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需打破偏见和惯性

2006-05-14 14:54王永辉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6年11期
关键词:惯性

王永辉

“我觉得不行,从没有人做过……”当人们在进行脑海大风暴时,其中有两个关键词,“我”和“从没有”,而它们的同义词就是“偏见”、“惯性”。

比空气重的飞行器是不可能的。

——开尔文爵士,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895年断言。

人绝对登不上月球,不管将来的科学多么先进。

——李·德福雷斯特,三极管发明者,1957年2月25日发表的断言。

没有理由要每个人家里有一台电脑。

——肯·奥尔森,数字设备公司总裁,1977年在国际未来社会大会的发言。

640K对任何人来说都足够了。

——比尔·盖茨,1981年说的。

从上面一连串的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到,在面对新事物或新环境时,人的惯性与偏见表露无遗。很多时候,人将惯性归纳为“逻辑”,但逻辑就像是一条被许多人所走过的旧路,不会带你到达一个新的地方。

“今年的销售必须翻倍增长!”这是日本味精制造商主管在公司大会上所定下的目标,在讨论会上众人都提出了一贯的想法,包括拍广告片、搞幸运抽奖、送礼品、搞活动、买三送一、艺人效应等,但始终没有听到一个能使人信服的方案。这时,从人群中冒出一个人说道:“在瓶盖上多打几个小孔不就能轻易地让主妇像往常一样在撒味精时不自觉地多撒了一倍吗?”这个创意不费分毫地为公司增加了一倍的销量。

问题面前,人的惯性思维总是围绕在老方法中找出路。黑格尔说过:“人死于习惯。”有多少人会问苹果为何会从树上掉下来?“理所当然”成为评价与衡量的最快捷径。营销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应对能力是必备的素质,“创新”成了成功的企业家最明显特征。日本的中松义郎博士拥有2300多项专利,比爱迪生1093项专利的2倍还多。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他特别喜欢提问,一生坚持这种发掘的习惯造就了这番事业。

很少人会主动去发现或创造,而更多人是等待、适应、配合或加入。以早上起床刷牙为例,每个人在刷牙时的方向、顺序、次数、时间竟有超过90%是重复一致的!“惯性”与“偏见”就像我们的两只眼睛,它们虽然长得最靠近脸,但非常可笑,它能看到离眼睛最远的脚趾,却看不到最近的地方长什么样子,除了借助于镜子之外,只能靠别人的描绘来想象自己。

惯性思维看不见,人必须承认和发觉它的存在,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不满,然后培养可以助长滋生创意的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

猜你喜欢
惯性
千变万变 性质不变
高阶非线性惯性波模型的精确孤立波和周期波解
澄清物理概念扫除“惯性”障碍
吃亏的“赚”和占便宜的“输”
无处不在的惯性
对惯性的认识误区
无处不在的惯性
对惯性的认识误区
用惯性讨论物体运动问题
再说“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