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左右互搏

2007-05-14 15:05司徒北辰张明兴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15期
关键词:投票站萨尔选票

司徒北辰 张明兴

总统大选首轮投票之后,法国人绝不仅希望看到一场魅力对抗的竞选秀,而是更希望看到正处于改革进程的左派与充满信心的新右派在国家理念方面展开竞逐,让法国在一场政治竞争之后找到更为清晰、更有建设性的改革道路

“对不起了,贝鲁!”4月22日晚8点整,一直守在电视机前的让•吕克•加赫涅兴奋地大吼了一声。这位住在法国西部昂热市穆赫•埃里涅镇的社会党员终于放心了,因为他支持的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塞戈莱娜•罗亚尔成功闯关,进入第二轮。

半小时以前,昂热市1号投票站的最终统计结果显示,右翼的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尼古拉•萨尔科奇和中间派的法国民主联盟候选人弗朗索瓦•贝鲁获胜,而罗亚尔以微弱票数落后,这让支持罗亚尔的让•吕克夫妇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最终结果让让•吕克夫妇松了一口气——萨尔科奇和罗亚尔双双胜出,进入5月16日举行的第二轮终极对决。法国内政部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两人得票率分别是29.6%和25.1%,萨尔科奇稍胜一筹。

关键的五分钟

加赫涅夫妇前去投票的1号投票站位于昂热市的老市政厅。平时,这里是召开市议会和市民举办婚礼的地方。4月22日当天,它被临时改造成了投票站。拥有法兰西共和国最高权力的人,就是通过全国8.5万个这样的投票站选举产生的。

1号投票站负责附近900多位选民的投票。几天前,选票就从巴黎邮寄到这里。

投票站工作人员除了有政府公职人员,还有很多志愿者,让•吕克夫妇便在其中。26岁的巴贡在社会保障机构工作,当天他负责监督选民的选票。巴贡告诉记者:“我们从早上10点开始投票,下午6点结束,中间没有休息。”

在1号投票站里,约200平米的大厅被分为4个区域。选民进入大厅后,首先要在接待处核对选民的身份材料。个人信息核对无误后,工作人员就发给选民一个蓝色信封,上面写有“法兰西共和国”字样。选民拿着信封前往第二个区域。在这里,12位总统候选人的选票在两张桌子上一字排开。根据规定,选民至少要选两张选票,然后进入第三个区域,那里是一个个被深绿色帷帐遮挡起来的小隔间。在那里,选民将选择一张选票,把它装在信封里密封起来。

而最后一个步骤,就是从隔间出来进入第四个区域,将封有选票的蓝色信封放入投票箱中,同时在选民登记簿上签名。整个投票过程,大约花费5分钟。

投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走进第二个区域,径直拿起萨尔科奇的选票冲他爸爸大喊,引起周围选民的一阵哄笑。小男孩暴露了爸爸的秘密。一般来说,法国人在投票时都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政治倾向。

开放的计票过程

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引发社会危机的加深,使当今的法国社会弥漫着不满的情绪。因为在逆境中思变的强烈愿望,促使法国民众亟待通过选票寻找变革方向。

正因为如此,在本次大选中,选民投票热情空前高涨。据法国内政部统计,有85%的登记选民参加了首轮投票,创下第五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

投票时,有些选民深思熟虑,似乎要用放大镜去寻找一个能够解决目前法国社会重重危机的总统。比如让•吕克一家,他们就欣赏倡导建立公平社会的罗亚尔,同时认为萨尔科奇的改革政策只对富人有利。夫妇俩在去年加入了法国社会党,这次自然就把选票投给了罗亚尔。

而有些人,则对这件“法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不以为然。21岁的茱莉在法国电力公司的培训学校半工半读。第一次参加大选,投票对她来说就像做作业,并没有费太大心思去比较不同的候选人。“我只考虑了5分钟,就投了罗亚尔,因为她的竞选提纲是最好的。”

晚上6点,投票站关闭,计票开始。原本记者以为这项工作应该在保密室进行,没想到工作人员表示,所有市民都可以参观整个流程——工作人员先将投票箱上的两把锁打开,然后将100个蓝色信封作为一组装入一个大牛皮信封里。10多名工作人员围坐在两张大桌周围,分成两组开始计票。一人负责拆开信封,一人唱票,另有两人分别负责将票数写在统计单上,还有两人负责监票。

统计选票的都是志愿者,其中既有老人,也有年轻人;有公务员,也有学生。

承载不同法国梦的胜利者

临近晚上8点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法国电视台都在直播大选的进程。因为,此时初步结果出来了。评论家认为,这次大选真正实现国家领导的更新换代,法国也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比起即将离任的73岁的总统希拉克,首轮投票产生的两名总统候选人都是二战后出生的一代新人——萨尔科齐年届52,罗亚尔只比他大1岁。

