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美国国会

2004-06-29 03:15丁孝文
对外传播 2004年1期
关键词:国会山众议员美国国会

丁孝文 卢 梅

常听到一些同胞抱怨美国国会总跟中国过不去,今天一个提案,明天一个提案,专找我们的麻烦。常有美国朋友提醒说,就连美国总统也得看国会的眼色行事。尽管我国政府也注意了与美国国会的沟通,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但人们普遍对美国国会还欠了解。对于从事对外传播工作的人士来说,了解美国国会的运作,不仅能更加深刻和准确地了解美国,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还能更加有效地做好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对外介绍。

作者丁孝文同志,从外交学院毕业后进入外交部,长期在新闻司从事对美国驻华记者的工作,后来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从事国会工作。先后出版过《美国国会》、《在美国看热闹》等有关美国问题的研究专著,并获得2000年中国国际新闻奖。

我们从本期起,向广大读者郑重推荐丁孝文的系列文章。

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时,在国会山会见了众议长哈斯特德,与参议院临时议长史蒂文斯等参议院领导人共进早餐。近几年来,反恐合作、经贸交流、人民币升值、台湾问题、贸易逆差,朝核等热门话题,都是我国领导人与美国国会领导人讨论的内容。美同媒体纷纷撰文说,中国领导人遇到重大问题,便要亲自“游说”国会,可以看出中国对国会的重视。

走马观花国会山

1998年3月至2001年1月,我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从事国会工作,有机会与同会议员、助于和说客面对面打交道,并亲历了国会审议对华最惠国待遇、炒作李文和间谍案、推动旨在提升美台关系的《加强台湾安全法》、通过永久正常贸易关系以及煽动“中国威胁论”等事件。透过国会,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的政治体制,更清楚地认识美国的对华政策。同时,国会作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和各种政治力量施加影响的中心,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美国人怎么做“政治思想”工作,怎么做公关工作,怎么做宣传工作。

国会怎么成了国会山?

美国建国初年,华盛顿市总规划师朗方在寻找国会所在地时,一眼就看中了一个名叫詹金斯的小山包。詹金斯山其实就是一个小缓坡,“风水”不错,当时站在斜坡上,视野开阔,华盛顿的母亲河——波多马克河及其河谷平原尽收眼底。国会建在小山包上,于是就有了“国会山”的说法。现在,国会山既是国会的代称,也是国会议员的总称,它还是包括国会大厦和七个议员办公楼在内的整个国会所在地的代称。

1793年9月18日,华盛顿总统在乐声中,挥铲为同会大厦奠基。国会大厦先从两个侧翼开始修建,再建中间的圆顶。1800年,北翼完工,并开始成为国会所在地。然而。尚在建设中的国会大厦很快就遭遇了不幸。1812年6月18日,因不满英同海军对美国商船的洗劫,美国政府宣布对英开战。年轻的合众国当时仅有5000名海军、7000名陆军,与拥有15万海军的英国实力相差悬殊。到1813年下半年,英国海军就控制了美国西海岸的海上航行权。

1814年夏天,英军压境。到7月英军逼近华盛顿时,同会才决定临时征兵9.5万人。由于时间仓促,仅凑起一支7000人的队伍。这支“杂牌军”竟然做不到人手一枪,有的人甚至连军鞋都没有,政府只得要求他们回家取军刀和鞋子。

8月24日,2000英年不费吹灰之力——英军大炮一响,美军四处逃窜——就将这支“杂牌军”赶跑。一支300人的英军小部队进入华盛顿市中心,并将包括国会大厦在内的几乎所有市政建筑烧毁。那天,当英军头目库克伯恩率领士兵冲人国会大厦时,这位得意的海军少将站到众议长的座椅上,大声问自己的士兵:“伙计们,扬基佬的这个民主老巢该不该烧啊?”穷凶极恶的侵略者齐声呐喊:“该!”于是,库克伯恩一声令下,这群士兵在将同会大厦洗劫一空后,付之一炬。熊熊烈火将这个象征自由与民土的大厦烧毁。幸好,那天晚上下起瓢泼大雨,将大火浇灭,保住了大厦的墙体。

大火烧醒了美国人民。他们团结一致,由弱到强,反败为胜,终于在年底将英国侵略者永远地赶出了美利坚。

1815年,国会拨款修复国会大厦,并大量使用了优质石料,到1819年建成了球形大厅,国会大厦第一次以设计者的思路出现在世人面前。但当刚的国会大厦比今天的小得多。1851年政府决定扩建国会大厦,两翼的长度增加一倍,球形大厅内部改为铸铁结构,外部为半露的擘柱。1863年12月2日,“武装的自由女神”铜像被安装在拱顶上,代表35个州的35门礼炮齐鸣国会大厦的修建工作结束。它的外观确立下来,并保持到今天。

关于国会山,有这样一个笑话。美国国会邀请一个英国人、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到国会山参观。英国人一看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便把邀请信扔进纸篓,不屑一顾地说:“都是从老祖宗那里学去的,换了个说法而已。”中国人非常高兴:太棒了,第一次出国就到美国的华盛顿!到国会山四周转了转,照了几张相片,再看看国会大厦的外形,便“恍然大悟”:原来美国会就是个橡皮图章!法国人来过华盛顿,这次便要求到大会现场观摩。出来后,法国人再仔细端瞧国会大厦顶上的“自由女神”,不禁感慨道:“自由女神手举火炬,在法国是自由的象征;到了华盛顿,‘小姐居然右手握着宝剑,左手扶着盾牌,看来还是美国国会厉害啊!”

