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006-09-28 06:11王永建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06年9期
关键词:李迪数学史一元二次方程

王永建

李迪(1927-),诞生于吉林省通县一个农民的家庭,家境贫寒,幼时就参加劳动,13岁才开始上小学,毕业后又回家劳动,利用空闲时间刻苦自学数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1950年考入沈阳市第一师范,毕业后被保送至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专修科学习,19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当教师,1956年调往内蒙古师院数学系任教,1979年被评为副教授,1983年升为教授.他主要从事数学史的研究,著作颇丰.

李迪从事科学研究很注意方法,他从不熬夜,工作总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常收事半功倍之效,他的研究方法有许多对我们中学生是可以借鉴的.

他认为做学问没有任何秘诀和捷径,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他把自己几十年来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经验归结为以下三个字:专、恒、勤.

专,就是专心.他认为,读书、研究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特别要不为某种热潮所动,不受物质利益诱惑.他研究数学史,在人们所谓的故纸堆里毫不动摇地“挖”了几十年,披沙拣金,推陈出新,始终无怨无悔.

恒,就是持之以恒.他认为学习贵在坚持,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做停停,那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勤,就是勤奋,肯下功夫.李迪认为他并不比别人聪明,智商很一般,但是他很赞赏“勤能补拙”这种说法,他的勤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勤看,即多看书,多参观,多调查;二是勤记,即多做笔记,多收集资料.他每次出差,都根据需要带上笔记本、照相机、皮尺,有时还要带指南针.他的笔记本已有三四十本,还有各种卡片数千张,照片和胶卷一大堆;三是勤想,就是对获得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学术内涵及价值,并与类似的资料进行对比,辨其优劣,择优而用.

李迪研究数学史,还注意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他认为微观研究是宏观研究的基础,宏观研究是微观研究的概括与提高.所谓微观研究就是对某些“小”的、具体问题的研究,例如对祖冲之和祖暅(gèng)父子关于球体积公式探求过程的研究,对某个数学家生卒年代的研究,对某一本数学著作内容的研究,就属于微观研究.所谓宏观研究,就是对某些微观研究的概括和提高,例如写一本数学史书,或对某类问题提出一种总的看法.

李迪的这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们学习数学是很有启发的.平时我们学习一个一个的定理,掌握一种又一种的方法,做一道又一道的习题,这都是微观的学习.到一定时期,就应该把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串点为线,聚线为面,面中显点,以点带面”的归纳.例如,初中三年学的代数知识很多,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数系的发展,第一次从非负有理数发展到有理数,第二次从有理数发展到实数;式的恒等变形,如整式的运算,分式的运算,根式的运算等;方程和不等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三)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函数,如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锐角三角函数.经过这样一番整理、概括,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就可以加深,并得到系统化.

李迪现在虽年过古稀,但学术研究不减当年,每年除自撰著作和担任主编工作外,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都在10篇以上.他还继续奋战在数学史研究的第一线.

参考资料

李培业,郭世荣.中国现代数学家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责任编辑/王写之wxz3700@163.com

猜你喜欢
李迪数学史一元二次方程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邢台市焚风时空特征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侬开一开
2.2 一元二次方程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数学史上的骗子和赌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