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文教材建设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2004-08-15 14:54霍云云
中国民族 2004年7期
关键词:双语少数民族汉语

霍云云

云南省民族种类多、语言种类也多。全省4000人以上的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水族已通用汉语,其余22个少数民族共操用28种语言(不包括未定族的语言)。

云南省民族聚居区大量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语言障碍,制约了学生的发在这些地区实施“双语教学”是克服语言障碍的最佳措施。

云南省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字的“拐棍”或工具,一旦学生掌握了汉语言文字,就不再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

据统计,截止目前,全省实施双语单文教学的有红河、大理、临沧、思茅等12个地州市46个县19个语种,9561所学校,478050名在校生。实施双语双文教学的有丽江、德宏、曲靖、楚雄等10个地州市22个县11个语种,707所学校,58342名在校生。全省共有536392名在校生接受双语教学。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云南省双语教学发挥了以下作用:第一,对于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实现普及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有效地开发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力,提高了他们学习、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文,为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第三,一些地方结合云南省政府提出的“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把双语教学作为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第四,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扫盲教育、成人教育开辟了道路。

目前,全省已有彝、白、佤、傣、壮、苗、藏、瑶、哈尼、傈僳、拉祜、纳西、景颇、独龙等14个民族21种民族文字在民族地区小学中开展民汉语文教学,有14个民族用23种民族文字或拼音方案进行扫盲。民文教材建设为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提供了大批急需的民族文字教科书,为民族地区实现“两基”的宏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做好民族语文教材编译出版工作,并使之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障边境一线各民族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需要,抵制和防止境外民族文字教材、读物的渗透,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安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目前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于双语教学的思想认识还很不一致。在群众中,没有文字或民族文字创制历史较短的少数民族家长和学生大多不愿意学习本民族语言。有的甚至认为学习民族语文是倒退。在领导中,一些人往往把学习民语文和学习汉语文对立起来,认识不到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对于开发儿童智力,提高民族素质,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性。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开展民文教学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影响汉语文的学习,影响升学率。因此,随意变动课程,削减课时,致使民语文教学搞不好,汉语文教学也上不去。

2、管理机构不健全。云南省有12个地州市开展双语教学,但建立地级双语教学管理机构的只有迪庆、西双版纳、怒江、德宏4个地州市,建立县级双语教学管理机构的只有大理、曲靖、思茅3个地州市。楚雄,红河、丽江、玉溪4个州市虽然也建立了机构,但因人员、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工作无法开展。

3、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首先,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优秀教师大多集中在城镇。广大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山寨师资力量薄弱。第二,缺乏精通民汉双语的教师。在云南省5万名双语教师中,70%-80%的教师是少数民族。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多为通本民族语言的本地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和年纪较大的少数民族教师,他们学历层次较低,普遍存在着汉语文水平不高的问题,而汉语文水平高的教师又大多不懂民族语文。第三,双语教师在用汉语进行教学时主要使用当地汉语方言,普通话水平较低。第四,双语教学校点一般分布在边远高寒山区,多为一师一校点,生活、教学条件艰苦,教学任务重,教师队伍难以稳定。

4、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简陋。近几年做了大量民文教材建设工作,但民文教材不配套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民族地区进行双语教学的师生没有任何教辅读物。学校办学条件差,缺乏必要的语言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仅仅依靠一只粉笔和一个黑板来完成整个双语教学任务。

5、双语教学还未形成体系。首先,各地区开展情况不平衡。其次,还未建立针对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学生民族语文分数不计入考试总成绩,挫伤了师生教学积极性。

6、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双语教学受到一定的阻碍。一方面,有传统文字的民族大部分在历史上有新老文字之分,有的地方政府数次更换新老文字的法定地位,造成新老文字在社会上的使用较为混乱。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双语双文环境不理想,学校的双语文教学成果在社会语文生活中难以巩固。

云南省双语教学类型是南方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区的典型代表,双语单文型是云南绝大部分民族地区小学采用的传统双语教学,双语教师的语言培训,应正确处理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对象,具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加强对民族语文教材编译出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民族语文教材编译出版机构,进一步落实人员和经费。加大投入,改善双语教学必备的设施,使民文教材编译出版等工作、顺利地开展。

要加强民文师资队伍建设。中央和地方要利用民族高等院校的专业优势,重点为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培养急需语种和文种的高级人才,同时,省内各地民族师范学校、民族中专、民族干部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要大力开展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民文师资班,尽快建立起一支数量足、质量高、合格稳定的民文师资队伍。

猜你喜欢
双语少数民族汉语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学汉语
少数民族的服装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