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二战”老兵的复活

2007-06-20 01:29刘洪波
新民周刊 2007年7期
关键词:非洲人法国人光荣

刘洪波

我们隐隐觉得需要给中国战场以更多的重视,把这一块补足了,二战叙事差不多就完善了。《光荣岁月》的出现,使人想到二战叙事中被忽略掉的不只是一点点。

二战题材可以拍出多少花样来,实在不可预知。光是2006年,就有《硫磺岛来信》、《光荣岁月》两部影片引起关注。这两部影片都是直接表现战争,但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硫》片出自好莱坞,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几乎同时拍出了两部关于硫磺岛战役的影片,《父辈的旗帜》反映美军视角,《硫磺岛来信》反映日本军人视角。相比之下,阿尔及利亚出品的《光荣岁月》更加独特。

迄今为止,人们所接触到的关于二战的叙事,绝大多数来自于战胜者,极少部分来自于战败者。而不管在战胜者还是战败者的国际叙事中,中国人很容易感受到东亚所处的边缘位置,中国战场上所发生的事情大多被略略带过。即使感受到这种历史叙事中存在“不公”,我们的意识中只是隐隐觉得需要给中国战场以更多的重视,把这一块补足了,二战叙事差不多就完善了。《光荣岁月》的出现,使人想到二战叙事中被忽略掉的不只是一点点。

说到二战中的非洲,一般人有印象的只是“沙漠之狐”隆美尔,大概还会记起巴顿从非洲一直打到欧洲的历程,非洲好像只是提供了一块战场,战争与非洲人没有关系,部分人可能还会知道法国有非洲兵团,让人知道非洲人也投入了战斗,不过他们怎么战斗,他们为什么投入战斗,他们在战争中怎样生活与思考,谁能说个清楚?

在影片《光荣岁月》中,曾经的非洲二战老兵复活了。这是一群有故土、家乡而没有“祖国”的军人,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作为独立国家而存在,是二战以后的事,那时这些地方是法国的殖民地、保护领地或保护国。他们从土舍田塍进入军队,唱着《马赛曲》进军,“解放祖国”意味着把法国从法西斯手中解放出来。这些没有祖国或者失去了祖国的人,为殖民主义者、为宗主国而战。这是一群不可能成为军官的士兵,军官只能是法国人;他们甚至不能与法国军人一样享受一只西红柿,尽管德军的子弹和炮火在穿过战场时并不区分这支部队中谁是法国人谁是非洲人。他们也面临德军的宣传战,号召他们不要为法国人卖命,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他们仍然执行着军人的职责,并且领悟到“我们是军人,而不是劫匪”。他们中的大多数想的是“解放了法国,我们就可以回家了”,而他们最多只能计划“不要两手空空回家”,而很多人注定会战死疆场,埋尸异乡,从而永远失去回家的希望。有人希望得到金钱以便回家娶妻生子,有人为着当上军官读着军事书籍,有人希望获得自由平等,有人甚至触摸到了来自法国姑娘的爱情,然而他们大多死去,而在死前他们作为“法国士兵”并不能获得一个法国人的尊重,哪怕国土沦陷,法国人与非洲人之间的“政策界线”仍然清晰。影片最后告诉观众,60年过去了,非洲军团的士兵至今仍然未获得应有的补贴。

二战的参与者,有着各不相同的参战理由。对于苏联、中国、法国来说,为的是赶走侵略者,解放国土;英国与美国可以说是要捍卫世界秩序、自由和正义。这些非洲军人为何而战?影片揭开这历史的一角,让人看到非洲人为二战所付出的生命和鲜血,非洲人历史上所受到的不公,让人看到当今二战史叙事对他们有意或者无意的遗忘,更让人有一种无法释怀的“行为依据”的缺乏。你做一件事情时,一定需要某种理由,尤其做这件事情需要以生命为代价时更加是这样。相比之下,英国人或美国人可能为参战而产生某种崇高感,因为在战火并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燃烧,他们会把战斗作为一种道义行为。中国、苏联和法国人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经历再多的苦难,仍然会因为民族和国家情感的激荡而感到幸福。而这些非洲人呢?

据说,法国总统希拉克看完《光荣岁月》后说,“这部长片是对二战中法国非洲部队的感谢。他们留给我们勇气和民族之间亲如手足的情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长久地分享和珍藏。”这当然是政治家的语言。无论如何,在二战战场上的北非人内心身份认同的痛苦有也好无也好,他们都曾经那么坚定地为法国而战,也许应该庆幸的是他们毕竟站在了胜利者一边。更加极端的推想,在战败者的队伍中,恐怕也有着来自殖民地的士兵,他们又是以怎样的状态进入战争,他们的结局难道仅仅只是分派一个“助纣为虐”的恶谥就可以了吗?人的思维是不该如此简单的。

猜你喜欢
非洲人法国人光荣
2022年普利兹克奖:弗朗西斯·凯雷成为首个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的非洲人
光荣升旗手
法国人的风俗习惯
法国人为什么要“废除”数学?
“黄背心”在法国人气走低
Joke笑话
永远的光荣
误解非洲
误解非洲
还有多少光荣正在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