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DV之我见

2006-05-29 09:55王建磊
数码影像时代 2006年5期
关键词:影视校园大学生

王建磊

我们不得不关注这样一个现象,我们不得不去关注这样一个群体,校园DV以及在做校园DV的人,因为我们开始感受来自他们的力量,尽管这种力量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而前进的道路亦非平坦。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一路走来,努力而没有放弃,坚持而不曾动摇,那种源自对梦想的热烈追求和扑面而来的青春朝气。总让我们感到无法抗拒。

校园DV发展概况

校园DV比民间DV在中国的兴起稍晚,但可以断定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已经有少数校园一族持有数码DV这一先端科技产品。90年代末至2000年初,随着DV价格的海跳和电脑、VCD等相关电子产品的大力普及,在一些影视院校和经济发达城市的高校,学生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数码DV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一部分学生甚至开始尝试着拍摄一些自编自导的小电影来过一把电影瘾,但鉴于传播渠道的限制,这些行为只能是“孤芳自赏”。2002年,一部叫做《清华夜话》的校园DV借助互联网一夜之间开始广为流传起来,至此,校园DV成长为正式的大家闺秀为人所关注。尽管在今天看来,这部反映大学男女生宿舍“夜生活”的作品没有任何技巧可言,仅仅是校园生活的原生态记录。但是《清华夜话》以其影响力和关注率为校园DV赢得了一席之地,这部作品标志着校园DV的异军突起,在中国校园DV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自《清华夜话》以后,以反映大学生活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校园DV在各大高校迅速兴起了拍摄热潮。至今,还留下了像西安交通大学《我的黄金时代》、《未曾雕刻的时光》,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完美动物》等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而其他有实力的高校也不甘示弱,像华南师范大学的《女生日记》、电子科技大学的《我的女友是小薇》、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留念》等作品,以细腻的感触,诙谐的手法,强烈的现实主义和感人的浪漫主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中间也引起了不俗反响。

随后,校园DV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种大赛多了起来,连电视媒体也乐意为其提供一个平台。凤凰卫视早在2002年就开办了“DV新世代”栏目,为大陆和港澳台青年提供了一个影像展台,其中展播的数百部作品中有不少就是校园DV,可以说这些媒体为校园DV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温厚的土壤,从一定程度上促使校园DV自身在质量上和作品内涵上追求更高的水平。

在2005年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我们欣喜的看到了许多由学生拍摄制作的精品DV。比如上海大学的短片《Q鱼的下午》,该剧糅合了剧情和实验的成分,以动物——鱼的身份透视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存在的各种矛盾等等,在拍摄手法和角度上都做了创新的尝试,显示出了很高的专业水准。还有一些作品明显体现出了一种商业倾向,比如找一些影视制作公司进行合作,引进“外资”,这些新的现象和发展趋势也值得我们关注。

如今,随着DV的普及和影视教育在高校的推广,DV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DV的拍摄制作中来,并且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传播。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凑在一起,拿出个本子,再找些演员,加上一部DV机,一台装有视频采集的电脑和一台刻录机,几乎就可以烧制属于自己的电影了。简单独特的制作流程、低廉的成本、再加上各种DV大赛的助推以及电视、网络等媒体所搭建的交流推广平台,使得校园DV的生产一蹴而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百花盛开争芳斗研的格局。这种格局,源自大学生对DV热烈的追逐和创作的愿望。

总体来说,高校学生思想开放、充满激情,他们的作品大都体现了青春、时尚的特点,带有一些游戏色彩,但也不乏对人生、对社会庄重严肃的思考,这些作品以校园人的身份和眼光来关注校园生活或校园外的生活,以带有游戏色彩的手法对当今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情观进行反照,并带有相当程度的自由独立成分。比如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完美动物》讲述的是一些“边缘”大学生的生存状况,“包养”等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也被涉猎其中。这种勇于面对现实的勇气体现了他们的个性。

综观这些校园DV,从校园爱情题材到社会边缘题材,创作者们拿起DV,把镜头对准了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他们行走在汹涌的人流,也行走在人迹罕至的角落,搜寻常人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用DV作介质记录下大学生活的某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或者透过镜头,以校园人的身份去观察校园外的生活,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这基本上就是校园DV作品的内涵。

校园DV的发展瓶颈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校园DV进行总结与归类的话,不难发现:与纪录片作为民间影像主流这一情形不同的是,校园DV以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剧情片为主,纪录片和实验片虽都有涉及但数量微弱,乏善可陈;而当我们认真的关注每部作品的时候,又发现:提到校园DV,几乎就离不开校园爱情,他们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剧种的单调和体裁的单一成为校园DV最明显的软肋,至今这个障碍还是无法克服。

