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中流军人魂

2007-01-12 03:29
关键词:抗洪英雄儿子

石 晶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伴着熟悉的旋律,思绪飘回到1998年,那个洪魔肆虐的夏天。解放军战士——最可爱的人,血肉之躯筑起的百里人堤凝结了气冲霄汉的昂扬斗志;生死牌上铭刻的一串串名字昭示着破釜沉舟的必胜信念。

影片《惊涛骇浪》艺术再现了1998年军民同心、众志成城抵御洪灾的壮阔场面。纪实手法与诗化情境的和谐统一塑造出代表民族精神的英雄群体,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强烈而长久的震撼。

真实: 还原英雄本色

《惊涛骇浪》以某集团军军长张子明率部执行长江荆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务为横截面,描述了水位不断上涨、形势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将士们奋不顾身、力保江堤的感人故事。

何谓英雄?影片塑造了一群为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真英雄。这一集体的英雄群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感召力,使人们在进行艺术审美的同时,灵魂亦得到涤荡。

魏长胜,一个平凡实在的英雄。他朴实忠厚,与人交谈时常发出憨憨的笑声,还傻傻地问战友:“情书是什么?” 影片通过独特的语言、神态和动作设计刻画出这个英雄群体中最典型又最普通的一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寡言少语的人,却在抗洪时连续几天几夜开车运送沙袋、石头,困了就拿凉水浇头让自己保持清醒。因为他心里记着奶奶的叮咛:人家有难咱多帮着点,到咱有难人家也帮咱。也是这样一个看似唯唯诺诺的老兵,却在发生管涌时,毫不犹豫地跳下水去,直到被漩涡吸入涵洞,以他的生命完成了一个平实英雄的使命。这种外在形象和实际行为的巨大反差,在对比中更凸显出人物精神境界的高尚。

以抗洪英雄李向群为原形塑造的角色林为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富商的儿子,却放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来到抗洪前线。他在浩大的人潮中往返奔忙,背运沙石,虽然伤痕累累但是脚步依然坚定。当连长命令他休息时,林为群却又扛起一个沙袋往前冲,还不时幽默地脱口而出一句:“Thanks a lot!”连续作战六天六夜后,林为群终因劳累过度牺牲在岿然屹立的江堤上。这年轻的勇士用生命展现了一种人格的伟岸、一种当代青年报效祖国的英雄气魄。

影片赋予平凡人闪光的品格,用触及人性的真实传达了一个时代英雄的信息:他们不是站在圣坛上接受膜拜的对象;他们的根就在群众中间,就在人民身边。这些普通战士在危难时刻的壮举为我们重新定义了英雄的内涵。

细节: 激荡情感波澜

《惊涛骇浪》的导演翟俊杰说过:“主旋律影片也应该是三性合一,即艺术性、市场性、观赏性合一。”本片通过感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不仅生发出振奋高亢的意绪,而且毫不造作的戏剧冲突设置也能够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

影片着重表现了军长张子明和他的儿子四连长张成文之间的父子之情。片中有一个场景意味深长:四天四夜的紧张抢险结束了,抗洪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返回驻地的途中父子俩躺在同一辆运兵车上。张子明看着疲惫不堪的儿子十分心疼,把抽了一口的烟递到儿子嘴边,说:“抽吧,这段时间把你累坏了。”接着又正色道:“抗完洪给我立即把烟戒了。”儿子抽了一口,回答说:“等抗完洪,你也立刻给我妈把烟戒了。”父亲笑着拧了一下儿子的脸……这段情节真实感人,父子俩的矛盾在笑声中冰释,浓浓的亲情仿佛在艰苦的环境中点燃了一盏温情的灯,一股暖流悄然撞上心田。

此外,宁静饰演的军嫂韩梅为这部表现英雄人物的男儿戏注入了一缕柔情。团长周尚武与妻子韩梅在洪灾中完成了爱情的涅。回家休假的周尚武刚进门就接到上级的通知,要他立即回军中报到。面对久别的妻子,周尚武毫不犹豫地转头走出家门。而韩梅虽然十分失落,但她理解丈夫身为军人,服从命令是他的天职。不仅如此,她更以建筑工程师的身份投入到抗洪一线,与丈夫并肩作战。当周尚武飞车阻决口时,汽车越过人群,慢镜头中韩梅惊恐流泪、呐喊无声的画面给人带来了心灵的冲击和震颤。影片的最后,洪水退去,韩梅依偎在丈夫身边,他们的手紧握在一起,脸上挂着温馨的笑容。导演用艺术化的处理手段诠释了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妻为国为民、患难与共的大爱挚情。

《惊涛骇浪》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使人领略到灾难面前人类最真挚最纯朴的情感。那是当军长看到一双双因搬运巨石而血肉模糊的手时无语的酸楚;那是当儿子壮烈牺牲,父亲穿上儿子的军装重新投入抗洪战斗时难掩的心痛;那是当战士们目睹战友被洪水吞没时悲伤的抽噎……

视角: 展现镜头魅力

影片中诗意的镜头巧妙穿插,抒情的画面增强了全片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开场的一组镜头依次滑过战士们汗水和着泥水的脸庞,糊满泥浆的军鞋,还有破烂的衣服下隐现的血迹和伤口……这组全景扫描式的镜头,充分调用了视觉语言,使这些抗洪勇士的形象愈加深入人心。

小战士林为群牺牲前的画面尤其令人难忘。整个场景采用慢镜头拍摄,扛着沙袋的林为群已经达到了人体的极限,他眼中的景象越来越模糊,脚步越来越慢,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最后一头栽倒在水里。此时画面转为慢镜头升格,声效顿停。忽然,一只可爱的小青蛙跳入眼帘,跳到林为群的手臂上。他吃力地睁开眼,看到小青蛙,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一丝鲜血顺着嘴角缓缓流出……这组客观视角和主观视角不断交叉的镜头剪辑,既烘托了紧张的气氛,渲染出林为群不怕牺牲的精神,也为观众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当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洪战役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影片没有刻意去表现欢呼雀跃的庆祝场面,而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让观众自己去体会这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镜头掠过树林和绿地,长堤上疲惫不堪的十几万军民低鼾入梦。这时被解放军从水中救出的小虎子独自醒来,好奇地在“人的长堤”上蹒跚行走。迎着清晨的朝霞,他的笑容是如此甜美灿烂。走动的孩子和熟睡的人群,这一动一静的对比映衬出灾难过后的祥和与安宁。

“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担当大义的抗洪精神正是影片所要传达的意旨。这精神是中华儿女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气概谱写的壮阔乐章;这精神是抗洪将士留给当代人勇往直前、战胜苦难的精神动力。《惊涛骇浪》奏响了不同凡响的主旋律,呈现给观者一首大气磅礴的英雄赞歌,一篇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史诗。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抗洪英雄儿子
抗洪精神
英雄犬
奋战在河南抗洪一线的夫妻档
本期主题:郑州抗洪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重走英雄路
抗洪中的共青团
绛红英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