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08-02-20 05:11李杰丸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例题内容思维

李杰丸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环节。实行课改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比原来多,灵活性强,联系实际的问题多。在时间比原来少,内容增加,要求提高的情况下,确实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新的挑战。当前,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精心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1、教学目的要明确

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大领域。备课时要围绕这三个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原则、策略、方法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必要时应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重组,对教学内容顺序进行调整。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节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了解和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让学生体会到两种事物相等或一致不是偶然而是有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想尽一切办法找条件,促进问题的转化和解决,以此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要围绕重点来逐步展开。上课时就要突出重点,做到师生共同关注,开始上课时教师可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明扼要写出来,或进行讲授,或让学生2分钟时间自己找重、难点,引起学生的重视。讲解重点内容时,是一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可以通过声音(声速、声调、语音变化)、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机等直观教具,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集中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轴对称》一课重点是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概念,难点是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3、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

每节课都有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讲函数的性质时,我们还时常用投影仪进行演示,向学生演示函数图象变化情况,或者验证结论。如在讲平行四边形之前,用直观教学法,要求课前学生每人用铁丝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模型,放在平面上观察其各条边、各个角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数量关系,对角线之间、对角线和边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然后进行探讨,这样一来学生得到了直观认识。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4、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或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对他们可以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或走到学生身边询问其解题情况,以示关心,让学生感到温暖,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5、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要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掌握好时间,控制好教学进程,成为学习的领路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自然科学之母,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引导,以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注意归纳和总结方法。要求学生平时观察生活中各种物体和图象,注意比较和分析,同时和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灵感,激励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

6、精讲例题,多做练习,勤实践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重要的是在分析例题的时候,让学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包办,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作准备,也可以让学生做与本节有关的相对较难的题目,或者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引人更深层次。

7、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掌握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教学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节课的课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和更多时间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一节课里所教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书量大和变化几何图形、文字量较多应用题、二次函数图象、图形的旋转、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在每节课结束前,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注意的事项。在学生总结的同时利用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放影在屏幕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例如对“图案设计”的教学,笔者要求学生预先利用计算机完成以下问题:①寻找你喜欢的数学图形;②收集一些公司或企业的标志图案;③为我们班设计班徽。结果笔者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网上找到了相当丰富的素材,上课前笔者先把每个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加以整合,教学中再进行分类展示。实践证明这样做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益。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学生不喜

欢数学,觉得难学,教师该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呢?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兴趣:

1、热爱、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增加情感投入。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感化他们,多一点亲切,多一点微笑,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鼓励、表扬,少批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若是教师对学生不闻不问,或是打骂他们,容易造成学生情绪低落,对教师有成见,不接受老师的教导,以至于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抽象、枯燥,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起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哪一组的数大,哪一组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初中学生爱好广泛、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好奇等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学生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三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好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答案,这时学生会感觉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阅读,熟悉课本内容并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做标记”,如函数这一节内容不易懂,就在不懂的地方打上标记,同时联系学过的内容进行反复思考。

2、教学生会听课、听好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多数学生在上课时听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那么,怎样听好课呢?第一、在听课过程中必须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记重点。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课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和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的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四种: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的思维从各方面发展。

(4)抽象与概括。抽象,即将事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即将所抽象出来的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

猜你喜欢
例题内容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