前者是由于受到学校、专业、技术水平和影像教育程度的不同等一些客观环境的限制,制作者往往从学校和专业等自身条件出发,逃避了比较讲究技巧和前卫的纪录片、实验片,而热衷于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他们认为后者较之前者更容易操作与把握,或者干脆认为纪录片与实验片并不是自身该去探索的事。因此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这样一些专业的影视院校,其他高校和非广电影视专业的学生们基本上都选择了剧情片,集体合作但分工明确,不求结果但尝个新鲜开心。这样一来,显得自娱自乐的成分浓厚了些。

2003年,一部由大学生原创的小说《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在网上火暴流行。时隔不久,一部同名的DV剧也出现在网络上。原来是北京林业大学根据小说内容进行了改编,然后由本校学生进行拍摄、演出,场景和地点也改在了北京林大。但由于水平有限,原来小说中很多内容并没有在剧目中展现出来,而且结尾处也由喜剧变为了悲剧,与原著相比逊色不少,尽管如此,这一伙人还是乐在其中。

而来源自网络流行歌曲的河北大学真人版《大学生自习室》同样以本校的校园、操场、教学楼等建筑为背景,就地取材,配以真人演绎,剧情风趣,手法幽默,带有很鲜明的“地方特色”,在网上也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遗憾的是本剧在制作上显得过于粗俗,未能获得专业好评。

除此之外,一些搞笑、无厘头校园DV也频频亮相网络之上,这些作品的特点是淡化思想性消解理性而过多的强调娱乐性。如电子科大中山学院的三部曲作品《我的女友是小薇》中第一部就不是从制作这个角度出发的,而纯粹是一种娱乐和游戏行为。

但这些似乎显得并不重要,因为从一开始,校园DV就是带有一些“特权”,从所有已创作出的作品来看,人们在对待作品制作粗糙这个问题上是持有相当宽容的态度的。也许因为这些作品始终带有一种清新和新鲜,从而诱发了人们心底那难以挥去的校园情愫,使每一个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人都能通过这些作品找到一些共鸣,或勾起对往昔的回忆,或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激情。这样一来,就让人们在对作品质量的考量上,忽略了技术上的粗糙和演员表演上的

幼稚,而关注于作品内在的自由独立精神和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只要不庸俗不低俗不失睿智并且带有一点青春特色就为成功之作。

这种评判标准给了校园DV非常自由的发展环境,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目前,大多数操作者对DV还不可能完全熟练驾御,尤其是大量非专业学生的加入,造成拍摄、制作失去水准,制作粗糙可以算是校园DV的一大通病。由于网络提供了一个极其宽广和有容则大的平台,致使很多作品尽管没有镜头意识,也没有剪辑概念,但也能通过这个渠道进行传播,从而造成了整体技术的滑坡,追求精品的意识正在被游戏的气候所消磨,这一点值得关注。

而缺乏想象力和表现力可以算是校园DV的第二大通病。我们看到很多表现校园爱情的DV由于过于缺乏想象力而显得千篇一律。华东理工也是一所较早开始创作校园DV的大学,他们的作品《巨线情缘》最后以女主人公的出国为结局,是一个爱情的悲剧故事;紧接着《晴天娃娃》也是以男女主人公的分手为结局,几乎连缘由也是一样的。除此之外,电子科大的《楼》,华东理工大学的《夏日勇气》,吉林大学的《蓝色夏日》等作品,从不同角度和情节发掘爱情的力量,讲述了不同类型的校园爱情故事,而最终把对爱情的理解落到一个“缘”上,既有青春的洒脱,也含有一种青春的无奈。透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的是这群人为爱情而开心,为爱情而失落,并伴随着爱情若有所失的迷惘着、成长着。除了得到爱情时的幸福甜蜜就是失去爱情时的自我郁闷,剧情始终在两者之间徘徊。而除去这些浪漫主义(爱情)题材的作品,那些试图打造一定思想深度的现实派作者乐于向人们展示校园生活更为真实的一面:展示大学生迷茫、困惑的心理感受,带有愤青感;或者调侃生活,将残酷艺术化。比如浙江大学的《狗样年华》,它极力展示大学生“颓废”的一面。肮脏的寝室,满地的烟头,不停的游戏轰鸣声,懒惰的人,一天到晚无聊的生活……试图以此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批判或反思,其实有些走向极端,因为这些人的生活并非主流,更不能代表全体。

