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梦的解析

2007-05-14 09:38
杂文选刊 2007年15期
关键词:洞庭外甥纪实

朱 辉

凌蒙初的《拍案惊奇》中有一个故事叫《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说的是商人文若虚经商破产。无奈之下带着只值一两多银子的“洞庭红”橘子跟着别人去了海外,不料在外国这些橘子竟然卖了八百两银子。回国途中,文若虚又在一座荒岛上发现一个鼍龙壳,运回老家卖了五万两银子……破产商人文若虚就这样短短几个月成了福建的巨富一一如果当时有福布斯排行榜。估计他老人家也一定能进入百强了。

《拍案惊奇》这类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是普通市民阶层,按现在流行的划分标准就是“非高尚人士”。虽然登不了大雅之堂,可是这类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往往大大超过唐诗宋词,至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许多老百姓的致富心理。

一两多银子变成八百两。这已经够让人向往了,而白白捡到一个鼍龙壳,一下子赚了五万两!这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运气简直让人神往。作为消遣,茶余饭后看看这些传奇故事,掩卷做做白日梦。把自己与书中角色替换一下到梦境里过把瘾,这也不失为调理身心的一种养生之道。可是国人一向喜欢用口述的形式传播此类致富传奇,大多数市民阶层老百姓又没有读书的习惯。传着传着这类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成了传播者“认识”的某某熟人,“传奇”便演变成了“纪实”,可以供人做致富参考了。

时至今日,“传奇”这种形式不再受年轻读者的喜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纪实”杂志充斥市场。不久前,外甥给我看一篇好文章,文章中的主人公文化不高,给人当保姆。在工作中她掌握了一门绝活。可以听懂临终老人含糊不清的遗言,结果月薪一下子涨到了六千……这绝活够难的。且不说掌握各种方言已属不易。老人们各自的文化水平、语言习惯也千差万别。没有和他们长期接触,你怎么能一一了解他们的手势、表情、嘟囔代表什么意思?外甥对这样的纪实是喜闻乐见的,因为他本人高考没考上大学,这两年求职一直不顺。这种文章给他一些心理支撑固然是件好事,不过希望他不要心血来潮,也去苦攻什么“临终语”。笔者有一位写纪实的朋友苦于题材难找。无奈之下在家构思了一篇“致富人物纪实”,为了体现真实性。让他一个朋友扮演文章里的男强人。有了“当事人”的证明材料,此文换得了杂志社的几千元稿酬。不过他那个朋友却苦了,深更半夜总有人打电话来问致富经,甚至有人已经变卖了家里的房子准备投资那项子虚乌有的事业……

浮躁的社会致富心态。迎合这种浮躁制作出一些“梦产品”倒是一条致富捷径,只是苦了那些痴心的“梦中人”。二十至三十岁是大多数国人一生中最富理想的时期,许多人潜意识里把自己预封为将来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不过到了三十岁以后,很多人却骤然颓废起来,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太大出息了。梦越缥缈,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打击越强烈。梦本身无错,有梦才有追求。假如这梦做得离现实近一些,有可能够得着,大可以做上一生,让它不断引导你走向梦境中美好的所在。

[原载2007年6月27日《大公报·大公园》]

朱 辉

凌蒙初的《拍案惊奇》中有一个故事叫《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说的是商人文若虚经商破产。无奈之下带着只值一两多银子的“洞庭红”橘子跟着别人去了海外,不料在外国这些橘子竟然卖了八百两银子。回国途中,文若虚又在一座荒岛上发现一个鼍龙壳,运回老家卖了五万两银子……破产商人文若虚就这样短短几个月成了福建的巨富一一如果当时有福布斯排行榜。估计他老人家也一定能进入百强了。

《拍案惊奇》这类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是普通市民阶层,按现在流行的划分标准就是“非高尚人士”。虽然登不了大雅之堂,可是这类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往往大大超过唐诗宋词,至今依然深刻地影響着许多老百姓的致富心理。

一两多银子变成八百两。这已经够让人向往了,而白白捡到一个鼍龙壳,一下子赚了五万两!这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运气简直让人神往。作为消遣,茶余饭后看看这些传奇故事,掩卷做做白日梦。把自己与书中角色替换一下到梦境里过把瘾,这也不失为调理身心的一种养生之道。可是国人一向喜欢用口述的形式传播此类致富传奇,大多数市民阶层老百姓又没有读书的习惯。传着传着这类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成了传播者“认识”的某某熟人,“传奇”便演变成了“纪实”,可以供人做致富参考了。

时至今日,“传奇”这种形式不再受年轻读者的喜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纪实”杂志充斥市场。不久前,外甥给我看一篇好文章,文章中的主人公文化不高,给人当保姆。在工作中她掌握了一门绝活。可以听懂临终老人含糊不清的遗言,结果月薪一下子涨到了六千……这绝活够难的。且不说掌握各种方言已属不易。老人们各自的文化水平、语言习惯也千差万别。没有和他们长期接触,你怎么能一一了解他们的手势、表情、嘟囔代表什么意思?外甥对这样的纪实是喜闻乐见的,因为他本人高考没考上大学,这两年求职一直不顺。这种文章给他一些心理支撑固然是件好事,不过希望他不要心血来潮,也去苦攻什么“临终语”。笔者有一位写纪实的朋友苦于题材难找。无奈之下在家构思了一篇“致富人物纪实”,为了体现真实性。让他一个朋友扮演文章里的男强人。有了“当事人”的证明材料,此文换得了杂志社的几千元稿酬。不过他那个朋友却苦了,深更半夜总有人打电话来问致富经,甚至有人已经变卖了家里的房子准备投资那项子虚乌有的事业……

浮躁的社会致富心态。迎合这种浮躁制作出一些“梦产品”倒是一条致富捷径,只是苦了那些痴心的“梦中人”。二十至三十岁是大多数国人一生中最富理想的时期,许多人潜意识里把自己预封为将来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不过到了三十岁以后,很多人却骤然颓废起来,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太大出息了。梦越缥缈,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打击越强烈。梦本身无错,有梦才有追求。假如这梦做得离现实近一些,有可能够得着,大可以做上一生,让它不断引导你走向梦境中美好的所在。

[原载2007年6月27日《大公报·大公园》]

猜你喜欢
洞庭外甥纪实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洞庭临眺
唱歌催眠
游岳阳洞庭
春风染绿洞庭波
假装
磕头
郑州擂台赛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