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豆家族

2001-12-10 18:40凌桂芝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1年21期
关键词:豆浆大豆家长

凌桂芝

大豆有黄色、绿色和黑色之分,在众多的食品中,它极不显眼,总是静静地躲在超市的某一角落。然而,由大豆演变而来的丰富多样的食品却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如豆腐、豆浆、豆制品、豆芽菜等。父母在给孩子“推荐”这些食品时都会说,这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有营养,并鼓励孩子多吃一些。此时,家长如能问一问孩子“你知道它们是由什么制成的吗?”相信这一个“问号”一定会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后便可以演绎出一个个简便易行、生动有趣的科学活动。

活动一:买大豆(黄豆)

带孩子去超市,让他们亲自参与购买大豆的过程。引导他们通过看、闻、摸、捏等操作仔细观察大豆的颜色、形状、光滑度、硬度,比较其大小,启发孩子大胆地想象大豆的用途,并在可行的范围内创造条件,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家长不要受传统观念的局限,应接纳孩子的所有观点,切忌嘲笑孩子天真、幼稚的想法,这是培养孩子创造性的大好时机。在孩子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家长和孩子一起炒大豆并品尝一下,以验证大豆可食的用途。

活动二:会变的大豆

亲子讨论“大豆会不会变”这一话题,进而采取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将一些大豆放在水中浸泡,观察其变化,待大豆胀大后,与干大豆作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剥一剥大豆的种皮,让孩子观察其结构。

将泡过的大豆分成3组。把第一组大豆放入水中,加花椒、盐煮熟,供孩子品尝。把第二组大豆放入豆浆机中,加工成豆浆,让孩子亲眼目睹大豆变豆浆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感受到大豆的变化,也会为豆浆机的神奇“功能”而感到震惊,从而体验到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或许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活动会使他们萌生出发明新的科技产品的幻想。

用第三组大豆做种子发芽实验,将大豆留在容器中,放适量水继续泡。引导孩子猜测“大豆会有什么变化”,进而观察其发芽情况。待大豆真的发芽后,家长可带孩子到菜市场去买些豆芽菜,加工后让孩子品尝。

活动三:种植大豆

将发芽的大豆移植到花盆里进行栽培,观察它的变化,并学习浇水、施肥等管理方法。一定要为孩子准备一个记录本,请他们把大豆长出茎、叶、开花、结果的过程画在本上,自制一本《大豆生长记》的图书,以便日后作为回忆的依据。

要求孩子把过程画下来,可使孩子仔细观察;而有画作为记录,将为孩子的前后观察作比较提供可靠的资料。在种植期间让孩子及时采集一些大豆的叶、花、果实和种子制成标本,也可拍些照片作为珍藏。通过种植活动,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大豆的由来,远比成人的讲述来得生动,更能引发孩子的兴趣,符合孩子认识事物的特点。同时,更具价值的收获是孩子能体会到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萌发了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对生命的珍爱。这种积极的情感态度是科学素质的重要内涵。

活动四:寻找大豆制品。

学习“大豆”、“黄豆”等汉字,带孩子去超市,寻找不同颜色的大豆以及大豆制品。除文中开始部分提到的大豆制品以外,还有豆油、豆腐粉、腐竹、酱油、黄酱等。有可能的话,家长买一些回家,搞个展览,也可以鼓励孩子把它们画下来,制作另一本《大豆家族》的图书,并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如发现了新的大豆制品,随时为图书增页。

除了上述活动外,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将活动延伸,如,有条件者可带孩子参观豆制品厂,看看是如何做豆腐的;由对大豆的探索扩展到对豆科植物的认识;由用种子繁殖植物引出其它的繁殖方式……总之,对儿童的科学教育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实际操作中领悟和创造。

猜你喜欢
豆浆大豆家长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豆浆侠(9)
喝豆浆能不能补充雌激素
豆浆侠(4)
豆浆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