议员是个多大的官

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叫“SENATE”,意思是“老人院”。参议院现有100位议员(第一届国会时,共有13个州,26名议员),50个州不分人小,每州2人。参议员由选民在全州范围内选举产生。参议员任期为6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可连选连任。

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兼任。但参议长没有实权,只是在国会开幕和举行重大活动时,才会主持会议,也只能在投票出现支持与反对票相同的情形时才能投票。参议院设临时议长一职,由多数党内在参议院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议员担任,他除了每天坐在主席台上主持一下会议(如果他愿意的话),没有其他特权。多数党的实权人物是多数党领袖,他也是参议院权力最大的议员,多数党的第二号人物是多数党督导。少数党内权力最大的议员是少数党领袖,其次是少数党督导。除参议长和临时议长外,参议院其他所有领导人都由该党议员通过投票选举产生。

作为“老人院”的参议院,具有不少“老人”的特点:参议员年龄相对较大,资历较高,经验较丰富。参议院的议事特点是注重协商一致,议员个人权力较大,可通过许多手段施加个人影响,甚至阻挠大会进程。参议员发言,几乎没有时间限制,动不动就讲一两个小时,讲起话来慢条斯里,反反复复。好在参、众议员发言时并不要求其他议员在场,所以,不会出现那种台上领导发言,台下听众聊天打盹的情况。想听的议员在办公室看电视,不想听的就叫助

手在办公室看电视,反正是现场直播,一字一句都不会漏掉。国会大会发言时,台下大厅空空如也,真让不愿意开会的中国人羡慕不已。参议院的立法特点是求平稳、求完美、求平衡,可概括为“宁缺勿滥”。所以,有关改革的议案多在参议院被拖延、搁浅,甚至夭折。正如汉密尔顿所说,设计一个“稳定、宽容、智慧”的参议院,有利于阻止人数较多的众议院“过分而有害的”决议。

众议院被称为“HOUSE”。众议院现有435位议员(第一届国会仅有59人),按人口比例分配给各州,但每州至少有1位众议员。众议员任期为2年,亦可连选连任。

众议院议长是众议院权力最大的议员,由多数党推举的候选人经全体议员确认产生。众议院也有多数党领袖、多数党督导和少数党领袖、少数党督导等职位,如果把众议院比喻成一个合资企业,那么众议长就是企业的董事长(当然由出资多的一方代表担任);多数党领袖就是企业的总经理(由出资多的一方代表担任),少数党领袖就是第一副总经理(由出资少的一方代表担任)。众议长通常貌似公允,两党领袖则立场分明。

如果说参议院是“老人院”,那么。众议院可就是“青年团”了。众议员年龄相对较小,资历较浅。众议院是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部分,一是在选区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范围小;二是两年一个任期,时间短。这迫使众议员必须最大限度地贴近选民,反映选民的心声。麦迪逊解释说,众议院“直接依赖于选民,真切同情选民”。两年任期制意味着众议员必须不停地奔波,不断地参加竞选。

众议院的议事特点是少数服从多数,议员个人权力相对较小,除领导外,议员个人难以发挥大的影响。众议员在大会上发言,通常只有2~3分钟,有的议员在规定的时间里说不完,有时只能请求主席再给10秒、20秒的时间。可话又要说回来,众议员有435位议员,要是发言没有时间限制,那什么事也办不成。

也许是因为年轻和时间短的缘故,众议员发言时,常常声情并茂,慷慨激昂。众议院的立法特点是求变、求新、求快,可概括为“速战速决”。难怪,国会多数稀奇古怪的议案和要求变革的立法多在众议院提出,且容易获得通过。

参众议员谁的权力大?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国会也由两院组成,分上院、下院。上院是荣誉性的,通常通过协商推举产生;下院是实质性的,一般都通过选举产生。但美国国会的参、众两院没有上、下或虚、实之分。参、众两院共同分享立法权,但也有区别,众议院握有财权,所有有关拨款和税收的立法都需要首先由众议院提出并通过后交参议院审议。参议院则独自拥有人事任命权和对外批约权,没有参议院的同意,什么条约也别想对美国生效;除了正副总统和他们的顾问班子,没有参议院的批准,谁也别想当大官。

参议员代表州的利益,众议员代表选区的利益。参、众议员工资相同,但参议员办公条件远比众议员好。经费、助手也比众议员多。难怪,许多参议员看不上众议员,就连他们的助手自我感觉也比众议员助手高一等,众议员常到参议院作证,而参议员很少到众议院作证。众议员当烦了,想当州长,当参议员;州长当烦了,想当参议员;但没有参议员当腻了,想竞选众议员的;也很少有州长当够了,想当众议员的。

参议员瞧不起众议员爱冲动,说他们太幼稚,众议员看不惯参议员办事拖拉、态度固执。除少数重大或正式活动外(如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总统签署重要法律文件、外国政要向两院作演讲),参、众议员很少同时出现在公众场合,在国会山,参、众议员都在各自一侧的大厅里开会或举行活动。外界在国会山举行活动时,常常在参、众两院分别搞。国会大厦只有EF100这一个房间跨越参、众两院,有的面子大的组织或个人就在这间独特的房间里举行活动,邀请参、众两院议员共同出席。

责编:雪石

猜你喜欢
国会山众议员美国国会
站得高,传得远
美国政府关门告别2018
内华达州女议员要过半
美国的标志性历史景观
冷战后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
图片新闻
阿罗约宣布任满竞选国会议员
放大与稀释:国会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火柴国会山
美国国会的听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