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仲卿言语不当害死刘兰芝

2006-11-24 13:35孙广廷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8期
关键词:焦母兰芝焦仲卿

是谁害死了刘兰芝?读过《孔雀东南飞》的人大都把罪过归咎到焦母和刘兄的身上,归咎于万恶的封建家长制。但如果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我们发现,作为故事中的受害人之一——焦仲卿,竟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由于他时时、处处言语不当,从而一手导演了二人的悲剧。

一、辩护不当,为焦母火上浇油

辩护成功的前提是准确把握矛盾双方特别是强权一方的心理。只有了解了双方的心理需求,才能理性的判断该不该辩护,什么时候辩护,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辩护。否则只会弄巧成拙,出力不讨好。

1.不该辩护而辩护

故事一开始就在激烈的婆媳矛盾中展开,刘兰芝向仲卿诉苦,极言“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意思是说你家的媳妇也太难当了,我实在忍受不了你家老太太的指使,麻烦你赶快告诉她,把我给休了吧。其实刘兰芝当时本意未必就是一定要离开焦家,未必就是让丈夫去找婆婆说理,为自己出气。充其量不过想借此让仲卿安慰安慰自己。因为焦仲卿在官府做事,不常回家。婆媳二人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闹些矛盾,焦仲卿回家一趟,妻子对他发发牢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傻乎乎的焦仲卿硬是体会不到这一点,过高的估计了事情的严重性。刚刚听完妻子的诉苦,便急急忙忙去找自己的母亲为妻子辩护。焦仲卿在不该辩护的时候去辩护,也就注定了他的辩护肯定要失败。

2.辩护的方式不当

果不其然,焦仲卿刚一开口就碰了钉子,因为他说了一句非常严重的错话:“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意思是兰芝并没有丝毫的过错,您老人家为什么还不满意呢?这实际上把过错全都摊在了老太太身上。让我们设身处地的为焦母想一下: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关键时刻,不但不向着自己,反倒替媳妇说话,胳膊肘子向外拐。岂不令人失望、恼火?因此老太太对儿子严加训斥:“何乃太区区!”意思是你小子怎么这么没有见识。并坚定了驱赶儿媳的决心,说:“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焦仲卿见其母主意已定,便苦苦哀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这句话让焦母感到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已远远不如媳妇重要。于是心中的怒火便如火山一般地爆发了,槌床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彻底击碎了焦仲卿挽留兰芝的幻想。

其实,当初焦仲卿听完妻子的诉苦,及时对兰芝好言抚慰,或许能化解妻子的一腔怨气。真要为兰芝辩护,也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比方可以先对其母列举列举兰芝的短处(毕竟人无完人嘛),给老母留足留够面子,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然后再委婉的为其妻说情,或许事情不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二、许诺不当,使兰芝别无选择

对人许诺最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把话说得太满,以至于到时候没有办法兑现自己的承诺,从而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眼见兰芝被遣回家的情势不容挽回,仲卿只得与兰芝洒泪告别。告别就告别呗,仲卿千不该万不该向兰芝轻许“迎归”,一而再地说“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并一再嘱托、发誓“慎勿违吾语”、“誓天不相负”。惟恐兰芝变心,抛弃他而再嫁。这固然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情感专一,但同时也限制了兰芝重新选择的自由。其实,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地步,仲卿既没有能力说服其母容纳兰芝,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兰芝为他守节呢?有人说,爱一个人,就是要给他幸福,并不一定要占有。仲卿自己既然不能给对方带来幸福,便应该把自由还给对方,否则只能自饮苦酒。后来的情节发展果然印证了这一点。仲卿的“不久”迎归成了一句空话,而兰芝当家的哥哥严词逼其改嫁,兰芝为了仲卿的一句不负责任的许诺在家饱受煎熬。一方面迎归不成,一方面再嫁不能,刘兰芝别无选择,只有用死来践行当初的约定。倘若仲卿当时能够冷静一些、理智一些,便不会与兰芝定下那个荒唐的约定,为对方也为自己留条后路,悲剧或许能够避免。

三、责备不当,逼兰芝以死明志

责备别人时最忌感情冲动。心理学表明,人在感情冲动时,容易丧失理智,说话、做事只顾逞一时之快而不考虑后果,从而给他人造成深深的伤害。

当听说兰芝即将改嫁的消息之后,一直苟且偷安、并无任何作为的焦仲卿马上坐不住了,急急忙忙赶到兰芝家兴师问罪。不分青红皂白地严词责备兰芝不守约定,并且语带讥嘲:“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意思是祝贺你又攀上了高枝呀,我能象磐石一样坚守约定,你却象柔弱的蒲苇一样顷刻就改变了,你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我却只能孤单单奔向黄泉了。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其实刘兰芝何责之有?明明是你焦仲卿先违背了约定,何况兰芝有言在先:“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兰芝改嫁确实出于被逼无奈。对于这些,焦仲卿不是不知道,但他为什么还要说出刻薄的话来呢?或许爱妻的失去让他充分感到了自己的无能,但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做官的男人,尽管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强烈的自尊感使他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个掩饰无能、维护尊严的机会。他头脑发热,丧失理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一连串绝情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刘兰芝刚强而高贵的灵魂,使她产生一种强烈的屈辱感,她马上据理力争:“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并且决心以一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最后毅然“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勤劳、美丽、善良的刘兰芝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设想一下,如果焦仲卿如果能事先控制一下自己冲动的情绪,冷静地反省反省自己的过失,多为对方考虑考虑,或许能对刘兰芝宽容一些、大度一些,便不会对兰芝横加指责、置对方于死地,从而使故事有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

(孙广廷,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

猜你喜欢
焦母兰芝焦仲卿
隐秘的心事
浅谈焦仲卿的悲剧
Blooming Air春风轻舞,妆彩飞扬
兰芝LUCKY CHOUETTE时尚定制版
兰芝发布最IN试妆APP《K妆美人镜》
焦母嫉妒心理探微
兰芝被遣只因焦母恋子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
焦母是可以理解的
焦仲卿:一个被误读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