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比的欣慰

2000-06-07 15:04许慈文
父母必读 2000年4期
关键词:疫苗孩子

许慈文

到今年4月,《父母必读》就整整20岁了。作为创刊时期的编辑之一,回忆创业的艰难和读者反应热烈所带给我们的欢欣,真是百感交集。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家家企盼子女健康成长,社会急需帮助中青年父母科学育儿的书刊,这就是我们办刊的依据。但万事开头难,好在有领导的支持。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刊名;当时的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为创刊号著文,呼吁要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对父母本人的教育,并把《父母必读》的出版,比喻为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枝报春花”。

到哪里去找家庭教育专家为我们写稿呢?好在我们在北京,人才荟萃。许多专家不仅亲自写稿或接受采访,还给我们出点子、出主意;还好在有那些初为父母的人,提出种种的疑难,这也帮助我们找到了选题。

创刊号因仓促上马,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这小小的32开本刊物一出版,竟一抢而光,一印再印。在第2个月印数就达到70多万。随即,全国各地的读者反应雪片般飞来,他们说是“及时雨”,“太需要了”。有的人买不到杂志来信求购,有的人向我们提出自己在生育、养育、教育孩子方面的种种问题……刊物发行也蒸蒸日上。这些都给了我们无比的欣慰。

20年前——1980年4月,在中国家庭教育领域的这块处女地上,《父母必读》杂志像一朵报春的花朵吐出了嫩芽。20年来,几代编辑就像辛勤的园丁,把由专家们提供的良种撒进读者的心田;广大读者就像肥沃的土地,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方法。今天二十几岁的父母与他们五十几岁的父母在育儿的观念上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视野更宽阔,观念更新颖,角度更多样,方法更科学。

世纪之交,恰逢《父母必读》杂志的新旧版本之交。把20年前创刊时的32开本黑白杂志与新的大16开本彩色杂志放在一起,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变化。20年前出生的孩子在1周岁生日时拍一张黑白照片已属不易,今天的数码相机、录像机可以随时随意留下孩子的笑容;在这个世纪里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事情在下个世纪将可能易如反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命的奥秘将被破译,网络将人们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这使我想起了黎巴嫩诗人季伯伦的一首诗: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他们是对生命本身充满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但不是出自于你。

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但他们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但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他们的身体居住在你的屋子里,但是他们的灵魂却不是。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在明日之屋,甚至在梦中你也无法前去那儿探访。

你可以尽力使自己变得像他们,但是尽力不要使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流,也不会驻足在昨日。

……

再过20年,《父母必读》杂志会是什么样子呢?

那时的读者是什么样,我们的杂志就会是什么样。

在纪念《父母必读》杂志创刊20周年的时候,我们找出了20年前的创刊号——1980年4月份出版的第一期刊物。尽管它那时还是32开,80页的黑白杂志,定价只有0.19元,但它的宗旨明确、立足点高、思想性强,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兼具。有了这样的奠基石,《父母必读》在20年中不断发展进步,终于在1999年年末,从全国8000多种杂志中脱颖而出,跻身于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的120种杂志之中,并获得了众多父母的喜爱和支持——这当然是最重要的。

作为创办《父母必读》杂志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余心言同志20年前在《父母必读》杂志创刊号上的祝词——“为了未来”中提到的几个问题,至今仍然让我们回味:

我曾经十分期望有一本中国的《父母必读》出版。如今这个刊物终于问世了,当然是很高兴的,替做父母的人高兴,也替孩子们高兴。

“玉不琢,不成器”。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教育的。“养不教,父之过”。我们应该承认这句话说得有道理。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小生产的经济,决定了家庭教育往往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那时的思想家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家训”、“家书”、“治家格言”之类的资料以及一些经验之谈。其中有一些至今还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但是,从总体来说,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不成功的。

现在,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家庭仍旧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单位,父母依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和逐渐形成世界观的整个过程中,几乎很少有人能比父母同他们的接触更多,影响更大。由父母起决定作用而形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体质、智力、性格等等产生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做家长的几乎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爱法却各有不同。不同的父母,由于自己的出身、教养的不同,觉悟高低、知识多寡的差异,将给孩子以不同的影响,进行着不同的教育。

教育是一门科学。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无论是身体的发育、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的增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要使孩子健康成长,就要认识这些规律,照这些规律办事。否则,光有一个“爱”字,或者加上一个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用的。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做父母的也应当先学一学怎样做父母。

如何教育好下一代,就需要交流经验,使人们能够择善而从。《父母必读》的出版,在这方面提供了一块园地,是会受到家长们的欢迎的。希望它办得好,真正成为父母的好朋友,好顾问。

……

时隔20年,余心言同志又给我们杂志写来了一篇文章——“让孩子分担一份责任”。这篇文章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提出了家庭教育乃至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大问题,既有切肤之感,又有深刻理念。

