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01-12-31 17:20梅庆吉
全国新书目 2001年9期
关键词:稚气碑林刑场

梅庆吉

翻开《红碑林》这本凝重的书,一股悲壮之气扑面而来。首先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那些为中国革命奔走呼号、出生入死、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的英烈们,在他们献出宝贵生命的时候,竟然都那么年轻。你看:王烬美27岁,李大钊38岁,萧楚女36岁,蒋先云25岁,顾正红20岁,瞿秋白36岁,张太雷25岁,陈延年29岁,夏明翰28岁……这个名单还会拉出很长。在本书所选99位英烈中,超过40岁的不是很多,超过50岁的就更微乎其微了。这倒不一定是编者有意为之,但这说明了中国的革命,就是这些热血青年搞起来的。再看一看那些保存下来的珍贵照片,许多人的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别看他们年纪轻轻,别看他们稚气十足、文质彬彬,就在他们那年轻的生命里,流淌着的已经是相当成熟的革命者的血液了。他们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奏响了一曲气冲霄汉的壮歌。

一滴水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辉,本书收入的虽然只有99位烈士,但却包含了从建党到解放前各个时期的英烈,通过每个人的英雄事迹,我们可以看出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进程。应该说,每一个英烈都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限于篇幅,本书的编者只能突出重点,力争用极其简练的文笔,把烈士的一生只在千八百字中概括浓缩,可谓字约意丰。但是,就在这简短的文字里,也能表现出烈士的个性。比如写吉鸿昌走上刑场的时候,“他以树枝做笔,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写罢,厉声向刽子手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然后巍然坐在椅子上,命令刽子手‘不能在背后开枪。他怒视着刽子手在他面前颤抖着端起了枪。”看了这段描写,当时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其实,哪一个英勇就义的革命英烈不是这样呢?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周文雍和陈铁军,肚子里装满棉絮杂草的杨靖宇,16岁死在敌人铡刀下的刘胡兰,被敌人把四肢钉在墙上的蔡和森……

本书不但用文字简洁生动地记述了每位烈士的一生,而且还配上了极为珍贵的图片。这些图片有先烈们留存下的照片,有他们的亲笔手迹,有他们的遗物,有他们的墓地、纪念碑、纪念馆,这些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再现了烈士们当年的生活情景,读起来令人感到十分亲切。

《红碑林》张承钧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10定价:23.00元

猜你喜欢
稚气碑林刑场
背影
The Changes of Chinese Painting Tool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Water
西安碑林
游青田东方碑林
开封行吟
聪明的战俘
聪明的战俘
小淘气尼古拉
谈如何欣赏儿童画中的“稚气”
曾经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