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本色神话”

2007-07-07 09:50
中国中小企业 2007年6期
关键词:吴英东阳义乌

李 敏

或许没有一个富豪能比得上吴英,她的出场和谢幕都是如此惊艳——

或许没有一个富豪能比得上吴英,她的出场和谢幕都是如此惊艳——传闻中身家高达38亿元的浙江东阳女富豪,曾经演绎了2006年最绚丽的财富神话,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这个年仅26岁的女人的猜测和谣言。不过,神话终归是神话,仅仅半年,吴英的财富神话就露出了它的“本色”——那不过是又一个集资骗局。

本色神话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其揭示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一个一开始就备受质疑的企业,为何能够掀起如此大的风浪?一个并不难识破的陷阱,为何还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跳入其中?

本色神话:从诞生到破灭

几乎毫无征兆。2006年10月,吴英突降东阳。她先是一掷千金买下了东阳县城汉宁街的100多间铺位,随后注册12家实业公司、成立本色集团自任董事长。本色商贸城和本色正道汽车服务、本色网吧、本色建材城、本色概念酒店、本色咖啡馆……她名下的产业几乎占据了东阳的黄金街道。

这个26岁的神秘女富豪,在创造最传奇的财富神话的同时,也制造了一连串最离奇的传言。6亿元、16亿元、38亿元、甚至60亿元,在媒体的报道中,吴英的身价不断被刷新。无论是6亿元还是60亿元,一个26岁的女子突然拥有如此多财富,而几年前她还是一个在学校附近开小店铺的店主,这必然引起人们的疑问—这些财富从哪里来?于是,关于吴英财富来源的版本也层出不穷,有的说来自炒期货,有的说是向义乌、温州、东阳一些老板融资而来,还有说法认为是走私、贩毒、卖军火、帮人洗钱等,甚至有“继承东南亚某国军阀遗产”的说法。

与此同时,公众和媒体对吴英的质疑从未停止过,因为吴英和本色集团太不按常理出牌了:短时间内数亿元资金仅仅投资在一个县级市,投资项目繁多而无关联性。随之而来的500万元捐款又收回、4900万元假汇票、工资迟发、银行催收贷款等事件又不断地加剧人们的猜疑。

当然,吴英在面对记者时对这些传闻和质疑一概否定,只解释卖羊胎素让她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还做过其他生意,得到过一高人指点通过炒期货获得不少资金,另外还有部分资金来自其家族成员的支持。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价,她甚至声称随身携带的珠宝超过10亿元。

但神话终归是神话,2007年2月10日,吴英的财富神话最终现出“本色”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当天下午4时30分左右,当地警方在几分钟之内全盘控制本色集团旗下所有门店。晚上10点,东阳市政府发布公告称,本色集团及其法定代表人吴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

这时,离这个年轻而神秘的女富豪突降东阳的时间仅仅4个多月。

本色神话的民间借贷土壤

1981年出生的吴英,是东阳市歌山镇塘下村人。吴英早年在东阳开过美容院,到义乌做过生意。其丈夫周红波亦为东阳人,两人身世均为平常。在2006年本色集团成立前,吴英在东阳市内的产业只有喜来登俱乐部、西街贵族美容、千足堂足浴等,虽有上千万资产,但离巨富相差甚远。如此一个普通年轻女子,何以凭空获得那些债权人的信任,将数千万甚至过亿的资金托付给她?外界至今难以理解之处也在于此。

但在当地民间借贷圈中,则不认为有太多神奇之处。在义乌,有钱的个人或企业将钱拿去博取高利,实属惯例,只要债务人显示出有一定实力及让人相信的用途,大多借钱者对钱的去向也不是特别在意。吴英敢给高利,周转又快,前期借钱的人获利自然会加码,她又有大笔投资,又能编故事,雪球自然越滚越大。

吴英神话能够出现,确实跟义乌一带的经济金融特点有关。浙江民间借贷体系一向发达。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估计,2006年,整个浙江的民间资本在7000亿-8000亿元,民间融资规模在1300亿-1500亿元左右。义乌、东阳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民间资本最雄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两个城市所创造聚积的巨大财富,不肯放在银行贬值,理想的投资渠道又少,进入地下金融体系以获取较高利息,是颇为常见的选择。

由于放贷人未必有那么多资金,便产生一批利用“存款挂钩制度”的“拉款掮客”。“他们从外地、党政机关,甚至金融部门拉存款,存入这里的银行,套取贷款,放贷者、中介人和经手人都在吃‘利差。”消息人士指出,吴英案中涉及的,正是这些专业的高利贷掮客。