爸爸出差,家里的小男孩才10岁。他没有对孩子说:“爸爸不在家,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而是说:“这半个月,你就是家里惟一的男子汉,你要好好照顾妈妈,拜托啦。”孩子听了之后,责任感大增,果然在这半个月中表现极佳。

母亲下班回家,挤了几十分钟公共汽车,路上又买了点东西,腰酸背痛自不待言。她对女儿说:“妈妈累坏了,宝贝过来给妈妈捶捶背。左边,右边,上边点儿,下边点儿,对,对,就这儿,再重点儿。好,好,轻松多了。真亏了妈妈的好宝贝。”孩子觉得自己作出了贡献,得到了承认,自豪感油然而生。时间长了,她就逐渐学会观察妈妈的脸色、神态,是不是需要自己帮点什么忙,或者主动倒一杯开水说:“妈妈,你先喝杯热水,歇歇脚,喘口气。”

孩子天天看见妈妈做饭、炒菜,有时不免技痒,他说:“妈妈,今天我来炒个菜。”妈妈虽然不放心,还是欣然允诺,站在旁边不时给予指导。开始炒的不过是一盘青菜,或者两个鸡蛋。父母吃的时候却是赞不绝口,还多次向亲友介绍,孩子会炒菜给我们吃了。孩子受到鼓舞,信心大增,兴趣也大增,主动找机会帮妈妈做事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

爸爸在给自行车打气的时候说:“来,儿子,扶着点儿。”在修理自行车的时候说:“来,儿子,拿个扳手”;“来,儿子把这个螺丝上紧一点儿。”买来一台新的电视机,同儿子一起调台、选台、设定。买来了新的冰箱、洗衣机,同儿子一起调整地脚,找平。孩子参加了这些活动,很自然地感到要保持家用电器的良好状态是自己的责任。

父母买回了几个橘子,对孩子说:“看,多漂亮的橘子!”要吃橘子了,又对孩子说:“看,哪个最大,给奶奶送去吧。”“这一个,给妈妈;这一个,给爸爸;这是你的。”从两三岁开始,每次如此。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孩子长大之后自然知道照顾父母。爷爷奶奶在外地的,父母当然要定时给老人寄钱,有时还要寄点东西。有见识的家长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总不会忘记把孩子带在身边。等到孩子稍大一点(例如10岁以后),而邮局又离家不太远,就把这个任务交给孩子去办。他每月去邮局汇一次款,就等于接受一次孝敬老人的养成训练。父母给爷爷奶奶写信也不忘记让刚会写字的孩子自己在信后写上一两句话。以后孩子有什么高兴的事,例如得奖,考了好成绩,到哪里去玩,父母也不忘提醒孩子:“太高兴了,写封信告诉爷爷奶奶吧。”这些都是聪明父母的聪明做法。

有一些父母却在那里叹气。他们也爱孩子,爱得很深。几乎什么都替孩子想到了,孩子有什么要求他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可能满足,什么好东西都要先顾着孩子。然而,他们却渐渐发现,孩子对老人并不是那么关心。老人有了病痛孩子也想不到来照顾一下。父母年龄大了,分居在外的孩子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电话都想不到打一个。家里的油瓶倒了,孩子也可以视若无睹,更想不到去扶一下。这些做父母的人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难道真是人心越来越坏了吗?

原因还要从这些做父母的人自己身上找。他们爱孩子,什么都替孩子想到了,可是往往没有想到如何培育孩子的爱心,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有的虽然没有忘记对孩子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却不明白爱是一种感情,感情只能靠培育,而不是靠说教能够形成的。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对孩子的性格形成的影响往往更大。

有的父母心疼孩子,不让孩子插手任何家事。孩子想要动手,他们就说。“得了,你去玩会儿吧”,或者说“做你的作业去”,就把孩子打发走了。久而久之,孩子头脑中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父母没有什么需要自己帮助的地方。

有的父母嫌孩子笨手笨脚添乱,不如自己做痛快。孩子自己洗一件衣服,他们就说,洗不干净还得重洗;孩子进厨房帮忙,他们不是怕砸了碗,就是怕放多了盐,数落个没完,实际上打击了孩子帮忙的积极性。

有的父母怕孩子学会了做家务,长大了伺候媳妇,吃亏。他们不知道,男女越来越平等是社会的大趋势,家务劳动本来就应该夫妻分担。一点家务劳动都不会的男子汉,在未来的择偶或家庭生活中都不会处于有利的态势。

有的父母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就不那么好。他们常常私下打小算盘:这次爷爷生病,老大才拿了1000元,老三一毛不拔,却要我们拿2000元,太亏了。有的经常盘算老头老太手里有多少存款。孩子看在眼里,日后很容易如法炮制。

