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年代

2004-04-25 21:18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13期
关键词:兄妹弗洛伊德性爱

赵 珂

意大利籍的贝托鲁奇是个一手拿着马克思主义,一手拿着弗洛伊德理论的导演。他的这个特点在其2003年新作《梦想家》(又译《戏梦巴黎》)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部涉及同性性爱及兄妹乱伦情节的电影,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前,不得不删掉一些限制性镜头。

《梦想家》以1968年的法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刻画了乱世之中一对兄妹以及一个从美国来的青年之间微妙而极端的关系。

影片其实是整个世界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缩影。那是一个政治空前激进的年代,是一个“性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是一个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年代。作为那个时期的一位年轻人,贝托鲁奇和许多其他的青年一样,心中充满革命激情。这一点,我们不仅可以从影片中那些抗议示威的镜头中体会到,也可以从主人公对中国革命伟人的崇敬当中看出端倪:主人公的房间里到处可以看到毛泽东的画像、塑像;在电影对白里,主人公甚至引用了一段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话。

不过,贝托鲁奇的革命和毛泽东的革命完全不是一回事。1968年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但显然,同样是“革命”,中国青年和当时的西方青年对这个字眼的理解大相径庭。《梦想家》中的三个年轻人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屋子里玩他们之间那些微妙暧昧的性游戏,只是偶然被大街上的喧闹所吸引,才兴高采烈而又异常盲目地加入到游行的行列中。或许可以这么说,在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之间,贝托鲁奇更倾向于后者。并不是每一部贝托鲁奇的电影里都有革命,但几乎在每一部贝托鲁奇的电影中都少不了性。

贝托鲁奇对于性爱的表现一向大胆出位,他1972年的作品《巴黎最后的探戈》由于含有露骨的性爱场面,当年成为备受争议之作,并遭到了禁演的厄运。不过,作为一名大师级导演,贝托鲁奇从来不会把这种场面处理得粗俗不堪。正如英国《卫报》所评论的那样,《梦想家》只是忠实于那个性解放的时代,情色而非色情。

其实,对于贝托鲁奇来说,不管是性爱还是政治革命,都非池中之物。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上个世纪60年代才是他想呈现给观众的珠玉。在他看来,即便到了今天,那个年代也像一面镜子,有着借鉴意义。

除了革命和性,《梦想家》还剪辑了多部经典老电影的片段和60年代的经典摇滚乐融入到情节当中,这些电影和音乐想必都是小资青年出身的贝托鲁齐的一生挚爱。《梦想家》把种种元素叠加在一起,为观众编织了一幅既遥远又亲切,既朦胧又清晰的唯美画卷,也是贝托鲁奇对那个迷人年代的一次致敬。

猜你喜欢
兄妹弗洛伊德性爱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弗洛伊德案目击者含泪作证
慢热兄妹
山羊兄妹交朋友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漫画
略施小计,享尽夫妻惬意性爱
兄妹卖艺等
性爱多美妙 不当有“性伤”
《梦的解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