综上,校园DV的形式主义障碍可以总结为:在关注视角和题材内容上存在狭隘性以及在表现方式上存在单一性。至此,校园DV百花盛开的格局还得必须加上个后缀:繁盛芜杂而群芳无秀。

校园DV的突围

尽管DV操作简单,但掌握它的技术和艺术规律却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并接受理论的熏陶。北师大于丹教授说过:DV的核心是非常理性的。鉴于此,艺术与技术规律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实验片领域,大有文章可做。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是最为丰富的,在接受新鲜事物和理解、看待世界时有着不循常规的眼光和方式。如果他们能把这种方式用影像进行表达,想必会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的;中击。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用DV实现拍电影的梦想,过一把电影瘾。在注重表达故事的同时,更注重表达一种理念及情绪,用更加抽象的方法和更为丰富的影像语言记录生活、表达自我、抒发情感,使我们从中可以一窥他们的思想方式、情感世界以及社会责任心、价值观等。让我们感到郁闷不再是刻意的,爱情也不是浅薄的。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学生自拍的另一部实验作品《但我知道》,就讲述了一个三角恋情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同性恋、变性、吸毒等因素,在主题上对于爱情、友谊和伦理做了突破常规的探讨,并且在制作手法上,一改画面流畅叙事的传统,采用停桢、反显等技巧造成了一种间离的效果,从而带来视觉欣赏的新鲜感和心理接受的反常性。

其次,从纯粹的技术的角度出发,DV拍出的作品总是很“硬”:画面中物体和人物的边缘很明显,这是因为它的解像力和画面分辨率都比较高,网络上很多作品在这一点上都没有注意到,因此为了使画面更加柔和,则需要注意在调低了亮度及锐度后再拍摄;关于特效,人们对此似乎有一种误解,倾向于把技巧理解为花样,事实上想把一个简单的平淡的故事处理得好看,特效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它的合理运用可以强化影像的审美感、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丰富影视语言等等。在艺术层面,DV语言的组织形式或者说艺术构成手段与影视艺术一样:蒙太奇与长镜头是其构成手段的两大形态。前者通过镜头的分切和组合,可以起到叙述事件,表达思想,综合声音和画面创造影视时空、调节影片节奏以及激发观众联想等效用。后者则通过一长段完整段落的叙述,保证时空的连续性,揭示人物内在情绪和感受。现代影视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向就是综合性日益增长,蒙太奇镜头显著拉长,移动摄影,景深镜头运用大量增多。长镜头和蒙太奇的兼而运用,相互补充,已成为当代理论修养较好的编导们刻意追求的结构技巧和表现手段。很多DV作品用的长镜头太多,容易使画面呆滞,因此在后期制作阶段,要充分运用蒙太奇思维来进行剪辑和控制节奏最后在对作品整体韵味的把握上,要超越物质层面的需求,进入到审美的领域。DV审美是观众对画面形象的感受、体验、领悟和理解,主客体交融并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只有通过审美鉴赏,DV作品才能最终完成。

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突围则来自2005年大学生电影节上展播的这些作品,无论在体裁还是内容以及表现方式上,都有极大的代表性:制作更为专业,影视语言更为娴熟,手法技巧也更加自然得体。还有一些片子在摄影、剪接技巧上的成熟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出自普通大学生之手,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艺术层面都代表了今后的方向。然而,校园DV发展的路径并不长,才算刚刚上路,需要宽容和鼓励,需要一个更为宽阔的交流和推广平台,才能在这个环境下茁壮的成长。与专业领域相比,校园DV显然水准不够,因此与专业制作机构的合作不失为发展的一条良策,同时,用DV作介质记录下大学生活的某种现实和精神状态,通过校园DV去了解当代的大学生活,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这一点恰恰就是校园DV的市场所在。因此校园DV长远的发展不应该排除商业因素的介入,这一点能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也许会有人担心校园DV会因此丧失其独立性和可贵的自由精神,其实不然,投资方往往看中的就是这种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这样做了,同时在作品中已有体现,双方的需求达成一致和统一,足以令人感到欣慰。

校园DV发展至今已经积累了很多优点:音乐的搭配,唯美的画面,情绪的渲染,美术的讲究……这些优点几乎在每部片子中都有一定的体现。除此之外,摄制者们无私、忘我的精神和追求完美的创作态度更是我们应始终坚持的品质。只有创作者们秉承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要求,坚持将摄像机镜头对准自己的校园,对准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我们的校园DV剧才会有不绝的创作源泉和创作激情,才不会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而走向虚假的极端。在影视教育进一步推动和广大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理由为中国校园DV的明天许一个更高的期待。

猜你喜欢
影视校园大学生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