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典范

2004-10-01 04:56苏庆玉
慈善 2004年1期
关键词:经验交流慈善会中华慈善总会

苏庆玉

浙江省的慈善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各级民政等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依靠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慈善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绩,为配合政府实施最低生活保障、为弱势群体解难、为雪灾地区救助、为困难户和不幸个人排忧作了大量的有效工作。这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浙江省的慈善事业,已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省市之一。从其发展看,我个人觉得可以概括为四个第一:

1、慈善机构发展之快,覆盖面之大居全国的省份第一。

全省11个市已有10个建立了慈善会。90个县(市、区)已有49个成立和20个将要成立慈善机构。可见慈善工作网络在全省正在形成。

2、善款善物筹募捐赠总量居第一。

到2003年10月底全省筹募的善款超过8亿元(连同物品已超过10亿元),从而为慈善救助打下了物质基础。

3、开展经验交流与专业培训效率居第一。

这次在温州召开的经验交流与培训已是第三次了。慈善事业也需要搞专题研究、经验交流、工作研讨、专业培训;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这方面浙江慈善会带了个好头。

4、总结积累的经验之多,且有示范性居第一。

浙江慈善的思路、方法确实提供了深刻的启迪,也展示了慈善事业广阔的前景,许多好的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这一优良传统更加发扬光大。自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至今,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慈善机构,市、区、县慈善机构已达300多个。这些机构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为弱势群体开展各项救助工作,受到了各界的好评。为弱势群体献爱心,积极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已逐渐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保障制度已不完全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会出现许多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可能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因此,通过慈善事业对不同贫困者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已成为国家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

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和政府都对慈善事业给予重视。1999年9月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公益慈善捐赠行为。2000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完善城镇保障体系建设的试点方案》中,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慈善机构”的要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第一次将“发展慈善事业”列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纲领。2003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等五家单位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其中中华慈善总会是这五家中的一家。在今年抗击“非典”斗争中,中华慈善总会是国务院确定的4个接收捐助单位之一,抗“非典”期间总会共接收近1个亿的款物。以上政策的出台说明党和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重视和关注。

对于如何作好慈善事业,浙江省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就中华慈善总会而言,也有一些可供参考的体会,比如总会在开展项目救助方面,围绕工作对象打造了几个品牌项目,效果比较好。如开展的微笑列车、雨水积蓄工程、慈爱孤儿工程、阳光医疗救助工程、解决再就业工程等。又如慈善事业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支持、保护、规范慈善工作。还总结了在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符合地区实际,发展慈善事业的经验等。

猜你喜欢
经验交流慈善会中华慈善总会
中华慈善总会
用笔墨表达关爱 为慈善贡献力量
基于诗教开展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探讨
情暖寒门学子
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情暖万家”走进云南大关
奉节县慈善会 荣获全市慈善工作三个“先进集体”殊荣
中华慈善总会慈爱孤儿工程向秦皇岛市社会福利院捐赠物资
例谈高中数学解题策略
工会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积极推动和谐企业建设
新时期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