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浏览

1998-07-15 05:30
读书 1998年8期
关键词:丛书学术

跨世纪学人文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九月第一版

这套丛书收入的,是在八九十年代享有盛誉的人文学科中青年研究者的学术著述。首批推出的有陈来、阎步克、汪晖、刘东、陈平原、陈思和、王晓明、梁治平、葛兆光、赵昌平的自选集,共计十种。作者们的研究领域不同,又有各自的选文标准,因而文集的内容和风格迥异而丰富。较为统一的是,大抵还可以看出他们从学术生涯的开端直至近期前后二十年的治学历程。而这些作者成长与成熟的同时,中国的学术研究也经历了长足的进步。从某些侧面来看,这批文章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写照。除了文章之外,各集的自序也颇可看。他们往往叙说着各自求学治学的经过,对学术、人生的挚爱与困惑,写得亲切真实,以肺腑之言道出甘苦,正所谓“如鸭饮水,冷暖自知”。丛书采用国外常见的学术著作大三十二开本,装帧精美,每种初印三千五百册,平装定价依次为:29.80元,28.50元,29.50元,21.00元,27.50元,28.00元,24.00元,23.50元,20.00元和26.00元。

《百年学术——北京大学中文系名家文存》(上下)费振刚温儒敏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四月第一版68.00元

北京大学中文系肇始于一九一0年三月京师大学堂正式创立文科,在其中设置“中国文学门”。本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始终向现代化方向转化,北大中文系不断突破旧有格局,形成新的学术规范,并逐步协调西方学术方法与中国固有的学术方法的关系,产生了许多能代表学科发展水准的专著,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北大中文系学术最鼎盛的时期是二三十年代,以及院系调整,清华、燕京等校中文系合并到北大后的那一段时期,其在中文学科的学术建树上对全国相关的系科有过辐射性的影响。北大中文系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涌现过著名的学者”。这本文集选择的在北大中文系任过教职的五十四位先贤的名作,不仅内容“殷实”,而且“别有一种学术的尊严气度”。编者希望读者“能从这本文集中领略到那种严谨求实而又不乏创新锐气的学风,多少识得什么是真正的大家风范。”这五十四位先贤是:林纾、严复、马其昶、陈衍、姚永朴、姚永概、黄节、陈独秀、鲁迅、刘师培、吴梅、马叙伦、周作人、黄侃、沈兼士、钱玄同、刘文典、杨振声、刘半农、胡适、胡以鲁、赵荫棠、孙楷第、罗常培、杨晦、游国恩、王力、冯沅君、俞平伯、唐兰、魏建功、废名、沈从文、袁家骅、岑麒祥、浦江清、吴组缃、杨伯峻、齐佩容、高名凯、季振淮、周祖谟、王瑶、朱德熙。

学术史丛书陈平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二月第一版

本栏目曾向读者介绍过这套丛书的前三本,即葛兆光著《中国禅思想史》、阎步克著《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和王瑶主编的《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了后续的两种: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陈平原著23.50元

这是作者六年半研究、反省的结果。全书在“导言西学东渐和旧学新知”之下分为九章,依次为“求是与致用”、“官学与私学”、“学术与政治”、“专家与通人”、“作为新范式是文学史研究”、“关于经学、子学方法之争”、“晚清志士的游侠心态”、“近代中国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和“现代中国学者的自我陈述”。

《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王永兴著24.50元

作者在“后记”中说:“我从陈寅恪先生受业,始于一九三七年十月,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任先生助手,侍读先生之侧。……窃念老朽,对先生史学虽理解肤浅,或可为有志于走先生治史之路者参考,因而撰写此稿。……先生有诗曰:‘纵有名山藏史稿,传人难遇又如何。我相信,寅恪先生史学的传人一定要出现的。拙稿如被先生的传人撰述先生史学大著时视为长编之一,采择删削,则幸甚矣。”全书分三部分:“陈寅恪先生史学的渊源和史学思想与治史方法”、“陈寅恪先生三部专著及三篇论文主旨述要”和“《陈寅恪读书札记——旧唐书新唐书之部》疏证”。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主编谢冕副主编孟繁华

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五月版总定价:123.60元

这是一套写法新颖独特的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丛书的总序中说,这套丛书主要是受到《万历十五年》和《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的启发,丛书的写作遵循三点原则:“拼盘式”,即通过一个典型年代里的若干个“散点”来把握一个时代的文学精神和基本特征。比如一个作家、一部作品、一个作家群、一种思潮、一个现象、一个刊物等等。这说明丛书不是传统的编年史式的文学史著作。“手风琴”式:写一个“点”,并不意味着就事论事,而是“伸缩”自如。“点”的来源和对后来的影响都可以涉及,强调重点年代,又不忽视与之相关的前后时期,从而使每部著作涉及的年代能够相互照应、联系。“大文学”概念:即主要以文学作为叙述对象,但同时广泛涉猎其他艺术形式,如歌曲、广告、演出等等。全套丛书现出十一本:《一八九八,百年忧患》(谢冕著)、《一九○三,前夜的涌动》(程文超著)、《一九二一,谁主沉浮》(孔庆东著)、《一九二八,革命文学》(旷新年著)、《一九四二,走向民间》(李书磊著)、《一九四八,天地玄黄》(钱理群著)、《一九五六,百花时代》(洪子诚著)、《一九六七,狂乱的文学年代》(杨鼎川著)、《一九七八,激情岁月》(孟繁华著)、《一九八五,延伸与转折》(尹昌龙著)、《一九九三,世纪末的喧哗》(张志忠著)。

