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弘扬爱心

2000-02-16 12:39唐秦梅
新闻记者 2000年11期
关键词:专版好心人版面

唐秦梅

《慈善》是上海《新闻报》1999年8月开设的一个专版。据调查,在全国平面媒体中,尚未有同类专版。作为版面主持人,我当然很乐意做善事,但可资借鉴的经验太少,所以我又有几分担心,不知这“善事”能否善终。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慈善》版在关注民生、弘扬爱心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引发出不少感人的故事。

大学生费菲

去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外出回到报社,服务台的阿姨告诉我说,有个女青年等了我一个上午。我看到办公桌上有来人的留言和传呼电话号码,女青年的名字叫费菲。我马上打电话过去,前来接电话的是她母亲。电话中她语调焦急,说女儿考上了大学,学校规定入学时须付5000元学费,逾期要注销学籍。可她们家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所以女儿还在四处筹款。我请她不要着急,让她女儿第二天到报社来详谈。

第二天,费菲如约来到报社。她高高的个子,衣服明显短小。谈起家里的境况,她难过得几次哽咽。费菲的母亲出生在上海奉贤农村,幼年时遇天灾失去了父母,只能靠挖野菜和吃百家饭糊口。结婚生育后,丈夫又撒手而去,母女俩只能借居在5平方米的乡村小屋中相依为命。母亲用微薄的工资维持着风雨飘摇的家。前些年她们分到一间小屋,尽管楼梯逼仄、楼板倾斜,尽管冬如冰窟、夏如火炉,尽管吃喝拉撒都在这7平方米的房间里,母女俩还是欢天喜地——总算有了自己的家。费菲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勤奋苦读,最终叩开了大学校门。

可是,昂贵的学费却把她们给难住了。母女俩东跑西颠、四处筹款,有个助学机构答应帮助她们解决困难,可是按规定一个学生只能资助500元,杯水车薪啊。从那个助学机构出来,正好遇上一场大雨,母亲脚下一滑,摔倒在地,女儿没能扶住,也跌倒了,两人坐在路边相拥而哭。眼看入学报到的日子越来越近,母女俩急得寝食难安。

证实了上述情况以后,我们决定将版面上原定的稿件拉下,为费菲紧急呼吁。8月25日,离大学开学不到一周,以自述方式反映费菲状况的文章《大学,让我欢喜让我忧》在《慈善》专版上刊出。

文章见报当晚,报社就接到不少好心人的电话,表示乐意资助费菲,其中有青年白领、企业老总、私企创办人、下岗工人等等。一位与费菲同为卢湾中学校友的年轻职员“捷足先登”,“承包”了费菲一年的大学费用,并当即将5000元学费交到费菲手中,但这位青年坚决不肯透露自己的名字。来自奉贤的耀民酒家经理陆耀民得知费菲已有助学者后,仍不肯罢休,还是执意去看望费菲,并送上慰问金。致达科技公司了解到费菲母亲长年操劳、身体羸弱,便给她送去了捐款和微波炉。

费菲在给好心人的信中这样写道:“善举在我心中激起的震撼和感动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生活的艰辛被爱的暖流彻底融化。爱?将铭刻我心。”费菲和她的母亲还把媒体视为“救星”。

四胞胎家庭

1998年,河南妹谭俊霞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生下四胞胎,这在上海还是首开记录,许多热心人纷纷给四胞胎捐款捐物,一位书法家还给四胞胎起名“鲲、鹏、锦、绣”四个字。孰料一年过后,四胞胎家庭难以为继,竟沦落到上街乞讨的境地。

虽说这四胞胎家庭是外地来的,但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作为新闻人,应有“天下一家”的胸襟,更何况四胞胎还是“稀有品种”呢。当我们从市慈善基金会了解到四胞胎情况时,当即与他们家庭取得了联系。

