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之镜——后现代艺术的互动性与服饰潮流

2007-10-31 08:41Sissi
风尚志·风格品位志 2007年32期
关键词:后现代迷宫镜子

Sissi

“Le Miroir”

编辑:宿岩 撰文:Sissi

图片:TPG 设计:NaNa

很多人在后现代艺术面前会觉得迷惑:这根本不是人们能够马上解释并取得共鸣的玩意儿。大多数人大概会在心里暗暗纳闷,如果表现出对这玩意儿的丝毫兴趣,是否会被人说成是精英分子;而另一些人则不知所措甚至感到愤怒,因为这玩意儿大概一直都没有什么标准可以让人觉得安全。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Fashion

镜子迷宫和后现代艺术

无论何时,人们谈论起后现代艺术,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镜子迷宫。那个叫做“艺术”的客体映射在一个叫做“现代艺术”的巨大镜子中,而如今这个后现代艺术的迷宫,是用那面打碎的巨大镜子镶嵌而成。人们在这个迷宫中走动的时候,无数已知的元素被一种新的方式排列着,并且,人们自身的影子也与这些元素重合。想要说清楚这个迷宫的实质有时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人们可以只是走进去,并且享受乐趣,也许更能够稍微触摸到这个迷宫的实质。

后现代艺术与以往艺术很大的一点不同,在于它对商业手段的依赖。依赖商业手段的后果是,商业和后现代艺术之间,产生了一种互动,结果商业不仅仅是单向地卖出了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也借由商业手段飞速地把自己的思想植入社会,因此也影响了大众商品。Arnold Hauser曾经在他的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中这样说过:“波普艺术否定了特定艺术品的自主性和内在性。罗伊·利希滕斯坦因在一件游泳衣上画的女孩像,与霍沃尔(Andy Warhol)画的罐头相比,并不显现出更多的个体特征。”霍沃尔在画出他那著名的玛丽莲·梦露头像以前,有一段时期一直在画广告画——后现代艺术看似在对商业妥协,事实上是在对战后迅速发展的中下层非精英分子的口味妥协,并以此来挑战以往既有的社会阶层结构。

因此,数量繁多的后现代艺术家们,正如以前希腊城邦中的那些思想家一样,用自己的方式在对这个社会做思考。他们的思考产品让无数的商业产品获得了灵感。而那些后现代艺术中的革新流派,比如大地艺术(LandArt或Earth Art)、装置艺术(Installation)、身体艺术(Body art)、概念艺术(ConceptuaI Art)、过程艺术(Process art)等等所产生的思想,对于20实际50年代以后的整体社会工业产品产生很大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好是坏,后现代艺术都用它的一种方法,把以往各种各样的艺术元素,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这种方法,也许我们就看不到一件T恤上那可爱的、胖胖的蒙娜丽莎在向你微笑了。

服装常常被称为社会问题的风向标,而作为服装设计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正是如何把握社会心理的走向。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后现代艺术家们所考虑的问题是一样的。如果说服装艺术正是艺术和商业最紧密结合的一个范例,那么它也正是在那个镜子迷宫中最具有互动性的一个元素。

现代时装的灵感之源

人们在进入后现代的镜子迷宫时,恐怕最大的发现就是自己——人们面对镜子的第一反映就是整理自己的容颜和服装。后现代艺术创造了一种区别于一般工业商品的商品:现代服装。如今的设计师早就学会用后现代艺术的创作方法来设计新的服装。而直接把一些后现代艺术家的作品作为自己灵感的源泉就更为常见。

Versace与Brice Marden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后现代艺术家与商业设计师之间的差别并不遥远,因此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就犹如镜中与镜外之人的互动,相互模仿和引证。比较明显的例子是,2007年秋冬的T台多以一些后现代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为灵感,例如Versace吸取了Brice Marden的色调运用于新一季的设计上。

Brice Marden刚刚在纽约MONA展览上展示他新的作品。在同时代的画家中,他对于色彩的研究和敏感性一直到现在都充满了活力——对于线条与颜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以各种曲线的形式表达主题,他都能够给予别人以足够的灵感。

而Versace充分运用了他对于色彩的分析理念,使得这一季的服装色彩显得敏感而又欢快,拥有了一种温暖的理性美。

Loewe与Helmut Newton

Loewe则从一位摄影师那里获得了灵感——Helmut Newton。他在60年代为Vogue等时尚杂志拍摄影像的时候,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几分情色、几分虐待以及更多分的天才时尚感。他的作品常常能让人凝神观望,并且发觉影像中那潜在的神秘主义语汇。而Loewe2007秋冬作品中那种不确定的神秘感和潜在的情色性很明显是来自于Helmut Newton。

Versace2007秋冬秀服

Versace2007秋冬秀服

Givenchy与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就影像来说,一个独特的地方在于,摄影师拍摄了真实的生活,但是他们又超越了真实的生活;正如抽象的后现代绘画或者装置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它们所有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让我们意识到生活原型之外的另一个世界,一个存在与他人内心的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恐怕没有什么比电影来得更直观方便,这大概是为什么Givenchy会选择导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来作为自己的灵感来源。

Fassbinder一直在电影中反省德国的地位,以及二战对整个德国社会的影响。他的成名作《爱比死更冷》几乎成为他电影中常见的一个母题,他那好莱坞式的电影进程下面,是他对整个社会生活的一种思考。而Givenchy在2007年表现出的一种冷峻风格和战争情调呼应了这位导演的思想。

互为你我的真实

服装常常被称为社会问题的风向标,而作为服装设计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正是如何把握社会心理的走向。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后现代艺术家们所考虑的问题是一样的。

如果说服装艺术正是艺术和商业最紧密结合的一个范例,那么它也正式在那个镜子迷宫中最具有互动性的一个元素。社会风化、政治经济以及审美态度都在镜子与镜子之间不断反射运动着,无数之前存留的艺术或者文化文本都属于服装设计师的解读范围。这种解读是二重的——当设计师第一次解读了以往的文本,而书写并制作出新一季的服装样式时,社会消费者将再一次解读这个样式,并赋予它超越设计师理念的新内涵。

有谁真正能够分清楚镜中之人与镜外之人谁更真实地存在于这个物化的世界中呢?消费者要做的,只是放松地走入这个迷宫,享受游戏的快感,至于如何建造这个迷宫——那是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的事情。

猜你喜欢
后现代迷宫镜子
符号像落叶般飘散
90后现代病症
高悬的镜子
大迷宫
迷宫
捕网迷宫
创造独一无二的迷宫
小镜子,大威力
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后现代思考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