生孩子不是简单的商业投资,今天投下去多少,明天一定会拿回多少利息。爱心也不是一个自然的反馈过程,你爱他多少,他就一定爱你多少。爱心需要培育,需要细心地从小发现那爱的幼芽,加以照料,鼓励,创造条件使它不断壮大。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让孩子从小分担适合他的能力的那一份责任。

在畅想未来的时刻,我们特邀了本刊的新老作者,在医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媒介传播等方面卓有成就的专家,召开了一个主题为“再过20年的”的座谈会。这个话题当然是围绕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孩子的教育等热门问题展开的。

保证胎儿的安全,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

孙念怙(产科优生遗传学专家):

保证胎儿的安全,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只有生出健康的孩子,才谈得上教育好孩子。而要生一个健康的孩子,首先要保证着床前的受精卵的健康。近几年,试管婴儿的问题十分引人注目。试管婴儿技术的成功确实给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比如,有的父亲没精子或少精子,依靠试管婴儿的技术,就可以直接从父亲的睾丸中取出精子注射到卵子上,父母得到了孩子当时很高兴,但若干年后发现这孩子也有同样的病,那么孩子的将来怎么办?有关研究发现,人群中严重少精子者占男性的3%,在这些少精或无精症中,有2%~10%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学有种说法叫做致死性基因,使某些遗传疾病在自然规律的支配下,不再往下相传。但试管婴儿技术会将这部分遗传病又遗传下去了。

怀孕以后的产前诊断也很重要。经过十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可以给8周的孕妇抽点血进行筛查,看看胎儿是不是21-三体异常,如发现有问题再进一步取绒毛和羊水,检查胎儿是否会有缺陷。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真正于国于民有利。但这项技术在中国推广起来却很难,因为医疗单位必须具备做羊膜穿刺取羊水和绒毛的条件,才能做筛查。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各方面的支持。

现在,孕妇感染风疹病毒的病例很多,如果孕妇感染风疹病毒,胎儿的致畸率是非常高的。怀孕的第一个月感染风疹,致畸率是50%;第二个月感染的致畸率是30%;第三个月是15%。因此,好多年以前,我就呼吁应推广风疹疫苗。在北欧,儿童,特别是女童,在6岁、12岁、18岁都要去检查一次风疹病毒的抗体是阴性还是阳性。如果是阴性,就有再感染的风险,就必须要接种风疹疫苗。看起来,这是新世纪里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要保证胎儿的健康,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既需要专家的呼吁,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免疫预防 远离疾病

张兴录(免疫预防专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预防接种可能是下个世纪大家更关心的问题。人们不仅要摆脱贫穷、落后,还要活的质量更高。

计划免疫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获得对各种疾病的免疫保护,避免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受到一些传染。

我们可以从这么几个角度看免疫预防工作的发展:

第一,接种的范围扩大,逐渐能覆盖全国每一个角落,目的是使每个孩子都能及时得到免疫保护。

第二,疫苗的种类在增加。现在常规免疫计划的疫苗有4种:卡介苗、麻疹疫苗、脊灰疫苗,还有白百破,这4种疫苗能预防6种疾病。根据各地疾病的不同的流行情况,有些地区把乙肝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等纳入进来。另外还有一些新疫苗,如:麻风腮(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流感疫苗,这些疫苗的使用也都是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来决定的。

第三,由高新技术生产的疫苗逐渐增多,如联合疫苗。给孩子打一针或几针就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目前,人们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在白百破疫苗的基础上,加进乙肝疫苗等等。

第四,对疫苗的认识也逐渐在提高。20年前普及接种疫苗时,大家只是感觉这件事应该做。现在,看问题的角度在变化,预防接种已不是家长愿不愿意让孩子接种的问题,也不是医生给不给孩子接种的问题,而被看做是孩子的一项基本权利。

卜卫(媒介与儿童问题研究专家):

我在这里补充一下,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是儿童权利公约的共同提案国之一,并于1990年签了字,1992年由全国人大批准执行。儿童权利公约里规定,预防接种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张兴录:

为什么这是孩子的基本权利呢?首先,每个孩子生下来之后都接种疫苗,就能保护他自己不得病;其次,在保证所有的孩子都接种了以后,病原体在孩子们当中就传播不开。接种过疫苗的孩子就形成了一个屏障,阻断了疾病的传播。这既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贡献。

我相信,下一个10年、20年,会有更多的人从人权的高度来认识接种疫苗这个问题,并且会更关心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怎样获得免疫保护。

献给新的父母

郎景和(妇产科专家):

