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06-05-14 15:05
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47期
关键词:海鸥鲨鱼法国

法国的算盘

文/黄钟

读德维尔潘的《鲨鱼与海鸥》,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行文优美。从柏林墙倒塌到9·11事件,再到伊拉克战争,这位法国现任总理侃侃而谈。不过书的副标题多少显得有点儿冲——“法国与美国的天下争锋”。凭这一点,这部书就会很合不少中国人的口味。

不过这位人称“铁腕书生”的总理,既不是伊拉克、也不是别的国家的账房先生。他拨打的,是法国算盘。和二战以后的法国政治家一样,德维尔潘也明白,法国在“硬实力”方面已经力不从心。对于法国来说,自从被俾斯麦打败之后,就再也没能称霸欧洲大陆的余力了。不甘人下的法国怎么办呢?

德维尔潘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因此它更要大力和充分施展包括其文化、理念和外交在内的‘软国力,以便扩大法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于是,打口水仗自然也就成了法国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的一种战略。它期望通过俘获全球更多的“人心”来赢得“软”霸权。这是法国的如意算盘。

既然如此,这位法兰西的总理大人自然会满心盼望他的书能够他乡遇知音了。可他鲨鱼和海鸥的比喻却耐人寻味。鲨鱼和海鸥,都以海洋中的鱼儿为食,一个翱翔于天宇,一个纵横于海洋,海鸥不会吃鲨鱼,鲨鱼也不会吞海鸥。海鸥或许会冲着鲨鱼叫唤,但不会一个俯冲扑向鲨鱼,两者并不敌对。法国和美国的关系就跟这类似。法兰西跟美国说不,并不需要特别的胆量。法国说不,是反对,而不是对抗。法国就是所有的政要都说要与美国佬天下争锋,也不会跟美国搞军备竞赛,不会把美国作为头号假想敌,反之亦然。

不管是鲨鱼还是海鸥,都需要猎物养活自己,都会选择认为适合自己的生存技巧,差别只在于猎捕的方式和烈度不同。海鸥在大海上飞翔的姿势再优美,但它的双眼和胃,都会使它注视每一个可能的猎食机会。换句话说,美国玩刀子的时候,法国不过是想用一张嘴,一张经常向美国说不的嘴,在国家间的角逐中得分。

尽管德维尔潘说法国崇尚和平的价值观,可法国并不像瑞士那样成为中立国。法国依旧是全球名列前茅的军事强国。法兰西的军刀仍然锃亮、锋利。不过,它不会轻易为遥远的地方拔出军刀,打一次漂亮的战役,它要用优雅的法语表达最动听的言辞,哪怕这言辞实际上意味着法国放弃了切实可行的国际责任,意味着事实上的无所作为。

德维尔潘说,“我们的国家担负着传播希望的使命。它有能力开辟正义的前景,平息恐惧和仇恨的喧嚣。”可这种浪漫和诗意,并不能使世人忘记,两次世界大战,法国都是靠盟友的坦克和刺刀才最后获得胜利。是法国好了伤疤忘了痛么?不是。是针尖没扎到法国的屁股上。针尖只要不扎到法国的屁股,它就更乐于发出“独立”的声音。如果德国哪个地方冒出个能量不小的希特勒的崇拜者,法国就会一改它面对伊拉克那慢条斯理、温文尔雅的姿态。哪怕只是德国总理模仿德维尔潘先生说一句,“做一个德国人多么光荣!”法国人就会跳起来。

(作者为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

陈平原 三联书店

2006年8月 定价:24元

陈平原以随笔的形式,引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讲述了辜鸿铭、康有为、蔡元培、陈寅恪、胡适等21位名家的故事。所记所论,偏重于人物的精神、气质、趣味,而不是其政治或学术上的功业。

★《思想的结果》

(美)斯普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定价:16元

这本书不是写给哲学家,而是写给有文化的非专业人士的。作者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观念,并帮助读者认识这些思想观念对人生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

(美)比尔·波特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年10月 定价:28.8元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的历史。波特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并渗透着美国式的幽默。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

(美)浦安迪 三联书店

2006年10月 定价:28.8元

明代的四大长篇小说《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俗称“四大奇书”。作者在中国的小说评点传统和西方现代小说理论的双重参照下,对它们逐一考察并比较。道出这四部小说虽带有佛道色彩,但真正体现的还是儒家的思想和价值观。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刘青峰 新星出版社 2006年10月 定价:22.00元

书的副标题是: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在通过中西对比的视角探讨了这一问题之后,收获反而超出了原先设置的问题,而是进一步思考了科学是什么,以及技术应用和社会结构的关系。

猜你喜欢
海鸥鲨鱼法国
莫奈《睡莲》[法国]
保护海鸥蛋
鲨鱼来袭
万鸟岛
背负恶名的鲨鱼
鲨鱼
鲨鱼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法国浪漫之旅(二)
爱美的小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