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碟是地球人的杰作吗?

2000-06-07 19:32钱云山编译
航空知识 2000年10期
关键词:飞碟圆盘飞行器

钱云山 编译

飞碟的事在世界上已传了半个多世纪。据最为保守的统计数字,50年来,地球上已经有5%以上的人亲眼目睹了这一神秘过客。为了查明它们的真实身份,许多国家都组建了研究机构。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500多家科研机构,专门探索不明飞行物的行踪,寻找其来自何方。有不少人猜测,认为他们是来自外星球的客人。但是,时至今日,许多国家的军方依然认为,飞碟并非来自其它天体,而是地球人设计的飞行器。

纵观人类航空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有不少圆盘状、卵状和球状飞行器都出自地球人之手。在人类航空活动初期,俄罗斯著名设计师阿纳托利·乌菲姆采夫曾成功研制出圆翼飞机。后来,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也曾有人多次试图设计制造圆盘状飞行器。

美国航空界曾经研究过一种独特的圆盘状气动外形的飞行器,被认为是当时最有发展前途的设计方案。根据五角大楼的定单,加拿大阿弗罗有限公司开展了这方面的研制工作。

在前苏联航空史上,也曾研制过多种圆盘状飞行器。其中最著名的是圆盘形机-1(1950年)和圆盘形机-2(1962年)。1957年,在М·苏哈诺夫领导下,由一批来自新西伯利亚的设计师研制的另一种圆盘状飞行器,也在波德姆奇科维耶投入试验。总的来说,这些飞行器的空气动力性能都不错。但是,由于它们在飞行中极不稳定,未能投入批量生产。

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来分析,专家们对这些圆盘状飞行器的外形设计都未提出异议。但是,早期研制此类飞行器的各种尝试均未获得成功。

众所周知,希特勒是个极力主张研制“报复性武器”的战争狂人。在诸多新式武器的技术设计方案中,他选中了研制全新式圆盘状飞行器的方案。于是,一项非同寻常的航空设计工作在第三帝国的数家实验室全面展开,很多著名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投身于此,参加了此项计划的研制。

在全新式飞行器的研制工作中,成绩最为显著的当属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座名为“捷克-莫拉瓦”工厂工作的一批工程师,他们成功地制造出一种直径达40余米的圆盘状飞行器。飞行员座舱位于中心部位,一个大型圆环借助喷管的作用在其四周不停地旋转(见题图)。在1945年2月的试飞中,该飞行器爬高到12400米,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据有关资料记载,在1944年的一次飞行试验中,这种飞行器曾于斯皮茨伯根地区失踪。

1942年,由德国工程师齐默曼研制的“飞行薄饼”,据目前掌握的材料记载,它几乎是垂直起飞,速度超过700公里/小时,降落速度约60公里/小时。由于它在飞行过程中极不稳定,难以操纵,齐默曼工程师的这一杰作未能投入批量生产。

1944年,第三帝国还研制过一种ф-7式圆盘状“直升机”。其设计师当年写给希特勒本人的报告得以保存下来。该“直升机”的性能至今依然令人吃惊:飞行速度2200公里/小时,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神奇。但是,其发动机以什么原理工作却不得而知。

不少科学家指责大国政府和情报机构有意隐瞒飞碟背后的事实真相。实际上,许多国家都组建了不明飞行物研究中心,其中美国的研究中心位于俄亥俄州的赖特-帕特森,俄罗斯的研究中心位于波德姆奇科维耶。总之,大量事实证明,神秘的不明飞行物——飞碟,很可能并非天外来客,而是地球人智慧的结晶。据飞碟学家证实,绝大多数不明飞行物的动力装置均为电磁牵引器。但是,至今没有可靠的证据证实,聪明的设计师们到底在何处成功地制造出这种发动机。不过,已有不少间接材料证实,美国和俄罗斯都在积极开展此项研究工作,而且全都搞出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有众所周知的洛克希德公司的一个万有引力研究小组。另据报刊透露,美国和俄罗斯的其它一些科研机构也在从事此类秘密研究工作,只是研究成果肯定不会在近期解密。钱云山 编译

猜你喜欢
飞碟圆盘飞行器
高超声速飞行器
打补丁的飞碟
圆盘锯刀头的一种改进工艺
复杂飞行器的容错控制
单位圆盘上全纯映照模的精细Schwarz引理
基于Profibus-DP的圆盘浇铸控制系统的应用
神秘的飞行器
飞碟遇难记
飞碟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