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喜忧参半

2004-04-27 20:55朱雪峰张建华
中国改革(综合版) 2004年2期
关键词:塔里木河干流断流

朱雪峰 张建华

《新财富》杂志公布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100名富豪榜中,新疆就有7人。这在西部并不多见,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称为“乌鲁木齐现象”。

许多人见过塔里木河的美丽风景,也有许多人知道罗布泊干涸,楼兰古城的毁灭,丝绸之路的改道。塔里木河水断流。养育了千千万万的各族同胞的塔里木河,曾被维吾尔族人民称作“母亲河”,与中国国家安全乃至中亚地区地缘政治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的塔里木河,面临着干涸的危险。所幸, 2001年2月28日,在国务院的办公会议上,确定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规划治理。这项综合治理已经开展了三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到2003年11月,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共完成221个总投资为59.2亿元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来看,最见成效的有三个。一是,自2001年开始的对塔里木河下游五次应急输水,加上车尔臣河水的汇入,使得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形成了20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塔里木河在下游断流30年(1972年从下游的大西海子以下363公里河道断流)之后,重新恢复流程。这对于维护塔里木河流域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平衡,维护物种的多样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结合天然林封育,作为阻挡沙漠扩张的绿色屏障的塔里木河流域几百万亩胡杨林,开始恢复生机。随着塔里木河干流两岸地下水位下降到合理位置,长期困饶干流居民生产生活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得到了根本改善。为全流域10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2044万亩耕地(干流区130万亩),2140万亩的天然植被,以及工业可持续发展,800多万人口已开始因此得益。塔里木河恢复全流程,是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起点,对于流域五地州至天山南部、甚至新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开发和发展,巩固西北边防,维护边疆稳定团结,具有不可估量的政治、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二是完成了塔里木河中下游6000居民的生态移民前期准备工作。这些移民主要居住在巴州尉犁县喀尔曲尕乡喀尔曲尕水库灌区(3410人,退耕面积2.1万亩)、轮台县草湖乡(2420人,退耕面积1.02万亩),这里生存环境已经十分恶劣,农民致富已失去动力。2004年生态移民完成后,可望使他们一次性脱贫致富。

三是塔里木河流域的管理公路建设工程也基本完成,它与当地的县乡公路联结成网。对于打破传统“蛋壳”式的老死不相往来的绿洲农业经济模式,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区域间交流,增进天山南北交流,促进东西部交流,同样具有难以估量的经济意义和价值。

为改变无序用水造成的弊端,利用经济杠杆统一调配水资源的水权分配工作,也已基本完成。这项工作确定了流域区内各地方用水标准,形成了合理付费用水、低耗高效用水的局面。

整个规划要在5~6年内完成,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可是就目前工程建设情况对比规划目标来说,未免太慢。

记者了解到,就在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自2001年紧锣密鼓地开展的三年中,还有许多单位因为本地的小利益,不顾退耕封育的要求,在干流两岸又开垦了13.13万亩的土地。然而在规划中确定的退耕面积是33万亩,所需资金3.3亿元。也就是说因为这种缺乏远见的土地开发,将使近1.5亿元的国家建设资金流失;同时将使综合治理艰难取得的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果,甚至为维护中亚地区的政治局势的稳定的努力付之东流。2003年由于新疆棉花的价格反常的高,也将会刺激农民在2004年种植棉花的积极性,从而再次激起开发荒地的潮头,退耕封育工作将会再次受到冲击。

更大的问题是截止到2003年10月,到位资金只有30亿元,离预期的目标相差近20亿元。资金到位慢,加上新疆施工期短(仅每年4月-10月),农忙时节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矛盾。成为制约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进度的一个较大原因。塔里木河综合治理规划的审批,涉及到国务院17个部委,往往项目审批立项后,就不得不面对“冬闲”,许多项目受此影响,不得不顺移到下一年度执行。如何变“冬闲”为“冬忙”,解决行政审批机制上的时间差异,是解决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进度缓慢的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塔里木河干流断流
清代珠江沿江城市空间分布及特征
全球超半数河流每年至少断流一天
村口的老人
永远的塔里木河
农民
越过大瀑布
塔河生态输水 胡杨风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