周作人曾说他有两个“野心”:一是“把希腊神话的注释做成”,一是“动笔译述”《如梦记》。在其译作《平家物语》、《枕草子》、《浮世澡堂》问世多年后,四十年代即已译毕的日本文泉子《如梦记》(陈子善编,文汇出版社,12.00元)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文泉子是明治时代的徘人,《如梦记》九篇,约四万余言,是一小册“追忆儿童生活”的“写生文”。各篇后有“译者附记”,谈作者,释名物,解民俗,娓娓道来,既可见译者情致趣味,又为作者注释笺证,读来颇有兴味,这多少让人想起知堂老人的《儿童杂事诗》来。本书还附收了周作人译述而未曾结集发表过的十篇日本随笔,永井荷风、武者小路实笃、青木正儿等著。

年来考古学渐热,话题不仅在学院与科研机构间跨学科蔓延,而且在书业界也成了个不大不小的热点,令过惯了深宫幽闭的文物般生活方式的考古学者感到蹊跷。是戈壁荒山的遥远神秘令人神往,还是都市生活令人抑郁腻味,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使《西南访古州五年》(汪宁生著,山东画报出版社,16.80元)上了排行榜?三十五年的时光抛洒于探险调查的艰辛苦乐、地域民族的习俗生活,阅读这本“忙时数日不记,闲时一日数记,或为流水账,或为算总账”的日记,加上其中建筑、器物、崖画照片,在感同亲历的同时,卧游神游也代替了无法实现的身游。与本书同列“中国边疆探察丛书”的还有《叩开辽墓地宫之门》(盖之庸著)、《鲜卑石室寻访记》(米文平著)、《无声的塔克拉玛干》(王嵘著)、《寻找被遗忘的王朝》(白滨著)、《天山问穹庐》(马大正著)。

《姓名论》(纳日碧力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6.00元),收入胡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作者师事吴文藻、林耀华、马学良,专攻民族学方向。本书虽然是探讨“形式与内容”、“区分与整合”等姓名发展的内部规律的新理论专著,但因为排比了大量各时代、多民族的丰富材料,却也不妨作一本闲书翻翻。姓名一道,正是一般学者不屑深究、普通人又不甚了了的领域,《夜航船》中夸夸其谈的士子弄不明白澹台明灭是一人之名,而尧舜是二名并举,以致遭和尚耻笑不容伸脚的故事,即是例证。

一直留意搜罗黄裳的集子,惜乎余生也晚,所获也可怜,所以见到这本兼谈书里书外、书人书事的《书之归去来》(湖北人民出版社,13.10元),也就不避其不够原汁原味,而取其类聚集成,收归庋藏。论藏书,不比傅增湘、黄荛圃,就是阿英、郑振铎也有过之;论学养,不比唐;论文字才情,不比周作人,但是黄裳之优长在于能兼具众长,所以其书话,也别具手眼,耐读耐品;说来说去就是书,但读来读去却不觉厌,本书谈善本、题跋、禁书、掌故,忆周作人、俞平伯、沈从文、郑西谛、叶圣陶诸篇,便都经得起一读,再读——应了那句俗话“好书不厌百回读”。

由史评、诗文评而及于小说评点,有《三国》、《水浒》等例,不算新鲜;“像是回忆录,又像是小说”的书,类乎所谓自传体小说,中外皆不少见;由情场而及官场,自家庭推及社会,有“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桃花扇》与巴金的《家》作例证。但综合这三种特点而成就一部当代作品,我以为评点本《旧巢痕》(拙庵居士著,八公山人评,无冰室主编,文汇出版社,16.80元)要算凤毛麟角——或说绝无仅有,也未可知。这可以反套那句古话:非不为也,不能也。借自己一九一二——一九二○年的经历,以儿童视角写大家族中所见所闻,先就须寿过八十有五方能为之;为三十回各拟一回目,而又如“二万对三条牌桌碰和有仙有鬼/五行逢八卦集资花会无理无情”一样庄谐杂陈,却不失工稳,亦非等闲之辈“拈断数茎须”所能为。如此高才高寿,且健于笔耕者,“居士”与“山人”的真面目也不难猜出了。十数年前,三联曾出过署名辛竹的《旧巢痕》,不过无这般既有回前、回后评与眉批,又有对仗回目的古色古香。用八公山人的话说是:“过时人写过时事,用过时章法、笔调。”如此有趣又好玩的书,未印线装书真觉可惜。编者说“百年的大题目、大沧桑就由小人小事而显得可触可感”,移来概括本书,颇得要领。

猜你喜欢
丛书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古代丛书与《丛书集成》
《讲述西藏》丛书:用人性故事展示真实西藏
关键是打破学术利益共同体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约翰威立精选天文物理专业丛书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