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大事也要管小事

2006-06-03 20:39蒋正亚
化工管理 2006年5期
关键词:单子诸葛亮小事

蒋正亚

幼时读《三国演义》,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尤为敬佩。最近再读,却对主簿杨顒进谏诸葛亮的一段说辞又生出另一番感慨。

诸葛亮临死之前,“食少事烦”,主簿杨顒谏曰:“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窃以为不必。夫为政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如治家之道,必使仆执耕,婢典爨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失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日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

除去其特有的封建尊卑观念不论,杨顒的这番谏辞是颇符合现代先进的管理学思想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曾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周恩来外交风云》称,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对他说,我可以同你谈谈哲学,具体问题你找周恩来谈。是何等的从容潇洒!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固然值得后世景仰讴歌,但不分巨细事必躬亲的做法却未必值得我们效仿。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出道之初可以端坐城中,号令关张,晚年为什么却如此拘谨劳碌呢?只因为他忠心耿耿,偏偏朝中无人,他已经分不清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了。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对厂长的要求是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在总算认识到了决策层与作业层的职责差异,分清了管理的幅度与层级的制衡关系,企业家管住重大问题的决策就大功告成。别看他坐在电脑桌前悠哉游哉,其内心对于决策风险的焦虑程度,绝对不在一般体力劳动之下。

问题是,现在的某些企业家却以管大事为借口,出入于名山大川、灯红酒绿和高尔夫球场的时候,把“三基”工作(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管理)忽视了、忘却了。

不妨把《国语》中的《单子知陈必亡》,当作反面教材来读。单子奉周王室之命巡视陈国,回来报告说陈国必定灭亡。因为他看到的陈国是“道菇不可行,候不在疆,司空不视途,泽不陂,川不梁,野有瘐积,场功末毕,垦田若爇(yⅰ四声,意为茅草芽),膳宰不致饩(xⅰ,四声,牲畜之意),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这样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道理。

《红楼梦》里的宁荣二府的命运和陈国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表面上歌舞升平,只可怜了贾政,长年不问家务,亏空两年了竟不知情。

辩证法告诉我们,“大”和“小”是对立统一的,“大”源于“小”,“小”亦可以转变为“大”。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说得好:“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慎重对待。”2005年11月中石油吉化分公司的爆炸事故,引发了松花江流域大面积水污染,小事乎?大事乎?

一叶而知秋。我们的企业家,决策春秋大事的时候,是否应该忙里偷闲看看头顶脚下的几片叶子呢?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市长岭炼化公司兴长集团)

猜你喜欢
单子诸葛亮小事
诸葛亮喂鸡求学
关于发型这件小事
单子伊 王家璇 潘铭泽
小事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一件小事,两种态度
蘑菇点点菌菇村
诸葛亮隆中决策
绸都人
生活那点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