赢得首轮胜利后,萨尔科奇在人民运动联盟总部向支持者发表讲话,宣布意欲“将法国人民团结在法国梦周围”。

“离第二轮投票还有14天,我要对那些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法国人、那些感到虚弱无力的法国人、那些感到生活越来越沉重的法国人说,我会保护你们,使你们免受暴力之苦,免受犯罪之苦,免受不公平竞争之苦,免受企业外迁之苦,免受工作条件恶化之苦,免受社会排斥之苦。”萨尔科奇铿锵有力地许下这些诺言。

法国昂热西部天主教大学历史学家威廉•谢尔伯涅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法国的整体形象趋向没落,法国选民需要一位真正的领导人向世人证明法国的强大,这一点对于法国来说非常重要。这是萨尔科奇受到追捧的根本原因。

对当前的移民政策感到不满,也是很多法国人支持萨尔科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家服装店女老板对本刊记者说:“法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移民问题。这次大选是一场法国人和移民之间的内战。我们法国人拼命工作,拼命纳税,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所以,我们需要像萨尔科齐这样的强势总统。”

但也有人批评萨尔科齐的移民政策过于严厉——萨尔科齐主张实行有选择的移民政策,其要点是放宽外国优秀人才进入法国的条件,而对一般性的移民,比如为了家庭团聚的移民,则主张严格限制。

另一个胜利者罗亚尔在获胜后表示,向“所有希望看到尊重人权的共和国取得胜利的法国人”发出呼吁,准备“展开战斗实现变化,让法国重新站立起来。”此时,身着白色套裙的罗亚尔依然风姿卓韵。

在民调中支持率比萨尔科奇稍低的罗亚尔这时不忘拉票,尤其是向在第一轮投票中支持贝鲁的选民抛出了橄榄枝。在她的誓言中,她将是一个“保证一个公正国家的总统,而不是任何帮派、任何压力集团、任何金融财团的人质”。

与萨尔科奇的强硬作风相比,罗亚尔显得温情而亲切,她想以一种“社会公正、民主自由的维护者形象”赢得民心。

“她看上去有点紧张,” 看完罗亚尔的演讲后,社会党党员让•吕克评价说,“要想赢萨尔科齐,对罗亚尔来说确实很难。”

不过,罗亚尔一路走到今天,其实已经创造了历史。目前,她是法国历史上距离总统宝座最近的女人。作为内部矛盾重重的左翼阵营的候选人,在法国社会右倾趋势逐日加深的背景下,她能杀出重围进了第二轮,在许多观察者看来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

微妙的选情

据伊普索斯民意调查机构在4月22日晚上所作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接下来的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中,萨尔科奇将以54%对46%的票数战胜罗亚尔。当晚另一项民意调查也看好萨尔科奇,但投票意向差距相对较小,萨尔科奇可望得票52%,罗亚尔可望得票48%。

伊普索斯民意调查还指出,在5月6日的第二轮投票中,萨尔科奇和罗亚尔将分享中间派人士贝鲁的选票。在第一轮投票中支持勒庞的选民,有75%将在第二轮支持萨尔科奇。虽然其他左翼候选人竞选失利后纷纷呼吁自己的选民支持罗亚尔,但由于除社会党之外的所有左翼得票率仅为11%,这意味着罗亚尔必须获得排名第三的法国民主联盟候选人贝鲁的大力支持,才有机会打败萨尔科奇。

也就是说,第二轮投票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贝鲁支持者的选票流向。如果罗亚尔的施政纲领中,能接纳贝鲁纲领中被左派接受的核心部分,在下一轮就可能争取到更多传统左右翼的选票;或者贝鲁如果效仿1981年的希拉克,为了不让同属于右翼的德斯坦连任,而转而支持排名第二的左翼候选人密特朗,这也将会变成萨尔科奇的噩梦。事实上,首轮投票过后,不少法国媒体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罗亚尔的处境与当年的密特朗极其相似。

尽管形势微妙,但两位竞争对手都表现得信心满满。萨尔科奇自不必说,罗亚尔也表示,“我们的胜利是可能的,因为我们有勇气和宽容。”

法国媒体指出,在接下来的终极对决中,人们不只希望看到一场魅力对抗的竞选秀,而是更希望看到正处于改革过程中的左派与充满信心的新右派在国家理念方面展开竞逐,让法国在一场政治竞争之后找到更为清晰、更有建设性的改革道路。这也是接下来第二轮投票更值得大家期待的地方。

猜你喜欢
投票站萨尔选票
天价道歉信
奥斯卡奖的偏好投票制
格鲁瓦岛香水杀人谜案
苦蛋糕 甜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