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帮》:斯科特的历史断层

2007-02-11 11:05卫西谛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44期
关键词:卢卡斯黑帮斯科特

卫西谛

从意大利人身上卢卡斯学会了对家庭的重视、对妻子的挚爱、甚至对街区平民的责任、对上帝的虔诚,但骨子里他又是凶残与无情的,为了达到目的不顾一切

雷德利•斯科特雖然出生在英国,但绝对是一位“非常好莱坞”的导演:他懂得讲故事,说他是一位“叙事家”绝不过分。

在斯科特将近40年的执导生涯里,他尝试过诸多类型——很多其他导演拍不同类型片时都渴望拍出自己的风格,但斯科特似乎总是甘于固定的模式,力图将这一模式推到某种极致。

同时,斯科特也是极少数能在商业片领域,将社会反思的触角伸向美国各个层面的好莱坞导演。这些电影的价值不在故事之外,而在故事之内。

斯科特在好莱坞工业体系中创造出了许多经典,涵盖了各种电影类型,比如公路片《末路狂花》、科幻片《银翼杀手》与《异形》、史诗片《角斗士》、战争片《黑鹰坠落》等等。以《美国黑帮》这部新作的题材来看,斯科特渴望制作出新的黑帮片经典。

以往最好的黑帮片几乎都诞生于美国的意大利裔之手,科波拉、斯科塞斯,他们就生活在那个时代,生长在那些街区,所以对意大利黑手党家族的气氛描写、历史剖析都得心应手,无论是帮派的发展史、还是个人的成长史,在他们的电影里似乎已经被拍完了。

于是,斯科特这个“外来者”,选择改编了黑人帮派首领弗兰克•卢卡斯的真实生平,在故事上是“意大利黑帮片”的一个延续。丹泽尔•华盛顿扮演的卢卡斯生活在纽约,在意大利黑手党头子身边当保镖兼司机,默默工作了15年。

在电影的开头,这位意大利首领感叹“美国怎么了?——如此强大,但不知道路在何方”:街角的杂货店换成了超级市场,糖果店变成了麦当劳,到处都是“毫无荣誉感”的折扣店。这位首领在感叹完一切后,在空荡荡的超市里心脏病病发去世。这是1970年的美国,越战进入了最后的时期,斯科特借一个罪犯与一个警察,展示了一个美国的历史断层。

斯科特花了很大的气力,来恢复70年代的美国城市景观,他虽然没有刻意描绘美国历史上那个混乱的时代(尼克松只短暂出现在电视里、反战游行的骚动只是画外音),但却是有企图地在描绘一个秩序与道德缺失的时代。

卢卡斯在老板死后,目睹了其他帮派凌乱地崛起,他渴望获得新的力量,支撑他恢复旧日雇主的荣耀,甚至延续从前在圣诞节向穷人派发礼物的仪式。这个新力量的来源,就是海洛因。

卢卡斯不甘心做普通的毒贩,他越过所有的中间商,飞到东南亚,用全部的身家与金三角的毒枭做了第一笔生意——并且买通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的飞行员,通过军用运输机将毒品源源不断地运回本土。通过这样一条锁链,《美国黑帮》将毒品泛滥、越南战争、黑帮火拼,以及半数以上的警察贪污的事实,捆绑在一起。

登泽尔•华盛顿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对卢卡斯的演绎,从意大利人身上卢卡斯学会了对家庭的重视、对妻子的挚爱、甚至对街区平民的责任、对上帝的虔诚,但骨子里他又是凶残与无情的,为了达到目的不顾一切。

另一位明星罗素•克罗负责这部电影的另一条主线,扮演正直不阿的警察理查•罗伯斯,他因为将一笔100万的赃款上交而成为同事不能相容的人。这位信奉诚实的警察,在生活中却屡屡对妻子不忠,这种反差使得这位果敢冲动的主角富有一丝喜剧感,和深藏不露、不动声色的卢卡斯形成对比。

这两条线的汇合,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越南战争结束,在最后一批飞回美国的军用飞机上,卢卡斯的毒品被罗伯斯缴获。在毒巢被端掉后,卢卡斯与罗伯斯的合作,使得纽约警察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清查。故事与时代句点的重合,使得这部电影的最后半小时极为精彩。

《美国黑帮》的长度是157分钟,但是毫无冗长之感。作为一部好莱坞情节剧,这也许就算是成功。斯科特镜头下的人物、事件、时代都可以说呼之欲出。当然,很多人会觉得戏剧冲突不够,而且在另一种更深层次的冲突上,无论是对人的复杂性,还是对时代的纵深,都钻探得不够。

很多影迷期盼,《美国黑帮》能像《天国王朝》那样,有一个更长的导演剪辑版本,也许在未来的加长版DVD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完整的历史断层。

猜你喜欢
卢卡斯黑帮斯科特
柏林公布黑帮报告
美国黑帮往事
马警方:当地华人黑帮最多
湖人主帅斯科特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