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银川VS陶汉明 南北峰会

2001-01-01 17:32□文/志
棋艺 2001年12期
关键词:汉明剑气棋迷

□文/志 强

没有人知道许银川究竟有多强大,每一个曾经与他交过手的人都说,许银川的身上有一股剑气,森然若冰的剑气。

没有人知道许银川对冠军的渴望会持续多久,从全国赛,到亚洲杯、世界杯,该拿的,能拿的,无一遗漏。

此刻他又一次站在BGN山峰之巅,俯瞰芸芸众生,等待着对手的出现。

一个高手的对手同样也是一个高手,陶汉明应该算得上是许银川的一个不错的对手。

最近一段,陶公子的调子不错,从五羊杯到银荔杯都步入了决赛,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气”而未笑到最后。

本届BGN,陶公子入围之路可谓如履薄冰。八强战对冀中大将刘殿中,首局折戟,次局大战七个半小时磨倒对手,最终快棋胜出。半决赛对“羊城少帅”吕钦,首盘残局被吕掠去双士,成双炮双象卒对马炮双兵双仕的劣势,却临危不乱,一着平炮帅位串打,逼兑成和。次役又突施冷箭——弃炮轰象,演成绝杀。

有人戏言:陶汉明会“逃”,其实“逃”也是一种功夫,一种斗志,或许也是一种境界。

按照赛程,6月9日,两位超一流将在北京进行八番棋的决斗。番棋战在围棋比赛中早已屡见不鲜,可在象棋中却并不多见,或许是主办者出于商业炒作的需要,或许是追求棋局的精彩,将偶然性降至最低,但有一点却毫无疑问,那就是对棋手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阅,因而产生的冠军含金量也最高。

许银川VS陶汉明,从二人以往的战绩来看,许银川占有压倒性优势,慢棋战仅为一负,余下全胜,而快棋赛也是胜多负少。

或许有的棋迷会提出异议,这难道还算得上是对抗吗?对抗的意思是你来我往,互有胜负,而如水银泻地般的连败又该如何定义呢?我们或许可以从近两年棋坛的格局变化中寻到一丝线索。

吕钦自去年底执掌粤军帅印后,行政事务日益增多,平常研棋的时间也少了,而赵国荣久居日本,更是缺乏对手的陪练,早已日薄西山,不负当年之勇。相比之下,陶汉明的状态似乎稳定得多,往往也是比赛中走得最远的北派棋手,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二人接二连三的碰撞。如果没有许银川,陶汉明无疑会走得更远一些,于是一个问题不可避免地提出来了:如何打败许银川?

笔者从许银川失利的实战中发现了他的几个“弱点”,当然这里所说的“弱点”只是相对于一名超一流水平棋手的苛求称谓。

一、稳有余,力不足。许银川绰号“少年姜太公”,虽然年仅26岁,却有着80岁般的沉稳,如果对手一味与他斗柔功,往往是自找苦吃。因此坚持以我为中心,主动挑起战端,敢于发挥,以便乱中取胜方是上策。陶公子素有“乱战枭雄”之美誉,更应该有切身感悟。

二、体能不足。相信有的棋迷还会记得三年前“棋王战”许吕创记录的13盘和棋吧,如果不是最终许银川体力透支的话,冠军归属极有可能易位。近年前,许少侠虽然明显加强了锻炼,身体也比以前壮实了许多,不过在明眼人看来,似乎“虚”的成分更多一些,这也就是在很多场合,他流露出不愿恋战情绪的原因。如果陶公子能够把他拖到快棋赛之中,或许也就是机会出现之时。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近段时间许银川的棋风有所改变。我们知道“银川流”是以绵里藏针为特色,不过他却不甘寂寞,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而掺杂了许多豪放的成分。这原本无可厚非,不过如此一来,被对手利用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4月“银荔杯”争霸赛负于陶公子的那局,便是最好的明证,陶公子也由此打破了在慢棋赛上从未战胜过许少侠的记录。虽然仅仅是一局,但作为两位工力悉敌的超一流来说,一局是起点,但绝非是终点。

以上罗列出了许银川的几大败因,与他的胜绩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但起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许银川是可以战胜的。

许银川VS陶汉明,一个是南派细腻婉约的代表,一个是北派野性豪放的化身,我无法预测出这场南北峰会的最终结果和比分,或许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拉锯战,或许只是一幕不是对抗的对抗,就看两个角儿的表演了。□

猜你喜欢
汉明剑气棋迷
刘远俊
活得有趣
棋迷
国庆70周年抒怀
花言巧语
年关有感
媳妇管钱
剑 池
一种新的计算汉明距方法
妻子眼中的陶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