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我国第一个地区级民族自治政权的建立

2004-08-11 07:31杨嘉铭
中国民族 2004年8期
关键词:甘孜民族区域藏区

杨嘉铭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大西南第一个创建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地区级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它的建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和伟大实践,也浸透着邓小平的心血。可以说邓小平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创建的奠基人之一。

邓小平十分关心当时甘孜藏区的时局,对其研究和分析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他在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曾两次提到“康东”(即今甘孜州),七次提到“西康”(主要是指当时西康藏族地区)。他以敏锐的思维和高度的政治洞察力,把大西南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建立的突破口选在了甘孜藏区。他指出:“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纲领宣布了,少数民族很高兴,在高兴的同时,就要问什么时候实行,如何实行……我们党在历史上曾经遇到过这个问题,比如在内蒙古,这方面是有经验的;在陕甘宁边区北面,也有些经验。而在广大新区,还没有经验,对许多干部来说还是个新问题。但是必须开步走。”同时,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西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首先开步走的应是康东。”这个历史性的决策,是建立在邓小平对甘孜藏区充分调查了解基础之上的。其理由是“各种条件比较具备。第一,藏族同胞集中;第二,历史上有工作基础;第三,我们进军到那个地方后,同藏族同胞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第四,那里还有个进步组织叫东藏民主青年同盟,有一百多人。”

邓小平高瞻远瞩,在康东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权,不仅仅是实现共同纲领中的民族政策,而且还将其作为推动西南少数民族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同时还将为和平解放西藏打下基础。他指出:“毛主席对西藏问题就确定了两条,第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第二是进军西藏‘不吃地方。这两条搞好了,才能解决西藏问题。”所以,邓小平把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建立看作是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可以直接影响西藏。”

对于如何保证适时、稳慎、成功地在康东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权问题,邓小平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例如充分尊重当地藏族和有关人士的意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搞好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军队和干部要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把经济搞好;作好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康定军事管制委员会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按照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部署和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建设的筹备工作。经过近8个月的努力,于1950年11月17日至24日,在康东隆重召开了西康省藏族自治区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1月24日,在康定召开了万人大会,举行了盛大游行。11月25日,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宣言》,宣告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猜你喜欢
甘孜民族区域藏区
守望绽放
新时代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
甘孜藏族自治州派出所遭冲击 警察开枪自卫
冲击派出所扰乱藏区不得人心
本期导读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完善
历史的抉择: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
我们盼望已久的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