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2006-06-06 18:25曹卫星
新闻爱好者 2006年5期
关键词:知情权新闻报道受众

曹卫星

新闻报道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因为: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坚持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发展,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受众意识,经常倾听群众意见,时刻注意从群众中汲取营养,不断改进报道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群众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以人为本是新闻工作的本质特征。新闻报道的对象是人。远离受众、脱离了人的报道是不会有影响和市场的。新闻报道必须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遵循新闻规律,讲求报道艺术,做到真实、准确、深刻、全面、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

以人为本是现实的需求、时代的必然。以人为本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积极开展自己的工作,新闻工作也应毫不例外地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如此,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还肩负着营造以人为本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职责。

那么新闻报道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

一、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是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体现。在我们国家,党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新闻的党性原则和为人民服务是有机的统一。强调新闻工作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党的主张同反映人民心声的一致性。脱离了党性的“以人为本”会失去方向;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以人为本”将误入歧途。新闻报道只有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准确地宣传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以人为本。

二、自觉抵制低俗之风,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近年来,一些媒体为片面追求自身利益,一味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传播的是对受众有负面作用的内容。媒体要发展,当然不能思想僵化,故步自封,但也决不能唯利是图,不顾后果。媒体要健康发展,必须自觉抵制低俗之风,坚持以人为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传播者、建设者。

三、积极反映群众意见。它包括群众的呼声、愿望、要求,包括他们的向往与追求、甘甜与疾苦、欢乐与忧伤。新闻报道要积极反映群众意见,根植于广大群众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之中。如果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就势必会失去受众,也就谈不上以人为本。如实反映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生存状况,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报道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所需,是实现以为人本,沟通群众与党和政府联系的重要方面。新闻报道要关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要特别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如实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为改善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发挥作用。

四、为受众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新闻的服务性是多方面的,有政策服务、法律服务、经济服务、科技服务、生活服务等。人们需要大量的信息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新闻报道坚持以人为本就应当把服务性新闻做好,满足受众的需要。要尽量开设法律知识、婚姻家庭、升学择业等栏目,大量发布市场动态、城市交通、健康卫生等方面的信息。要把反映社会消费活动和日常生活需要,作为报道的重要内容,告诉人们如何购物、如何治病、如何理财、如何从事体育锻炼等等,给受众提供切实的帮助。

五、积极开展舆论监督。舆论监督通过一种特有的信息传播方式来实现对社会的守望和监督,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开展舆论监督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铁肩担道义”、“为民鼓与呼”是媒体应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要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的监督,保证政令畅通;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同时,还要加大对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的监督力度,使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一出现就受到打击。

六、尽量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对群众知情权的漠视,是对群众利益的最大忽视。如果公众连最起码的知情权都不享有,维护其他权益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谣言止于公开,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当重大事件,特别是突发性事件到来的时候,人们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影响,有着特别的关切,对有关信息有着特别的渴求,大众传媒要及时发布信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避免引起人们的恐慌。

七、在报道形式上,力求“人性化”。新闻报道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表现在报道的内容上,而且表现在报道的形式上。有些报道,特别是一些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有程式化现象,有居高临下、面孔冰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问题。克服这些弊病,媒体就要向受众本位回归,走近受众。要多运用群众语言,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少些说教味,多些亲和力,使新闻报道生动活泼、可亲可信。

(作者单位:驻马店广播电视报社)

猜你喜欢
知情权新闻报道受众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致命”隐瞒的背后——艾滋病患者隐私权及其伴侣的知情权如何兼顾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为维护公众知情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