目前可证实的事实是,与吴英发生交易的大宗高利贷主约在10到20人间,这些人大多为义乌当地高利贷业者中的佼佼者,借款的金额,在1000万到上亿不等,目前所知借款最高的一笔,超过了1.3亿多元。借款的利息,则从7分到2角不等。另外,不排除吴英在丽水青田、金华永康等地也有借贷行为。

“庞氏骗局”的中国版本

本色所经营的美容、沐足、洗衣、酒店等传统产业利润,根本无法支撑其月利息最高达20%的庞大资金成本。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这样的生意早晚要失败,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借钱给本色?

其实这用两个字就足以解释:贪婪。一方面本色承诺给的利息是银行的几十倍,一方面早期确实有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种“拆东墙补西墙”依靠时间差、空间差来诱骗资金的方式在国外被称为庞氏骗局(Ponzi.scheme),其名称来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诈骗天才CharlesPonzi,他不断吸纳新投资者的钱,并将其付给前期投资者。因为前期投资者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所以,这些投资者争先恐后地宣扬CharlesPonzi是一位投资天才,于是,许多新投资者携带现金纷至沓来,希望也能致富。而此时,CharlesPonzi却卷走了这些新投资者的钱财,逃得无影无踪了。

不单是本色,庞氏骗局其实在中国已经上演了无数遍。从1993年的北京沈太福非法集资案,1994年的无锡邓斌非法集资案,2004年山西璞真特大非法集资诈骗案,到“北京迄今为止最大的传销案”的亿霖木业传销案,人们一次次因贪婪而上当受骗。

这是一个格外浮躁的年代,彩票风行,赌风日盛。我们的内心里都梦想着一夜暴富。内心的渴望让我们有时会倾向于相信神秘富豪们所编造的财富神话,哪怕它们是那样不合情理。某门户网站在吴英的“本色”褪色之前曾做过一次网络调查,结果只有六成的网民不相信吴英的“神话”。对于神话制造者来说,这个数字已经为“神话”的流传提供了足够多的空间—非法集资并不需要人人都信,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哪怕只取信于一成的人,也已是不得了的一个规模。在违背逻辑的诱惑面前,太多的人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的丧失才是悲剧酿成的推手。

更为可悲的是,一些人明明意识到其中有猫腻,却抱着一种侥幸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在“击鼓传花”终止之前全身而退并赚个盆满钵满,要倒霉也是后加入的人倒霉。

塑造这种集体性投机心理的因素是复杂的,一个精辟而刻薄的说法是:“对于西方人来说,赌博和娱乐与概率有关,而对中国人来说,赌博是一场与命运的战争。”由于造成这种投机心理的社会因素短期内不会改变,相信还有更多的“本色神话”上演。

政府监管的缺失

本色神话也是对商业监管机构一次极大的讽刺。尽管本色一开始就疑点重重,尽管本色出事后媒体称早在2006年11月政府就开始对吴英进行调查,但遗憾的是,数月之间,监管部门甚至没有出来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说明,任凭吴英把事情闹大(本色被查封后,外地大笔资金还在涌入其账户)。有专家就此认为,这一方面说明公权力的行政不作为,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地政府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无意识。不为公众所知也就罢了,国内每每突然冒出的“富豪”,甚至连国家的税务部门也一头雾水。如果连税务机关都不知道,法制国家所应有的“财富透明”岂不是一个笑话?

事实上,吴英之所以敢于在媒体频频抛头露面,提升其“知名度”是因为她要通过吸引公众媒体,以便树立“财大气粗”的虚假表象,使其从事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蒙上一层金光,获得更多民众的追捧,而且吴英也许已经认为,其长期从事的吸收公众存款活动虽然不合法,但并不“违法”,因为此前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麻烦,她和她的集团活得很“自在”,事实上已经享有了特权。

因此,吴英的“知名”与迅速陨落,正在警示着中国的商业监管机制,要对那些“一夜暴富”者格外关注,通过完善的信息监管体系,时刻追踪富豪们的敛财行为,要赶在公众关注之前,赶在损失出现之前,及时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这才是“亡羊补牢”之策。

猜你喜欢
吴英东阳义乌
中国航空公司新开义乌直飞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
吴英父亲:拎着120斤的箱子,奔走14年
一兜橘子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我能不能养小白狗
东阳木雕的人物创作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