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放弃了“考大学”

2007-05-23 04:34曹明霞
北京文学 2007年5期
关键词:考大学收费女儿

曹明霞

我女儿在小学初中,上的都是这个市的“最好学校”。小学尚好,归片儿,没有交那昂贵的赞助费。到了初中,我们参加全省大排队的筛选,那是一所热门得让人挤破头的学校,有红尖顶的漂亮教学楼,外教和学生面对面,塑胶跑道。这所学校在我们这个城市,量级相当于全国学子心目中的北大清华。女儿极想读这所初中,当然我也有着一份强烈的虚荣心。因为大家谈论起同事的孩子,几乎都是名牌重点。那些考入重点大学的孩子,就像前浪,榜样和标杆一样给后面的孩子标明了方向,所有家长也都后浪一样推波助澜,不敢松懈,推着孩子紧紧追赶。有时我想,现在孩子的竞争,其中掺杂了多少家长们的比拼啊。

费了好大的劲儿,花钱,送礼,请人写条,可是条子送不上去,校长躲债一样躲着这些找门路的家长。那一阶段什么都不做,就是每天等电话,等消息,有时,耳朵都出现了幻听。后来,终于等来了通知,孩子如愿地进了这所外语附中。看她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坐在红色欧式小楼的教室里,面对外教字正腔圆的英语授课,校外是一流的设施环境……那一时期,我确实觉得很欣慰,同事们问起,脸上也有光。孩子在读一流的学校嘛,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嘛。

可是,一年下来,我就感到虚荣背后那份难以扛起的巨大压力,它压得我喘不过气。每年5000元的学费,公寓级的住宿费,学校为超过同行拼命给学生们订的资料费等,杂七杂八,一年下来,差不多比大学生的费用还高。就是打一针普通疫苗,也是百十块钱,好多费用,都超出了事前的预算。如果这样的读法,她高中大学,也许没有工作还要接着考研究生,十几年的路要走呢,弄不好,大学供不完,就要断粮断炊了。

更要命的是,孩子在这里,滋生了可怕的坏毛病。在这个学校,可以说云集了全省的有钱人,包括外县的官员,银行行长,民营企业家之类的。那些有钱人家庭的孩子,兜里常揣着成沓的人民币,花时看都不看,拽几张是几张,那是什么派头啊!我们这样挣了一辈子钱的中年人,花钱也要掂量掂量啊。可是那些孩子,眼睛都不眨,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兜里有多少钱。孩子们是花着算,我们家长是算着花。女儿的宿舍里,共六位同学,其他五位都很富。女孩们兜里的钱就可以买得起白金项链,敢去这个城市里比饭店还贵的咖啡厅,消遣消遣。

女儿的成绩没上去,攀比却成风儿了。她跟我提出要买很多东西,都是我这样的家庭无力承受的,当然我没有答应。由此我们有了矛盾,她的成绩更加一落千丈,由开学时的中上等,下滑到后几十名了。那段时间我痛苦难当,为了让她专心学习,我像所有的家长一样,电视都不能开,每晚陪着她静静地攻读。可是实践表明,她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啊。

她班里有个叫娇娇的同学,爸妈都是银行行长。这个孩子因有先天性心脏病,父母便一切由着她,特别是花钱上,如流水。女儿说娇娇需要她,她也愿意跟娇娇在一起,她们每天形影不离,女儿几乎是用她侍女般的身份,维持着跟娇娇一样的奢侈消费。暑假的时候,家里换了电话,娇娇找不到她,让她爸爸开着车子,满世界地找我的单位。那天我没有上班,后来她们多方打听,才找到我的家。女儿不在,去她姨家玩了,娇娇取得我的同意后,又让她爸开着车送她去找。看着那个两腮红彤彤的小女孩,我也很心疼,答应了她让我女儿陪她玩一天的要求。说好第二天下午回来,可是到了晚上,女儿依然不归,电话里告诉我说她要再住一个晚上。当时我肺都要气炸了,这不是没有出息的孩子吗?人家好,富有,享乐,她就赖在人家不走了?当她回来,捧回一堆那家母亲送她的膨化食品,我全部给她扔飞了。

