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唇裂及齿槽突裂术后前颌骨异位畸形的整复

2000-06-14 02:17耿文彦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00年2期
关键词:颌骨粘膜畸形

耿文彦等

耿文彦王永海赵然

双侧唇裂常因前颌骨翘起、前唇发育不足而畸形程度较为严重,整复手术后仍留有较为明显的鼻唇部畸形。由于明显的手术设计错误导致术后畸形的病例虽不多见,但足以引起美容医师的警惕。现报告我科处理一例如下。

1情况简介セ级,女,7岁。因唇裂术后上唇中部隆起畸形,无上前牙6年入院。患儿1周岁时曾在当地医院手术修补Ⅲ度唇裂,并且拔除上颌前乳牙。随着患儿长大,家长发现患儿鼻唇部局部逐渐隆起,上颌区无前牙生长,影响咀嚼及面容而来我院就诊。ト身情况良好。专科情况:上唇部可见一"Y"形手术瘢痕,唇珠部凹陷,无人中切迹,"人中"及鼻小柱基底部呈球状隆起畸形,鼻尖偏平而圆钝,无鼻小柱。双侧鼻底粘膜裂开,与口腔相通,张口正常。口腔前庭内未见前颌骨及上颌切牙,两侧齿槽段缩窄内陷,Ⅲ+Ⅲ之间距离1.5cm,上唇内侧粘膜下可触及一球状物。フ锒:①双侧唇裂术后畸形;②前颌及中切牙异位畸形。

2手术治疗ゾ口插管全麻下行前颌骨复位术。沿上唇原手术瘢痕作"U"形切口,全层切开皮肤、肌肉及粘膜,见上唇内侧粘膜呈袋状包绕前颌骨,使其无法下降后退至正常齿槽弓位置,而在鼻小柱基底部形成一球状物,牙冠已萌出1/2,缺如,前颌骨距离牙弓约1.5cm。因其高高上翘在鼻小柱基底部,无法下压至牙弓部位,故在腭侧横形凿断基部,使其向下方移动复位,靠近牙弓,但牙冠切缘距咬合平面仍有约1cm距离,鼻小柱基底部球状物消失,切开前颌骨唇侧粘膜,加深唇沟,并关闭鼻底,唇珠部作一"Z"字交叉粘膜瓣。一周后伤口愈合好,面容明显改观。

3讨论ネǔ4诫窳炎餍蛄兄瘟浦前,对于双侧唇裂合并齿槽突裂(前颌骨前突)的患儿均是采用早

期唇裂整复手术,通过唇部组织的压力迫使前颌骨后退至齿槽骨弓形弧线上来。但该患儿的第一次修复手术,在缝合口内粘膜时,由于设计错误,使得上唇内侧粘膜成为一层隔膜,将前颌骨包绕在内,无法下压后退。术后6年时间内,由于前颌骨未受到合理的压力,仍在缓慢的不断向前上方生长,而在鼻小柱基部形成一球状物,并有穿破皮肤的趋势。此次手术为能使前颌骨后退,迫不得已采取了凿断其基部的方法。今后对于患儿还需要长期随访,适时采用正畸手段排齐前牙,恢复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

收稿日期1999-11-05

编辑/姜如蓉

猜你喜欢
颌骨粘膜畸形
完形填空专练(一)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不同矫治时机对Fr(a)nkel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的影响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畸形蔬菜总动员
尼古丁对大鼠不同部位骨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影响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
趣味常识知多少
先天性畸形:矫治的最佳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