间歇或暂时性的。祛除精神因素后,遗尿会不治而愈。常见精神因素有:家庭不和睦或离异、双亲去世、离开父母、学习紧张、居住环境改变、母亲生了弟弟、疾病后身体虚弱等等。

遗传爸爸、妈妈小时候有遗尿症,他们的儿子,有40%会遗尿;他们的女儿有25%也会犯此病。双胞胎中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大多数遗尿在青春期前后可自愈,父母不应训斥或责罚孩子,以免进一步增加孩子精神负担,使遗尿加重。

疾病如尿路感染、包茎、糖尿病、尿崩症、蛲虫病以及脊柱裂、癫痫等均可引起遗尿,这些病须经医生检查方能明确。另有两种隐患也会引起遗尿,一是无症状性细菌尿,一是高钙尿,这类隐患要化验才能确诊。

孩子遗尿,对父母来说是一件十分伤脑筋的事,特别在冬天更让父母难堪。遗尿的孩子也容易产生心理变态,造成不合群和自卑心理,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发育和今后的学习,因此,对小儿遗尿必须积极查找原因,尽早给予纠治。必要时可辅以药物等治疗。

猜你喜欢
遗尿过敏容量
从温、补、清三法论治小儿遗尿
过敏8问
你应当知道的过敏知识
你对过敏知多少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人为什么会过敏?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2015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916万千瓦
201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70万千瓦
改进等效容量法在含风电配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