为此,我大哭了一场。

我的家境确实不能跟那些行长啊,大款们,包括当官的相比。我不但是百姓,我还是单亲家庭。她父亲在她两岁的时候,就和我们分开了。当时有过每月付30元抚养费的协定,后来他说下岗了,没钱,30元也就不给了。再到后来,他又结婚,生了孩子,他说他们家的日子,都是那女的在挣钱,养他,养孩子,他没有能力拿出一分钱,他说要钱没有哇,要命就拿走。

我认为他不但不配当父亲,他连个男人都不配。就当没这个人吧,为30块钱吵来吵去的,太累了。女儿没有父爱,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拼命工作,拼命挣钱,让她受到好的教育,长大有出息。可现在,我感到一腔心血洒到了沙漠里,看不到女儿出息的迹象,相反,她这样子,跟她那无赖父亲,有什么两样啊?

悲痛欲绝。

后来,我犹疑是不是要给她转出来,转出这所学校;经过再三权衡,没有动。原因是除了转学太难,成本高,还有个再看看的侥幸心理,舍不得半途而废。女儿的整体成绩下滑,可是她的外语,还是有明显进步的,确实高出其他学校的孩子。如果由此耽误了她,我也会后悔一辈子的。所以就咬咬牙,还是让她继续在这所学校里念吧。但是我告诉她,她只有最后这一次机会了,她中考考上什么学校,便去读什么学校,没有考中,便没学可上了。

女儿真正开始着急,是在她的初三后半学期。那时,她的很多同学都说,自己即使中考分儿不够,也能进一中二中的高中,家长都为她们提前打通好了,钱也准备了。女儿明白,她如果考不上,我不可能再给她准备高昂的学费,包括求人,找关系———我没有那份心思和力量了。

那半年,真是备受煎熬的大半年。每次月考前,女儿都把小眼睛熬得通红,过了半夜十二点也不睡觉,她在死记硬背。可是她又所获甚微,她说这些破东西怎么这么难背啊?有时我看她,背着背着眼睛空洞无物,嘴里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就是机械地在背。尤其古文,我都听不懂她背的是什么,心想也难为了孩子,那么枯燥乏味,难怪她们学不进去。

中考很快就到了,女儿的成绩不够进一中二中,另有一所十八中,打电话到我家,说希望她入读他们学校,除了正常的600块学费,其他什么杂费都没有。我问了问学校的情况,知道他们刚升为省重点,理科偏好一些,女儿也恰恰对理科有些兴趣,她不擅文科的硬背。再加上看学校的校园环境,学生生活相对艰苦,学校招来的大部分是农村孩子。在这儿读书,可以改一改她攀比的坏毛病。综合以上情况,女儿就入读这所高中吧。

开学后的两次月考,女儿的排名一下子靠了前,因为不在所谓的最好学校里殿后吧。靠前的排名,使她有了一些自信,也有了学习的劲头,虽然依然是死记硬背,她也似乎掌握了一些背的方法。接下来连续几次的考试,她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我们都明白,不能盲目乐观,因为高考是全省的、全国的大排队,考分大比拼,以她现在的成绩,排序的结果,依然不容乐观。

不久,学校出现的很多问题让我这个当家长的有了困惑,比如不守承诺,说是正常收费,可是他们又千方百计地制造收费名目,周六周日不让学生休息,全部上课,然后按节查着来收费,看没有家长反对,晚自习也要收费了。然后是自行车收费,喝水收费,作业本收费,订报纸收费,特别是买校徽,让学生一次性要购买三枚,理由是你丢了一个还有,再丢还有啊。

校服,床单,马扎等等用品,都高出市场价的几倍,来强卖给学生。学生说家里有,都不许,一定要买他们的。书费也是天价,有些学生说家里有重复的课本,不再买了,可是老师依然不答应,老师说这是学校的规定,收不上费,她们要自己掏腰包,或下岗啊。试想,这样一个个应声虫样的老师,指望她们教出什么有独立思考和人格的学生呢?再说了,学校为了收费,让学生从早到晚坐在教室里,周末都不休息。就是我们成年人,一周还要休息两天呢。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这样呆坐在教室里熬着,哪个孩子能不厌学?

