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整合,还是热炒?

2004-06-18 06:29
中国经济信息 2004年12期
关键词:三角洲珠三角经济区

成功需要“机遇”

共同点: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珠三角、长三角都掀起过“热浪”,甚至都设立了组织机构,却未达到预期目标。不同点:长三角协作几起几落,较浓的计划经济、行政区划色彩是其“原罪”。

记者:“长三角”与“珠三角”,现在成了两个热门词汇。不过,回顾过去20年就会发现,这种“热”并非首次,只能说是“新一轮”。

专家:是这样。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崛起就开了全国“三角之先”。1994年,广东正式决定建立“珠三角经济区”,希望该经济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发挥“龙头”作用,并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协调领导小组。那时候的热度就相当高了。

记者:这边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在1984年,就成立了“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虽然不叫“长三角”,但该机构的管辖范围,就包括了上海以及江苏、浙江的13个地市,后来变成连同上海在内的15个市。但4年后,该机构就“无疾而终”。之后,还有两轮“热”,不过,基本上是“口号多于行动”,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

专家:1995年版的珠三角经济区也有同样的命运。痼疾在于城市间各自为战。

记者:上海经济区”力度如此之大,为什么不了了之呢?因素比较复杂微妙。当然,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上海经济区”与苏浙沪三省市的行政体制格局有巨大的利益冲突,而“经济区规划办”只有协调而非决策权,最终名存实亡,区域合作也无实质性推动。

可是,“珠三角经济区”不是在广东一省之内吗?为什么命运也不佳呢?

专家:一个不错的构想,因为时机的选择不佳,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当时珠三角各个城市之间,经济竞争的现实要求远大于合作的动机,合作的内在经济动力不足。此外,作为珠三角经济社会活动一个主要特征的“强市场,弱政府”,又使各自发展“动力”强劲、“动向”不明。再有,珠三角中心城市产业带动力不强也是客观事实。

记者:是啊,现在回头看“上海经济区”的消失,都公认一个基本事实:那时,长三角区域乃至中国经济,仍然带有较浓的计划经济、行政区划经济色彩。这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发展区域一体化的一个“原罪”。没有真正的历史机遇,没有有效的机制,主观想把一个区域划分成什么,难!

“水到渠成”的时机

共同点:三角洲内都有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加入世贸组织,迫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速。不同点:珠三角城市的急速膨胀扩张,需要区域整合。长三角城际距离缩短,上海的强势地位使“错位竞争”成了各地的自然选择。

记者:“时机”的成熟对一个区域发展起到至关作用,依您之见,现在,时机是否成熟?

专家:对,新一轮三角洲热,就是时机成熟后的“水到渠成”。正因此,这一轮热并非是“老调重谈”,抑或与省市领导的个人喜恶有关。

记者:它包含了两个层面内容。其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效应,要求区域一体化步伐紧跟全球化进程。其二,内部看,区域内的市场经济发育日渐充分,相互间具有了合作的内在动力。

专家:“动力”表现形式可能不一样。像珠三角的城市,20年快速发展后,产业与人口的聚集相当高,只能不断向外扩张。扩张到一定程度,就势必矛盾重重,对整合的呼声就日趋高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各地争上机场、港口、火车站等大型设施,已有设施提供的服务规模很不经济;而污水、垃圾等大型环保设施却呈现结构性失衡,跨城市的区域性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矛盾尤为突出。

记者:长三角也有相同的矛盾。当然,还有与珠三角不同的因素。一个是上海在中国的经济强势地位,以及它所确立的“世界级城市”目标取向,对周边地区带来巨大的影响。“趋利避害”是周边地区在市场经济下的一种本能选择,像苏州坚持的“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的思路以及所产生的奇迹般效应,反过来给各地提供了“学习榜样”。同时,沪宁、沪杭等多条高速公路的贯通,极大地缩短了相互间的空间距离。

专家:“时机”中还有第三个内容,即分别都出现了强劲有力的中心城市。上海不必说了,先前觉得“难负重任”的广州,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与聚集功能大大增强。这使区域合作有了技术操作性。

记者:申博的成功及可能带来的市场机遇,更激活了长三角地区的联动欲望。顺便说一句,我觉得加入世贸组织引入了一个重要理念,即“双赢”,很多人甚至理解为“双赢即是双妥协”。只有形成这种共识,才能真正去推动市场经济的区域合作。

专家:其实,长三角的后来居上与发展潜力,既给珠三角带来了压力,也形成了一种强大动力。在关注“三角洲热”的时候,这一对的互动,应该说共同使“三角洲”概念提升了一个档次。

接轨和整合:不同的关键词

共同点:企业充当了先头兵,政府热情倍增。“三角洲”范畴开始模糊。不同点:珠三角改革取向是强化政府作用。长三角改革取向为淡化行政色彩。珠三角以“整合资源”为主要手段。长三角的“接轨”态势明显。

记者:这一轮的“长三角热”,有一个与以往迥异的特点,就是企业、产业———或者更本质地说是资本,在媒体的“不注意间”,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前,早已在区域内流动、协作,并推动着一些地方政府调整政策。所以,说是“IT业发现了长三角”、“跨国公司拱起了长三角”,并不为过。企业、产业成为这一轮“长三角热”的先行者与主力军。

专家:这与珠三角上世纪最后20年的轨迹有些类似。总体来看,企业当然是区域合作中的主体。但是,不同时期的主导力量也不相同。像这一轮珠三角热的发起者与主唱者,就是政府。从2001年初开始,广东省陆续对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城市化等进行重新规划,今年以来,整合的呼声更是达到高潮。政府将以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来构筑珠三角协作大平台,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珠三角的产业整合。

记者:“长三角热”真正显性化并且提速,其实也与三省市最高决策层的大力推动有直接关系。

专家:你描述政府的表现用了“推动”一词。而在我看来,新一轮珠三角热中,政府是以“积极介入”的态势置身其中。种种迹象表明,在新一轮的整合中,广东将加强从上而下的协调和制约机制,强化政府的作用。我想,这既与两个三角洲的行政体制有关,也与它们前20年来走过的不同发展轨迹有关。

记者:我同意。不同背景、不同特点下的区域经济,应该采用不同的模式。我也注意到,虽然两个三角洲热都是为了“提升区域竞争力,争创新优势”,但其关键词又有不同。长三角运用最多的词是“接轨”与“融入”,而珠三角提出的口号是“整合”与“统一”。这其实是不同取向的方法、思路。

专家:还有一个特点。这一轮的“珠三角热”,对其“洲”界的地理界限,已相当淡化。所谓整合资源,并不局限于那18个城市的“小珠三角”。随着香港特区政府表示要“积极与珠三角进行经济融合”,涵盖港澳的粤港澳“大珠三角”已不是以前的“前店后厂”,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次以“9+2”组成“泛珠三角”,将构建巨大的南中国经济圈。

记者:现在的“长三角”,多是沿袭原上海经济区的概念。但我理解,这只是为了口径上的基本统一。其实,越来越多的学术讨论范畴,已经相当宽泛,也出现了“泛长三角”概念;日前,长三角地区通过的一项“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就包含了20个城市。因此,无论从实际情况还是未来发展的角度看,“长三角”都是一个超越了地理界线的经济的、开放的概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只是一种运作方式,是一种在市场化前提中的一体化,而绝不是人为的画地为牢。

专家:地理概念一旦被赋予经济内涵,就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获得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定义。这是发展的必然。

猜你喜欢
三角洲珠三角经济区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准噶尔盆地八道湾组湿地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亚洲的湄公河三角洲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三角洲地区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