《父母必读》杂志办了20年,我给《父母必读》写了20年文章。20年前的东西现在拿来能不能用?有些也还可以。为什么?医学要想有点发展是很难的,有人问我:“郎大夫,您的接生方法有什么改变?”我说:“孩子还是那么生,我还是那样接生。不过,我发现了一种铺单子的新方法。”这是一种调侃,里面也带有一些无奈。我们现在处在很矛盾的境地。一方面时代前进,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信息爆炸,知识更新,需要我们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有广大的农村,那里还比较穷。我不知道我们刊物20年后能发到哪儿,应该考虑到广大的农村。我的中心思想是——面向更广大的家庭和父母,把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介绍给更广大的父母。

牙好,身体才能好

顾志苓(口腔医学专家):

牙病在过去一直是不被人们重视的。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医疗条件在逐渐改善,人们更重视健康,关注生活质量,于是,牙齿的保健也被提到日程上来了。现在人们认识到,健康的牙齿不仅使你能享受美味佳肴,增加生活的乐趣,还因为它们便于咀嚼和消化,有利于全身的健康。同时,拥有一副健康牙齿是现代社会人们相互交往,增加自我信心的一种内在力量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

以前人们总认为,随着年龄的长大、变老,牙齿自然就要脱落。实际上,及时发现牙病,尽早治疗,保留一副自己的牙齿一直到老是可能的。对孩子来说,从小保护牙齿,终生受益。

注:乳牙,出生后8至10个月长出,2岁后长齐,共20颗。6岁后逐渐被恒牙替换而脱落。

恒牙,6岁开始长出,一直到12岁长出共28颗牙。18岁后再长最后一颗智齿(上下左右),则共有32颗恒牙。

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很高的牙病。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都有患龋齿的。龋齿的广泛发病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的关注。WHO规定以5岁儿童患龋情况作为评价乳牙患龋标准。以12岁青年患龋情况作为评价恒牙患龋标准。1981年WHO与国际牙科联盟共同制订了2000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5岁儿童乳牙50%无龋。12岁青年恒牙龋均小于或等于3。凡参加WHO的国家务必力争达到这个目标。

我国在1983年和1995年进行过两次全国性口腔健康调查。按1995年调查结果,乳牙患龋高达75%至78%。离WHO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而12岁恒牙龋均略大于1,比WHO目标低。显然,今后对于乳牙龋齿防治工作要加强。

作为新一代的家长,特别是母亲,从怀孕开始就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牙齿。孩子生下来以后,不但要护理好孩子的五脏六腑以及皮肤的健康,注意他身高体重的变化,还要注意到他牙齿的护理和变化。像对待其他疾病一样,有了牙病,也要及时地去就医。同时,建立起正确的饮食习惯,保证孩子有一副健康洁白的牙齿。

留一份清醒给自己

刘葆钧(医学硕士):

国家最新发布统计报告指出: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7.1%,这说明,除少数地区外,我国已迈入小康。您已经不再为每天的温饱发愁,而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吃得更可口、更有营养,穿得更暖、更时尚……于是,街头上保健品的宣传单,会使你怀疑自己的身体里缺失很多微量元素,非日常的饮食能满足;商店里各色营养品,会使你期望吃了这些你就健康长寿。

现代的保健品宣传常以所谓“科学”、“权威”的面孔出现,但却经不住时间与科学的考验。比如一度十分热销的燕窝制品、深海鱼油等保健品都被证明没有宣传所说的那么神奇。食品就是食品,不能当药用;药品就是药品,也不能当食品用。又比如,本来没有特殊情况,维生素可以从食物中正常获取。可是有些人片面理解了维生素的价值,大剂量地补充维生素,造成维生素中毒。新世纪国家对食品与保健品、药品的审批会越来越严格,并与国际接轨。那种对某些营养品夸大其词的说法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实践证明,中国的传统饮食结构有很多合理之处,非常讲究平衡搭配。不要因为物质条件的改善轻易抛弃这些好的东西,而要尽量用贴近自然的方式去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越是自然的就越时尚。我国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人口死亡的原因与发达国家逐步趋同。除交通意外死亡之外,死亡率占前三位的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呼吸道疾病。普通传染病发病率虽然明显下降,但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快速升高,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这些变化都说明我们的生活习惯正在发生某些不好的变化。我们做家长的应该首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常的心态,不要盲目地给孩子添加各种合成的营养品,而要尽可能从荤素搭配的一日三餐中获取营养,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不要依赖减肥药,而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等等。

最近,不断有报道:西方国家的公众拒绝接受转基因食物。因为目前还不能排除这些经过人工改良的食物对人体的潜在毒害。这也提醒我们保持饮食和生活习惯,在现在社会中不失为明智之举,同时,它也是一种再生的文明。

(下期,我们将请心理学、教育学、媒介传播等方面的专家和作家继续探讨和孩子的现在与未来的有关问题。)

猜你喜欢
疫苗孩子
打疫苗
科兴疫苗接连获批“紧急使用”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孩子的画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