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困境

2007-02-11 11:05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44期
关键词:罗马帝国布什战场

薛 涌

美国今天在伊拉克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也曾是当年罗马帝国的问题。美国能否避免罗马帝国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在于自己能否直面这样的挑战。

最近,我把几张网上流传的美军在伊拉克伤亡的照片贴在自己的博客上。一些网友觉得照片实在惨不忍睹,要求我拿下来。

我没有拿下来。我希望通过这些照片讨论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美国这个世界帝国的困境。这涉及到四个方面:一、布什不久前声称不能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甚至提到“第三次世界大战”;二、军方不停地告急,因为现有兵员支持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已经非常困难;三、民主党左翼提出恢复征兵制度,让各阶层的人都分担战争的牺牲,但是,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方面,所有真正希望获得提名的总统候选人都反对征兵制。因为他们知道这会吓坏了选民;四、从1992年克林顿赢得大选开始,美国被两个年轻时逃兵役的总统统治16年之久。这样的总统在送士兵上战场时如何有道德权威?

这不仅是美国的问题,也曾是罗马帝国的问题,更是文明兴衰的问题。美国能否避免罗马帝国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在于自己能否直面这样的挑战。

可惜,大部分美国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比如最近民调显示,绝大多数美国人不能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这自然为发动战争提供了一定的民意基础。但是,更多的美国人坚决反对恢复兵役制。

我曾经问过一些美国人:你们怎么可能既要对伊朗强硬,又反对兵役制呢?很明显,如果美国对伊朗开战,美国凭借高技术的优势,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伊朗的核设施和主要军事设施,这在两次伊拉克战争中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阿拉伯世界如今也明白了:真要和美国交锋,不能打常规的战争,而要创造现在伊拉克那种自杀人弹的战场。如果阿拉伯世界在阿富汗-伊朗-伊拉克这样广阔的战场上展开人力资源密集型的入弹式游击战,美国要投入多少兵力?不实行兵役制,哪里找人去打仗?

更重要的是,没有兵役制,上战场打使的大多是穷人。最近《波士顿环球报》上登出本地区阵亡将士的照片,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比较贫困的镇。几个平均房价在百万左右的富镇,一个也没有。

西方社会本有着经久不衰的传统:上流社会平时享受着种种特权和荣耀,但在危急时刻,都要争相承担最大的责任和牺牲,这样才堪当领袖,老百姓才会相信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

如今,美国实行了职业兵制,参军是就业,最后领的是工资和各种福利。军队里的普通士兵,多是那些上不了大学、也找不到理想工作的下层子弟。所以,伊战打得那么惨烈,大多数国民照样是整天逛商店、看电影,享受着太平盛世,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无关。谁让那些当兵的找了个坏工作呢?如今的美军,虽然还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但是,这种为国从戎的精神,不过是当年肯尼迪、老布什一代传统的遗绪。大家还从老意识形态中获得一种共赴国难的幻觉。而现实则是置入玩钱,穷人玩命。一旦这种现实延续时间过长,人们就会从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幻觉中醒来,美军的士气就会出现危机。

像布什这样的领导人沒有经过战阵、没有体验过战争的惨烈,加上美国军事力量异常强大,致使整个国家过于好战,并不觉得要为之付出代价。

一位美国记者注意到,二战一代人正在退出美国的政治生活。他为此采访了国会一些参加过二战的议员:“你们退休后,国会中打过仗的人很少。当他们面对危机时,会不会丧失了敢于一战的勇气?”结果这些老议员的回答正好相反:“我们担心的不是下一代不敢打仗,而是太愿意打仗。因为他们没有见过战场,不知道打仗的惨烈。”

看看当今的美国,领导走向伊战的布什、切尼等,都是逃避了兵役或者没有上过战场的人。而鲍威尔这样在越战中杀出来的将军,则竭尽全力避免战争。

当年罗马帝国鼎盛之时,攻无不克,结果轻易兴兵,战事不断。但随着贵族阶层退出军队以及人口的衰减,兵源空虚,最后不得不依靠异族(即所谓“野蛮人”)的雇佣兵打战,罗马人自己则躲在城里骄奢淫逸。最终这些异族颠覆了罗马。现在的美国国民,也有着罗马式的世界帝国的心态,觉得自己无坚不摧,并不需要为7维持自己的荣耀而付出代价。

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文明,如果只是穷人打仗,富人享受的话,这个文明就会衰落。

猜你喜欢
罗马帝国布什战场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
三大战场风云变幻
记忆的奥秘
罗马帝国早期西班牙行省宗教崇拜罗马化刍议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
布什召开任内最后记者会
为什么是布什
“离布什远点,你就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