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散压力阴影 守护童真天空

2001-05-11 03:33
孩子 2001年2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小朋友幼儿园

童年压力调查手记

文/李江雪

提起孩子,成年人总觉得他们的世界是无忧无虑的,很少有烦恼,更谈不上什么压力了。可是,大量的调查,访谈,以及在学校、幼儿园的实地观察证明,儿童甚至幼儿也像成年人一样,多多少少都是有心理压力的,有些孩子的压力还很大。

在学校方面,根据笔者于1996年和1999年在长春和广州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其中家庭占80%,家庭和学校两项加起来几乎占了99%:

(1)父母吵架、打架、冷战;

(2)父母离婚;

(3)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加给孩子额外的负担;

(4)父母对孩子管得过多,孩子没有自由;

(5)父母没时间陪孩子,不关心孩子;

(6)父母打骂孩子;

(7)父母自身做得不好,修养不够。

(1)同学间的竞争、考试压力;

(2)课业负担过重;

(3)老师不公正的批评,粗暴的管理;

(4)同学,同伴问的关系处理不好。

如生病,搬家;周围环境太吵,晚上睡不着觉;父母一方下岗,母亲为此抱怨、唠叨;电视上的暴力片,色情片;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现象;等等。

至于学龄前儿童,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整理得到30项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的具体生活事件:

(1)父母分居或离异;

(2)父母吵架、打架:

(3)父母工作很忙,没时间陪孩子玩;

(4)父母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

(5)父母对孩子管教很严;

(6)父母批评孩子;

(7)父母要求孩子事事出色;

(8)父母让孩子学弹钢琴或学画画;

(9)父母周末送孩子去上各种辆导班;

(10)父母打骂孩子;

(11)老师批评孩子;

(12)孩子举了手,老师却没叫他回答问题;

(13)孩子没得到小红花,没受到老师的表扬;

(14)老师不喜欢他,对他态度不好;

孩子正在蒙受压力

幼儿在面临心理压力时通常会有以下一些表现:

生理上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脖子僵硬,体温增高,手心出汗,双膝颤抖,胃疼,头疼,没胃口,失眠,等等。

行为上

(1)逃避性行为,如不出声,很少与别的小朋友说话:独来独玩不与别的小朋友玩;不想上幼儿园;沉默不语,暗自掉泪;哇哇大等等。

(2)破坏性行为,如不服气,不听大人解释;仇视,用眼睛瞪人上课不听讲,故意捣乱;破坏玩具,抢别人的玩具;骂人、打人等等。

(3)倒退性行为,如咬指甲,口吃,健忘,尿床或尿裤子等等情绪上

一整天不高兴,闷闷不乐:不开心,一个人赌气;消沉,很安崩没有儿童的味道;丧失信心,感觉大祸临头:等等。

性格上

脾气变得很坏,易暴怒;不听劝告,爱钻牛角尖;自卑,退纬孤僻,不合群;等等。

(15)老师无意中说了刺伤孩子自尊心的话;

(16)作业太多;

(17)功课不会做;

(18)学习跟不上其他小朋友;

(19)小朋友之间争吵,打架;

(20)别的小朋友不跟他玩;

(21)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嘲笑;

(22)换了新环境(刚转到另一个幼儿园或换了一个班);

(23)不习惯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想家;

(24)碰上不喜欢吃的饭菜;

(25)吃饭吃得太慢;

(26)中午或晚上睡不着觉;

(27)尿床或尿裤子;

(28)生病,如肚子疼或头疼;

(29)看到电视上的暴力、恐怖镜头,如鬼片、打斗片;

(30)当着大家的面表演节目或回答问题。

这30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父母、老师、环境适应、同伴关系、功课学习、其他。

在30项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中,老师和家长一致认为最重要的事件有:父母离婚;父母经常争吵,打架;父母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父母打骂孩子:老师态度不好,惩罚、责骂孩子;受到小朋友的嘲笑、孤立。

而父母对孩子期望过大、要求过高,增加孩子的额外负担,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这一点,不少老师认识到了,可大多数家长却不认为重要。另外,孩子们对举手没被老师叫到、其他小朋友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自己却没有这类所谓的“小事”也很在意,但很多老师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

责任编辑:叶亦蓬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小朋友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缓解心理压力10法
找茬儿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