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人生

2006-08-31 08:52招斯喆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7期
关键词:抗争妇女微笑

招斯喆

自从伊甸园诞生,自从上帝从亚当身上取下一块肋骨,天地间便又多了一个沉甸甸的名词——“女子”。她们被赋予温良谦让的头衔,她们背负着枷锁,也承载着希望,同吟一首挽歌,同样穿越荆棘的路径,却走出了大相径庭的人生。

为人生和命运而抗争的女子大多气势凛然,坚强执拗。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无情地从她们的肩上辗过,她们一样挺直胸膛,面呈微笑——一种透着抗争的微笑。这样的微笑曾荡漾在“鉴湖女侠”秋瑾的嘴角,也曾遗留在刘胡兰的心田,显现于武皇的面庞。千百年来,妇女从未停止过她们的抗争,寻求解放。从英国的妇女选举权恢复运动到何香凝先生主持的妇女联合会,哪一样不在证明红袖人生同样精彩,红袖人生不再是蜷居蜗室,唯唯诺诺的象征?哪一种精神不感染着世人,证明着红袖照样可以创造辉煌?

相比之下,一些女子仍缩在阴冷的角落里,不敢抬头,她们选择了“让”。让自己的人生由别人抉择,让男子们主宰她们的躯体,扭曲她们的灵魂。这样的女子笃信“强极则辱”“三纲五常”,似乎她们天生就应该退出自由的舞台,以此来换取赞誉和闲适。然而,她们的“让”并非是尊严饱满的谦让,而是无奈的退让、忍让,陷自己于万劫不复的境地。但她们却仍然一味地盲从所谓社会礼教,以致抑郁终生。

女子熟知长孙皇后的贤德,更应该通晓木兰从军的英勇,苏小妹的才情,武则天的惊世骇俗以及“巾帼不让须眉”的真谛。

单纯的退让只会换来暗淡的人生。现实,无法成就女子的玉扇桃花情结。拼搏,方才是唯一的出路。

张爱玲的举世才华曾驱使其不断追求人生价值,人皆叹之为“文妖”;当遭遇胡兰成时,她却逐渐败下阵来,成为“让”的牺牲品。如其笔下的葛薇龙,先是争意满胸,后来却逐渐让自己沉沦,精巧的文字恣意诉说着别样的红袖人生,宛若沉香屑。不过,这虽是文章中的,但同时也是一个警告。女子要抗争到底,切勿忍让;否则,红袖将化为沉香屑,郁结而逝。

【作者系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大附中高二(6)班学生】

点评

文章是想唤起女性的真正觉醒与独立、自尊。可惜文章太过沉闷,题目也太显宽泛,时代气息不浓。还需多作修改。

【特邀点评:胡绍海】

猜你喜欢
抗争妇女微笑
名师新题:抗争
SilentEpidemic
Enabling the Movement
《微笑》
LOVEIN AN OLDCLIMATE
Smile
当代妇女的工作
种微笑
诱人微笑线
妇女的脚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