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基地的志愿者

1998-08-20 09:01彭波
中国青年 1998年1期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协会新平团中央

彭波

首先,向所有新老读者致以新年的问候。

写了一年的“手记”后,编辑部的同志们建议我今年多讲点故事。正在我忙下忙下搜集“故事”之时,我收到了下面这样一封信:

《中国青年》杂志社:

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向贵刊写这封信,感谢贵刊培养出刘新平这样的好记者,从他身上,我们看到在有偿新闻充斥社会的今天,《中国青年》杂志社仍是一方净土,不愧为团中央主办的刊物。

我们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扶贫基地正在艰难的创建阶段,迫切需要全社会的认可、支持和帮助。此时,我们首先想到了能为青年人说话的《中国青年》。但是,没有熟关系我们能请来团中央刊物的大记者吗!当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贵刊的电话时,刘新平老师亲切地询问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一个月后当刘老师告诉我们杂志社已决定派他前来采访时,我们由衷地感激。

由于基地条件有限,刘新平老师从来到走,没有车接车送,没有专人陪同。他一来就深入到扶贫基地,不计条件简陋寒冷,和这里的人们同吃同住。更令我们感激的是,他来到这里头一次出门,就拿自己的钱给我们买回来大筐的鸡蛋(足够我们吃两个月的)、肉和几条活鱼,他还帮着基地照看孤儿,料理家务。“没想到《中国青年》的大记者,一来就成了我们扶贫基地的志愿者。”大家感动的心情无法言表。几天下来,刘老师的平易、谦和让我们已不再把他看作京城来的贵客和名记者,而是不由自主地叫起他“刘大哥”。刘大哥要走了,兄弟们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大哥远道而来,没让他游古城西安的一个景点,他甚至没顾得上街给妻儿买一分钱的礼物,就这样匆匆踏上了返京的列车。

我们无以回报,仅以此信,表达我们对贵刊、对刘新平深深的敬意和谢意!相信贵刊有刘老师这样一批敬业奉献的人,一定会越办越好,一定会赢得更多青年的心!

此致敬礼!

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扶贫基地全体同志

1997年11月23日

这应该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我为新平而骄傲。其实,这样的事在本刊并不是新鲜事。《中国青年》高扬的是理想主义,张扬的是人间正气,宣扬的是“走人生正道”,我们的记者编辑当然应该身体力行。

这支队伍,您完全可以放心。

猜你喜欢
青年志愿者协会新平团中央
幼儿园里欢乐多
小蚂蚁去游玩
老腔唱新歌
让蘑菇
青年志愿者协会赴贫困山区支教利弊的具体分析研究
团中央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府委员面对面
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德育载体作用研究
论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与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
团中央举办首次“ 开放日”
团中央、全国学联下发通知 开展向“10·24”英雄集体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