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巧拟标题 先声夺人

2008-03-04 01:59徐桦君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08年2期
关键词:拟题消逝题目

(徐桦君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长期担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小组组长,并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研究。)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额和眼,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自拟题目”是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普遍要求,它以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给同学们搭建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的舞台。新颖别致、引人注目的标题是提供给阅卷老师窥视文章内容的一个绝佳视角,是使其眼睛为之一亮的“卖点”,很能体现作者的智慧与匠心。高考阅卷中,一个鲜亮新颖的题目,常常能够先入为主,为文章赚足“印象分”。反之,不少内容和表达上相当不错的文章,因题目平平,不免显得有些美中不足。

下面就主要以2007年高考浙江卷的话题作文“行走在消逝中”为例,谈谈如何拟好文章标题。

一、 拟题三原则

1. 准确而贴切

题目要“宽窄”适度,与主题密切相关,既不可“题”大于“文”,也不能“文”大于“题”。毋庸置疑,拟题的过程,就是同学们把握文章中心的过程。题目准确、贴切与否,反映的其实是审题、立意的能力。尤其是应试作文,一定要让阅卷者一看标题,就能产生“非常切题”的感觉。如“是消逝,也是永恒”“消逝让生命鲜活”就非常契合“行走在消逝中”这一话题。

行文时,一个准确而贴切的标题,还能时时提醒同学们组织材料要紧扣中心,避免出现取材不当甚至“跑题”的“硬伤”。

2. 简洁而凝练

题目既要高度概括,又要意蕴丰富。“简洁”是字数上的要求,“凝练”则是内容上的要求。很多同学拟题时也会追求简洁,但简则简矣,却简而无味。一个好的标题应符合“片言以居要”“言简而意赅”等标准。如“消逝中,拥有中”“握住流逝的魂”“一刹即永恒”这几个标题,寥寥数字,却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必欲读个究竟”的冲动。

3. 新颖而醒目

不落俗套,独具匠心,是拟定文章标题的高要求,也最能体现出写作者才情的高下。这样的题目或生动形象,或机智幽默,或深刻犀利,或含蓄隽永……如“花落,人独立”“逝中飘香”两个标题,前者以诗意见长,后者则以理趣致胜,都别具一格,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拟题时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意识:(1)精品意识,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超”;(2)多维意识,要多角度思考,尽可能给自己最大的选择空间;(3)深度意识,要从小角度切入,使立意高远深邃。应将这几种意识贯彻到平时的训练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拟题习惯。唯其如此,才能用数千日的“厚积”赢得考场一小时的“薄发”。

二、 拟题三形式

综观历年来的高考高分作文,常见的标题形式不外乎以下三种:

1. 全篇仅用一个标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2. 正标题下加副标题,正副标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3. 正标题再加上文中三个左右的小标题,以此结构全篇。

第三种形式在高考作文中备受青睐,其好处在于,使文章取材自由,不受时空约束,收放自如,结构井然。如《失落的文明》一文用“单车·汽车”“ 血缘·金钱”“ 烧饼·比萨”三个小标题结构全篇,选取生活中的三组场景,写出了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困惑与思考。第一组场景从“出行”落笔,既展示了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也提出了由此而来的环境恶化等种种问题;第二组场景从“家庭”落笔,道出了对亲情消逝的感叹;第三组“镜头”是从“吃”落笔,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式微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三组场景组成了立体的画面,紧扣“行走在消逝中”这一话题,将思考化入情绪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久远的回味。

三、 拟题八方法

1. 引用

很多诗词、成语、歌词、广告词等非常生动优美,用来做文章的标题,或文雅,或活泼,或深沉,富有鲜明的个性风格,轻易就能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

(1) 引用古诗文。如“忆江南”“流水落花春去也”“曾经沧海难为水”等标题。

(2) 引用歌词。如“走啊走啊走啊走”“边走边唱”等标题。

(3) 引用成语。如“逝者如斯”“流年似水”“曲水流觞”等标题。

2. 化用

根据文章的立意,巧妙地改动名言警句、成语、俗语、广告词、歌词、诗词等,赋予它们全新的寓意,并作为标题,常常能推陈出新,惹人注目。如“往者已逝,来者可追”“剪不断的消逝,停不下的行走”“知否?知否?应是逝中永恒”“归来兮,‘雨巷中的回忆”等标题,既展露了作者灵动的才情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同时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 巧用修辞

巧用各种修辞手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标题更为形象生动。主要有:

(1) 比喻。如“生命如圆”“逝去的盛宴”“人生的过去时与进行时”等标题。

(2) 拟人。如“消逝,你慢慢走”“握住消逝的手”等标题。

(3) 呼告。如“行走的人啊,请听我说”等标题。

(4) 设问。如“行走乎?消逝乎?”“消逝意味着什么?”等标题。

(5) 对偶。如“生命有限,行走无止”“逝者无情,行者有意”等标题。

(6) 双关。如“人生需要‘惊叹号”等标题。

4. 妙用算式

同学们都还记得爱迪生的如下名言吧:“1%的灵感+99%的汗水=100%的天才”。它用数学符号表达成功的真谛,耐人寻味。诚然,采用算式作标题,用以昭示主旨,直观,醒目,富有哲理,能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具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如“消逝+行走=?”“消逝=美”“消逝≠一无所获”“行走者的+ - × ÷”等标题。

5. 借“名”

在题目中巧妙借用名人、名胜、名物、名事,能勾起读者的记忆再现,产生熟悉感、亲切感,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如巧借名人的“屹立的拉奥孔”“王国维行走在消逝中”;巧借名胜的“长城之痛”“远去的圆明园”;巧借名事的“长征路上的信仰”“西安事变的历史回声”,等等。

6. “反弹”

打破思维定势,对一些公认的生活常理作逆向思考,反向拟题,提出别具一格的见解,常常会有非同一般的效果。如2000年高考高分作文《答案是唯一的》(当年的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作者在文中提出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答案不是丰富多彩的,而是唯一的,如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获得了一致好评。再如2005年浙江卷高分作文《一叶不能知秋》(当年的话题是“一枝一叶一世界”),作者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艺术、文学两个角度着手,对“一枝一叶一世界”的话题进行反向思考,指出“艺术的天地不容‘一叶而知秋,文学的花坛同样不容管窥蠡测”,很具启发性,赢得了阅卷老师的赞叹。

拟题时应注意,“反弹”是对“正说”的突破和补充,不是彻底否定,不能走极端。拟出的题目一定要符合情理,要有“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万不能“乱弹”。

7. 改编

对中外文学名著(篇)、影视剧的故事情节或典型人物进行巧妙改编,旧瓶装新酒,拟出的题目往往能给人出奇不意的感觉。如“王熙凤开公司记”“阿Q后传”“莫使后人复哀后人”“《龟兔赛跑》姊妹篇”“鲁迅新传”“宝钗鸣冤”“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等标题,就很令人好奇。

当然,使文章的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的方式远不止上述几种。要想在高考作文拟题时得心应手,平时必须广泛阅读,汲取营养,积淀感悟,尤其是用心体悟别人拟题之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是“他山之玉”!自觉追求+阅读感悟+借鉴模仿,唯其如此,才有可能拟出清新脱俗、新奇鲜亮的题目,让阅卷老师“一见倾心”。但是,千万不要一味求新,为拟题而拟题,一定要注意题目和文章内容、写作要求相吻合,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猜你喜欢
拟题消逝题目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梦回五千年:探寻消逝的良渚
追根求源
消逝的打麦场
画外音大蜗牛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高考作文的拟题不可小觑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例谈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