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

2008-01-16 03:07莫志鸿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大胆探究性解决问题

莫志鸿

探究性学习突出强调自主性,因此其学习内容和形式主要是自主选择确定,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强调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教师与学生不止是课程的执行者和接受者,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当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适应新课程标准,就要创设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各项能力。语文教学就是要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成为语文课程的开发者和知识的创新者,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

一、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探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语文教材文本为基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自由的表达观点,质疑探究问题,并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形式的解难释疑活动,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独自去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能力独自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解决,探究性学习强调整个过程都是学生(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过程。这就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运用多种方法在活动中自我探究、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学生也会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多样化的探究,大胆质疑,大胆拓展,从而获得知识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中得到发展。

二、为学生创设有助于探究学习的开放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的进行探究。

1.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就是以“问题”为载体,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开展。引导学生尽可能的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因而教师要重视探究主题的选择,帮助学生从身边的问题人手,选出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能激发学生探求欲望的、有价值的且可操作的探究问题。

2.内容要与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在选择主题和确定具体的探究内容时,应符合“可探究”的开放性特征。

3.精心设疑,层层深入,追根溯源。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并一一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在预习阶段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概况,发现哪些问题一看就懂,哪些问题有疑问,并作相应的记录或符号,然后大胆的提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筛选、加工出若干问题提交学生讨论。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应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同一组的学生互相交流,不同一组的学生互相补充、互相完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的气氛越浓厚,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的热情就越高涨,学生在争论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分享,博采众长,弥补不足,甚至萌发灵感,触类旁通。当然,这些问题应该指向教学目标的完成,指向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切忌不分主次,面面俱到。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最好是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这样就能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思维的行进路线和发展轨迹,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4.假设情境,合理想像,逆向推理。从接受的角度看,阅读文本对于读者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定式。即所谓“为主人公的快乐而快乐,为主人公的悲伤而悲伤”。探究性学习可以打破这种定式的思维模式,假设出与文本内容的展开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情境,让学生在不脱离文本主要思想的前提下,逆向思维,充分张开想像的翅膀,为文本内容开拓出崭新的发展思路。解决问题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非常重要。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首先要对问题作出假设,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答案大胆地提出设想,估计假设的可能性。这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它作为科学认识程序的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提出假设,可以为问题搭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是探究活动的一个“指南针”。当学生发现问题后,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个猜测性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作出假设,着力营造一个民主、祥和、生动、活泼的探究性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使他们的思维进入兴奋点,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心理条件。

在语文学习中引入探究性学习,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多样化的探究,大胆质疑,大胆拓展,从而获得知识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大胆探究性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我家的大胆蜗牛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大胆玩创意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