四胞胎的父亲小杨说,四胞胎“消耗”极大:一天要吃掉40多元的食物,换洗200多块尿布。孩子母亲停工在家照顾孩子,全家收入只有小杨每月600元工资。好心人的捐款捐物在半年中已用得差不多了。令人头疼的是,孩子们常常像约好了似的一块儿生病,一次“风波”刚刚平息,不久又“故伎重演”一番,夫妇俩乱作一团。最让他们烦恼的还是拿不出医疗费。眼看天气转冷,孩子们的过冬衣被却没有着落。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沿街乞讨。有一次遇到民警执勤,劝说他们回去,但得知实情后,马上买来了面包、面条送给四胞胎夫妇。说到这些,这个大小伙子竟趴在桌上抽泣起来。

《四胞胎嗷嗷待哺》的文章很快推上了版面,同时还配发了抚养四胞胎的有关政策,以便让其他多胞胎家庭有所了解。文章发表后,又掀起了一股爱心热潮,先后有50人次向这个四胞胎家庭捐款赠物,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后来,夫妇俩还特地带着四胞胎给报社送来了锦旗。

通过这件事,我们还发现了一批好心人,庄燕华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现在一家房产公司任职。庄女士温文秀丽,有个和睦的家庭,儿子已读中学。当她得知四胞胎借居在真如地区,那儿地段偏僻,出行不便,又缺人照应时,便花了8万元,在市中心的静安区买了一间带天井的房间,请人重新装修,使住房充满童趣,让四胞胎一家居住。另外还准备请个保姆,以便照顾四胞胎的生活。

好少年朱磊

一次,我接到徐汇区慈善基金会提供的情况:上海54中学有个叫朱磊的学生,10岁就被诊断患有绝症,但他不屈不挠,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完成了小学学业,升入中学学习。最近病情出现反复,医生认为需施行换肝手术,但朱磊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病早已债台高筑,根本拿不出10万元手术费。

当天下午,我们就赶往徐汇区慈善基金会了解具体情况。但由于道路不熟,加之基金会的所在地十分难找,待摸到地方,已是铁将军把门。第二天一早,基金会工作人员还未上班,我们又赶了去。基金会的同志见我们这么诚心,便滔滔不绝作了详细介绍,还给了我们一大包资料和相关人士的电话号码。从资料中我们得知,朱磊因长年累月打点滴,两臂静脉已经发硬发脆,只能在指尖上扎针;为了减少副作用,保证良好的学习成绩,朱磊做大大小小的手术都不用麻药;当看到朱磊不用麻药,将胆汁流术管从喉管一寸寸吞到胆囊,再做胆汁引流术时,医生、护士都心疼地哭了起来,而朱磊却未掉一滴眼泪……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的眼睛也潮湿了。该把整个版面留给朱磊!为了把文章做足,我们还配发了一些相关照片,并加了编者按。

周一报纸出来后,很快就有了反应。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先生,当即捐出10万元,供朱磊做换肝手术之用。还有两个好心人也表示了资助朱磊的意愿。徐汇区慈善基金会、54中学、朱磊父亲所在单位上海染料化工厂等单位也陆续收到数笔捐款。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朱磊的换肝手术费终于有了着落!

朱磊报道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待逆境的态度——顽强不屈,勤奋好学,故而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朱磊的故事也告诉我们,那些身处逆境、自强不息者终将会得到人们的爱心。

一年多来,《慈善》专版报道过不少这样的人和事,既激发人们的爱心,也褒扬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如何把版面和笔墨留给弱势群体,是对记者、编辑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的一次检验。只有深入实际,用记者的良知、爱心、激情去为普通百姓奔走解忧,才能真正赢得读者。而作为一个报人,能通过报纸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可以说是最大的幸福。

猜你喜欢
专版好心人版面
在路上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Fine—grained Sentiment Analysis in Chinese
特别专版
版面撷英
“奥运专版”今日推出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求果
人无完人
阿三创业记:遭遇“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