学校想方设法收费,真是想疯了。食堂最初是卖馒头的。农村孩子居多,大家都很节俭。可是一周以后,食堂就再也不卖馒头了,他们在馒头里加上指甲盖大的一点糖,就算糖包了,要高于馒头的三倍价格。所谓食堂,也只是一处居民用的自行车棚改造的,里面没桌没椅,孩子们吃饭,要撅着屁股把盆撂在地上吃。住宿也是一个大仓库改建的,扒门安个窗子,一屋住着近三十个孩子,夏天恶臭,冬天奇冷。我去过学校几次,有三次碰到校长和副校长,一行人喝得红头涨脸,打着饱嗝从外面回来,他们那是刚刚宴请过物价部门收费的人。

有一次很晚了,我去给孩子送被子,学校的大门口,修建得很辉煌,还雕着“世界眼光”之类的口号,可是进入操场,竟没有一盏为孩子们亮起的路灯。一个民工在不远处,边走边撒尿,我一中年妇女,尚感害怕,那些下了晚自习的孩子们,遇到这种情况,会多惊恐啊。女儿告诉我,她们下了晚自习,要全班一起走,三两个都不敢,因为如果男生喊一句鬼来了,她们一下子就跑得找不到宿舍的方向,太黑了。另外孩子们每天不但要打扫自己的厕所,还要轮流去为老师们的厕所倒脏纸。女同学给女老师倒,男生给男教师倒。如果说操场无灯,尚可以容忍,学校让学生为老师倒脏纸这一行径,让我太惊骇,太痛心了。教书育人,他们已担当不起,而且似乎连“廉耻”二字,都麻木,没有了。

这样的学校,我们花钱送孩子来干什么呢?

又一次想到了转学,当朋友介绍一教育局的科长,去问他转学相关事宜时,他暗示给我说,给他办一张5000块钱的卡吧,如果不是熟人托他,就是1万,他也不给我办呢。

就是那一刻,我决定孩子不读这样的高中了,不跟学校玩儿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的毒蛇都咬人,是现在的教育体制出了毛病,根本上出了问题。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有这样的舞台,必有这些人的扮相。也有我们众多的家长,推波助澜,盲目跟风,使本已僵化的体制,沙化成了今天的样子。我想我应该清醒一下了,看看孩子喜欢什么,她能干什么,而不是为了大学文凭好听,亦步亦趋地拖着孩子混时光,家长痛苦,又有几个孩子是快乐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地读完,16年下来,连份谋生的技能都没有,依然不能自食其力,我们家长却拼命地给这些学校送钱,抢破头,我们家长是不是也疯了?

急流勇退,因材施教,另僻蹊径,也许孩子会有更好的明天。那天回到家,我跟女儿讨论了很久,问她愿不愿意学一门技能,职业,然后找份工作,在工作中,积累经验,踏踏实实,安身立命。而现在,我们就像上错了一列火车,到哪里不知道,只是跟着轰隆轰隆地走,到哪站下,要干什么,全由不得我们。考大学,为什么考大学,学习已经没有了一丝乐趣,完全是被拥着走,混着挨日子。

女儿说,妈,你说的我都明白,我也想过这些,其实我早就不愿意这样死读书了,也想学一门职业。可是在同学眼里,三校(指职校,中专,技校)都是垃圾生,我去那里读书,就沦为垃圾了。

我说是不是垃圾生,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用不了几年,三五年吧,你自谋了职业,并且干得很好,能有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和那些掐着文凭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同学比,谁是垃圾呢?

再说了,工作几年,积累些经验,也有了经济基础,你想再上大学,学一门你喜欢的专业,也完全可以呀。和那些不劳而获的,成人了却不能养活自己的人相比,谁更光荣呢?

