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买照片

2007-05-14 15:05何晓鹏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15期
关键词:卡什丘吉尔收藏家

何晓鹏

能否打动你,你能否读懂是最关键的

这是一张20厘米宽、25厘米高的黑白肖像照,照片上的丘吉尔面带怒容。这幅拍摄于1941年12月的作品是肖像摄影巨匠尤素福•卡什的成名作。丘吉尔在拍照时大多心情良好,嘴叼雪茄、气定神闲,千篇一律。这与他被人们所称道的刚毅自信性格不符。于是,拍丘吉尔时,卡什走上前,一把扯掉他嘴上的雪茄,惊诧的丘吉尔正要发怒,卡什按下了快门。

就此,一幅世界名作诞生了。照片发表后,极大激励了英国人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志,成为英国人的精神象征。照片本身也成了世界摄影史上最重要的影像。

看到这张带有卡什亲笔签名的照片,是在北京京广中心饭店举行的“中国影像艺术品市场研讨会”上。研讨会由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主办,邀请了国内众多摄影艺术家和评论家、法学家,谈论的内容也多关于刚刚启动的中国影像艺术市场。

自从去年华辰推出中国首场影像艺术专拍,收藏照片就成了一件让人心里长草的事儿,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摄影一下变成了发财之道,从摄影界到照片收藏界一起躁动。一位对古旧书收藏卓有成就的北京收藏家,在此次拍卖会后,开始把收藏重心转移到了老照片上,成箱成捆地从潘家园、报国寺往家收照片,希望买到“原始股”。各大拍卖公司也在照片拍卖上加大力度。

尽管华辰、嘉德等拍卖行在2006年的影像拍卖中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国内影像市场刚起步,规则、定价标准、学术体系都未确立,收藏照片仍然存在很大风险。今年初,北京一家拍卖公司拍卖摄影作品,成交率只有10%。

对收藏者而言,在影像艺术市场还未成熟的此刻,如何选择藏品,则是一个更为具体和急切的问题。

摄影家、新华社图片编辑曾璜认为,现阶段在高端艺术市场,一般的中国当代摄影作品,价格不应该超过一万元。“5000元以下的照片,你可以随意买,超过5000元,你需要参照石志民列的几项标准评估一下。”

摄影家、评论家石志民是影像国际集团影像中心总监,在其所撰写的《美国摄影收藏评价体系简介》中,对20年以前由彼得•福尔克所建立的福尔克-理德兹摄影评估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这个系统里,收藏家需要考虑的指标有四项:作品的重要性、摄影师的历史地位、作品的稀有性、保存的完好性,每一项下面都有具体的分级,每一级又对应一个分数,分数相加最终可以得出取舍的结论。

“世上或许没有一个可以称为完美的收藏评估系统,但这个评估系统对收藏照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石志民说。

这套公式确实起着专家言教的作用,但这里的每一项选择都需要具有相应的判断力,一个对摄影史一无所知的人,判断一个摄影师的地位时只能靠瞎猜。

但选择照片也并非高深莫测,你自然可以先去钻研各国影像艺术史,但很可能等你皓首穷经,把一切都研究得精通之后,可以买得起的照片早已卖得精光。

至少,再不懂摄影的人,在了解尤素福•卡什拍摄丘吉尔的经历后,都不会放过这张有卡什本人签名的作品。

那到底如何简单而快速地选择?在这次研讨会上,影像收藏家、影天国际艺廊营运总监孙云翔讲了他买照片的经验:

“这里讲的选择方法,其实就是买照片的速成。如果是纪实类的,首先,你要看作者有没有名气,如果听起来如雷贯耳,买!买了再说,反正本来也不太清楚,买完之后再慢慢研究;

第二,如果作者都有知名度,你要选一个,那就看他所供职的单位情况,比如是马格南图片社的,买!美联社的,买!

如果是艺术类的照片,我觉得也很简单,首先还是作者的知名度。其次,要看作者的观念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这个很关键。

比如我买的第一张收藏品是山本博士的一张作品,拍一个建筑,画面看不清楚,焦点都是虚的,如果是我拍的早就扔掉了,废片一张。但当我听到关于这张照片的意义所在的讲解后,我马上掏一万五买了一张。

这张照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时空观念,我在了解了作者的这种观念后,会很容易产生一种思考,这种思考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联。到这一步,说明我被这个作品、被这个作者打动了。

所以艺术类的作品,能否打动你,你能否读懂是最关键的。再往下,才是技术方面的标准,作品的规格是多少、是数码拍摄的还是胶片拍摄的、保存的如何等等。

在影像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用上面的一二三评价下来,就可以知道哪个该买,哪个不该买。”

猜你喜欢
卡什丘吉尔收藏家
记旅美收藏家翁万戈先生
两分钟的成功
两分钟的成功
两分钟的成功
两分钟的成功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丘吉尔的奇闻轶事
可疑的手印
段子里的丘吉尔
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