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莫开“铁门关”

1998-03-18 10:20梁瑞平刘振华
知识窗 1998年12期
关键词:晴川汉阳城门

梁瑞平 刘振华

汉阳是我国历史名城之一,它濒长江、临汉水,北望汉口,东眺武昌,有着苍郁的龟山、秀丽的莲花湖、高耸入云的电视塔、古老传奇的归元寺,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地方也在这里。汉阳著名古迹晴川阁景点群中,1993年又增加了一处名胜——铁门关。

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据《汉阳县志》载:“吴魏相恃,用兵沔口(今汉阳),设点于此”。汉阳古称夏口或沔口,三国初期,吴国先后攻占刘表所辖之夏口却月城、鲁山城,合并二城为石阳城,铁门关于此时修建,属石阳城一部分,迄今已1700余年。历史上铁门关背倚古大别山(即今龟山),俯控江浒,雄峻险固,易守难攻,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孙权先后令陆逊、诸葛瑾领兵驻守,以抗魏、蜀。从三国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铁门关经历多次激烈争夺,声名日噪,被称为“虎豹关”,明代杨枢曾题联:“汉门日抱鼋鼍窟,大别天开虎豹关”,可见了它的险峻。唐初,汉阳建砖城,铁门关作为军事要隘的作用渐退,逐渐成为汉阳对外文化、经贸交流的通道和供人们游览的历史遗址。直到明中期,铁门关一带还依然繁荣。

铁门关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是明代末年,此时的铁门关已基本不,仅剩一段段土基墙座。相传三国时蜀将关羽曾在铁门关附近江边饮马,到清代人们就在铁门关基址上建成一座关帝庙,以此祭祀这位三国时期的英雄。铁门关最终因战乱和年久失修等原因,毁于清末民国初年。

现在倚山临江、巍然屹立的铁门关是1990年12月由武汉市文物部门根据明清总体样式复建所成。复建后的铁门关占地面积为800余平方米,关体高为26.5米,关的横宽为44米,进深达18米。关体墙面全部由红砂石砌成,城楼为二层歇山筒瓦顶。翘饯飞檐,翼角升腾,红柱墨瓦,表饰施予雅五墨彩绘,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整个关体为三拱城门形制,横亘于洗马长街之中。关内主拱高15米,跨15米,为双行机动车道。两侧副孔为人行道,像这样高、宽、阔的城门拱形通道,目前在国内还不多见。与北京天安门城门拱相比,铁门关要高出一倍,比南京挹江门之拱要高出1/3,可见它的巍峨雄壮。城楼第一层厅内陈列有栩栩如生的《三国演义》中人物故事雕塑屏,如“三顾茅庐”中的刘,关、张和诸葛亮,还有“孙权沔口败黄祖”、“诸葛亮借东风”、“三气周瑜”、“赤壁之战”、“关羽威震华夏”、“空城计”,以及“祢衡作《鹦鹉赋》”等。这组雕塑展将三国人物与发生在湖北等地的故事连在一起,将人们带回到十几个世纪前的古战场,使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登上二楼凭窗眺望,晴川阁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人们领略到这壮丽的大好河山,顿生思古奋今之感。

铁门关现在是武汉名胜晴川阁景点群中的一个主体建筑,它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雄奇巍峨的英姿为名城汉阳乃至江城武汉大增风采。

(责任编辑/韩春萌)

猜你喜欢
晴川汉阳城门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黑夜过桥
怀念一场雪
大力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 促进汉阳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高山流水遇知音
“晨钟暮鼓”怎么敲
Ca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ranslation be Improved by Online Search Engines?
洞庭龙女:妖艳的罂粟花
“失踪”的南纪门重现
汉阳不在汉水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