女儿觉得有些道理,她说我试试吧。接下来,因为世俗对职专的偏见吧,那里招生比较困难,所以我们的入学,非常容易。我们选了旅游与管理专业,三年制,中间分为两个时段的实习,在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

三个月后,女儿尝到了专业的快乐。她每天文化课那部分,轻松就掌握了,而专业,不再是死记硬背,回到家,我们展开地图,中国的世界的地理部分,按图索骥,她没去过的地方,都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心,在查资料中,就把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熟悉了。到了历史古建筑部分,我提醒她,能不能别再千篇一律地人云亦云,弄点新的,别开生面的,吸引人的介绍和诠释?比如说河北,惯常的导游词总是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我问她,你能不能说点让人一听就提神儿的呢?

女儿想了想,她放下了现成的那部分,然后用我的电脑,查阅了相关的文史资料,从人物故事说起。赵州桥,不再只是数字的介绍,而是介绍李春这个人。汉语说完,她还用英语给我讲了一遍,英语口语可说是女儿的强项,虽然有些单词她还有些磕绊,但是女儿外语的兴趣一下子浓厚了,因为学有所用,学用结合,不是从前那种枯燥的“哑巴英语”。只要她不会的地方,马上就拿来词典,愿意较真儿了。学习知识不再是应付老师,支应家长,完全成了她个人的事。一学期下来,专业课非常出色,几次大考,都成为全校的佼佼者。上周末,女儿随班长组织的同学们去了本市的福利院,她们学校的学生轮流去那里做义工。女儿从家走时,特意在自己的饭费里,拿出钱,买了糖和水果,她说她想分发给那些弱残的儿童们。

回来后,女儿告诉我,在福利院,她遇到了二十五中的同学们,那些同学在老年组里当义工。当时我心里一震,二十五中在我们这个市是有名的“渣子”学校,所谓“渣子”,就是他们学校有过一次考大学成绩被剃了光头的记录。现在,就是这些所谓的渣子孩子们,拿出时间和爱心,去福利院疼爱关心孤寡老人。

我改变了大学观,孩子们要成才,先成人。一个人格不健全的,精神委顿的,内心不快乐的孩子,持有多高文凭,他的人生或许也是悲哀的。而我的女儿,现在的每天,放学后有足够的时间看课外书,上网玩她喜欢的动漫。最可贵的是她通过做义工,懂得了生之不容易,母亲的不容易。上个月,她自作主张地到一家吉祥馄饨店,做起了小时工。中午放学后的一个半小时,她说正好可以挣出午餐钱。

现在,女儿彻底解放了,她的精神是放松的,日子是充实的,她不再被从前高分儿、高分儿这座大山压着,学习也不再是机械的枯坐。调整了方向的女儿,学习时是专心的,有效率的;做事时是踏实的,有目的的。她每天早起,会大声朗读半小时英语,然后背新的单词。她说她毕业时,正是2008年的奥运会,她正在努力学习的导游英语,也许到时候正派上用场。吃过早饭,女儿骑着单车上学,中午做一个半小时的小时工,下午五点就放学回家了,有时她去图书馆,有时帮我做家里的扫除。她甚至买回一碗特色的馄饨,给年迈的姥爷送去。周末休息时,她们定期去福利院做义工。女儿说她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她的人生目标很大很大,但是她要从现在的每一天,每一小时做起。

今年的7月,她们就要去北戴河实习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女儿喜欢上了这种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每一天都活得很有劲头。记得一位母亲说过,“现代的高考制度,就像一场大型音乐会的散场,你顺着人流走,尚有被挤踩的危险,哪个家长敢逆流而动呢?”

生活确实像一场洪流,我们家长都习惯了随大流儿,让孩子按部就班,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孩子听话”,成为我们对孩子的最高奖誉。可是试想,如果有人夸我们的民族,是个听话的民族,这是对我们的夸奖吗?我庆幸自己在这场洪流中,逆水行舟,领着孩子踏上了另一条人生之路,虽然没有那么热闹,可是她依然得到了锻炼,成为一个活着有目标的人;而不再是混时光的应声虫。

责任编辑 张颐雯

猜你喜欢
考大学收费女儿
发改委明确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
发改委明确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
和女儿的日常
父母或监护人是否能让未成年人结婚或订立婚约?
本市取消和免征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
杨淑芳巧猜谜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