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认识上的6大误区

2000-06-06 13:45邓友琴/编译
大众健康 2000年12期
关键词:硬化患上动脉

邓友琴/编译

心脏病在美国是导致死亡的最大杀手,每年大约有100万美国人死于心脏病,此外,约6000万即1/4的美国人,患有某种类型的心脏病。美国每年用以治疗心脏病的费用达2865亿美元。尽管在过去的10年中心脏病导致的死亡率降低了20%,但仍有愈来愈多的美国人患上心脏病。这与对心脏病认识的6大误区是密切相关的。

误区1:只有中老年才得心脏病。

虽然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等一些典型症状经常在中老年人身上发生,但其根源是在儿童时期。据对2~3岁的儿童研究证实,他们大动脉上“脂肪纹理”的多少与日后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是呈正比的。另一项对死于战争和意外事故的年轻人尸体研究表明,他们当中有高达75%的人患有冠状动脉狭窄。因此,帮助2岁以上的孩子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练,平衡膳食结构以及维持正常的体重,有助于降低他们将来患心脏病的危险。

误区2: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患心脏病。

大多数人认为乳腺癌是女性的最大杀手。事实上,妇女患心脏病死亡的可能性比乳腺癌高6~10倍。男人可能在幼年时期首次发病,如胸痛和心力衰竭,但绝经后的妇女更容易发生上述症状。所以,无论是男人或是女人都应该警惕心脏病的危害。

误区3:一旦患上心脏病,就不可能逆转。

许多人认为,一旦动脉粥样硬化就一定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其实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先进的现代医学,如冠脉搭桥虽无法根治冠心病,却有助于控制心脏病的发展。最近10年的20项重大科研发现,平衡的低脂肪膳食、适当的体育活动、降低胆固醇的药物等,能有效地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使冠心病好转。

误区4:一旦患上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注定要下降。

1954年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患了严重的心力衰竭。当时他的私人医生怀特博士建议他改变某些生活方式,如减肥、戒烟,并坚持锻炼等。艾森豪威尔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并坚持不懈,不久居然恢复了全日制工作。由此可见,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但有可能减轻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误区5:肥胖与心脏病无关

事实上,超过标准体重20%的人患心脏疾病的危险性比普通人高2倍。肥胖可与其他能够引起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相互影响,加重心脏病的症状。因此,肥胖不单纯是外表问题,它会对心血管健康构成潜在的危险。因此,肥胖者要想不得心脏病必须从减肥做起。

误区6:胸部疼痛时可以忍着,等待疼痛消失。

心前区疼痛是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忽视早期症状是很危险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赶紧送医院检查治疗,以防酿成大祸。心脏病早期发作的典型症状是:

1牫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的胸前区疼痛;

2犔弁捶派⒌剿肩、颈部或双臂;

3犘夭坎皇,并伴随气短、轻微的头痛或恶心。

猜你喜欢
硬化患上动脉
内镜下套扎和硬化疗法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临床对比
患上上尿路结石,是选择输尿管软镜手术还是开放手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分析
股骨颈部的轮匝带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相关细胞改变
小腿疼痛查血脂
抗过敏药促进多发性硬化患者神经恢复
介入治疗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给癌症找100个好处
瘦的人就没有高血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