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关键年

2008-03-04 01:47刘婉媛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6期
关键词:福田访日中日关系

刘婉媛

“日中两国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能为亚洲及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力量。”

2008年,对于中日关系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30年前的8月12日,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黄华和日本外务大臣园田直在北京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日关系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如中日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一样,这一条约的缔结可谓来之不易——从两国在1972年正式建交开始,关于这一条约的谈判花了6年时间。

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两国达成了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反对诉诸武力、反对霸权等五条基本原则,确定了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同时强调更广泛意义的中日关系,即为亚洲的和平做出努力。

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2008年4月访问日本。这将是胡锦涛担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访日,距离他上次作为国家副主席访问日本已有10年。此外,今年7月,八国首脑峰会将在北海道举行,胡锦涛将可能应邀出席此次峰会,在一年内两度访问日本。

中日双方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继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何亚非在不久前访日之后,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也将于2月20日赴日。除了东京以外,唐家璇此次将访问大阪和奈良。据悉,这两个城市列在胡锦涛4月访日的行程之中。

8月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也将成为中日高层交流的一个平台。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皇太子和太子妃有望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人的橄榄枝还伸向了石原慎太郎——这个过去一度对中国恶言相向的东京都知事,也接到了观摩北京奥运会的邀请。

中日交流将在2008年迎来不可多得的机遇。但与此同时,中日关系中的痼疾依然存在,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中日两国民众之间依然存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断加深的相互缺乏信任和好感的心理状态。此外,中日双方在解决东海问题方面依然分歧巨大、举步维艰。

机遇与挑战,让我们在展望中日关系之时喜忧参半。带着这种心情,《中国新闻周刊》在2008年2月初对日本外务大臣高村正彦进行了书面专访。

高村正彦是日本的资深政治家,早在小渊惠三当政时期就已担任外务大臣。他还曾在森喜朗内阁中任职法务大臣。在去年8月安倍晋三改组内阁之后,高村正彦获任防卫大臣。一个月后,安倍晋三辞职,高村正彦开始在新任首相福田康夫的内阁中第二次出任外相。

作为当今日本外交界中级别最高的官员,高村正彦对中日关系的阐述,无疑具有权威性。

“使2008年成为日中关系飞跃之年”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预定于今年春天访问日本,日方现在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高村正彦:关于胡锦涛国家主席访日一事,此前福田总理访华之际,日中双方就在“樱花开放时”实现胡主席访日取得一致。我也衷心欢迎和非常重视胡主席访日。

胡主席访日在进一步巩固双方在去年末福田总理访华之际所取得广泛领域具体成果,以及在构筑为地区与世界做贡献的“战略互惠关系”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希望与中方一道为此访取得成功而竭尽努力,进一步发展日中关系。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两国会举行哪些相关的活动?

高村正彦: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对日中两国而言是关键的一年,将有诸如胡锦涛国家主席访日、北海道洞爷湖八国首脑峰会、北京奥运会等一系列对于日中两国而言重要的活动。

为了抓住这些机会、进一步促进日中青少年的交流、增进两国青少年对对方国家的了解,去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日中首脑会谈上,双方一致确定2008年为“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另外,在去年12月福田总理访华时,双方还签署了“关于‘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备忘录”,就广泛推进日中之间一系列青少年交流活动达成了一致。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日中双方将共同把《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纪念活动推向高潮,致力于使2008年成为日中关系飞跃之年。

“希望早日解决东海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福田首相访华时,与温总理就东海问题达成了4项新共识,其中谈及“双方在保持司局长级磋商框架的同时,将根据需要继续进行副部长级磋商”。这是否意味着有关东海问题两国的磋商将更为频繁,将以更大的力度进行?双方将在什么情况下举行副部长级磋商?

高村正彦:我非常重视东海资源开发问题,希望早日解决这一问题,使日中关系进一步发展。除了迄今局长级磋商以外,我本人也在去年12月访华时,就此问题与杨洁篪外交部长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意见交换,此后还进行了副部长级磋商,进一步加深了对彼此立场的理解。

其结果在福田总理访华时,两位首脑就有关具体解决措施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双方都有尽早解决此问题的坚定决心,并就继续进行磋商达成了一致。

我将根据首脑间达成的新共识,为早日解决此问题而竭尽全力。同时,我认为将根据需要举行副部长级磋商。

“重新认识到日中关系的深度”

中国新闻周刊:福田康夫首相去年12月访华后,国内外媒体评论称“日本政府开始强调中日两国拥有共同的文化与传统”,你对此有何评论?

高村正彦:日中两国是具有长达两千年交流历史的邻国,共同拥有彼此的文化与传统及共同的文化基础。

访华期间,福田总理在北京大学进行了演讲,并谈及日中之间漫长的历史性联系。另外,福田总理还访问了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使人联想起日中两国久远的联系,两国国民重新认识到日中关系的深度。我认为,福田总理在孔庙挥毫写下的“温故创新”,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前,日中两国正在互相深化各种交流与合作,构筑着前所未有的深厚的关系。在中国有“饮水不忘挖井人”的说法,我将铭记为发展日中关系而做出贡献的众多先辈的心愿;同时我也将为构筑贡献于地区与国际社会的“战略互惠关系”而与中国朋友们共同努力。

中国新闻周刊:福田首相曾说,“日中两国的未来,不是选择合作还是对立的问题,而是以怎样有效负责的方法开展合作的问题”。你认为,“有效、负责”的合作方式的日中关系是什么样的?

高村正彦:日中两国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能为亚洲及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力量。两国面临着地区与国际社会巨大机遇与责任,需要对亚洲及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以有效且负责任的形式进行合作。正因如此,才要构筑日中“战略互惠关系”。

从这一意义而言,除了环境与节能领域两国间的互利合作以外,日中两国在开始构筑旨在解决气候变化、北朝鲜等地区和国际的诸多课题的合作关系。在福田总理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等,并取得了具体的成果。

我认为,日中两国将继续通过构筑“战略互惠关系”,承担起对地区及国际社会所共有的责任,并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所面临的机遇,展开有效的合作。

高村正彦简历

高村正彦,1942年生于日本山口县,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历任众议院农林水产省委员长、自民党国防部会长、大藏省政务次官。1994年6月至1995年8月任经济企划厅长官。后任外务部政务次官、自民党副干事长。1998年7月30日至1999年10月4日任外务大臣。2000年12月至2001年4月任法务大臣。2007年8月至9月任防卫大臣。2009年7年9月出任外务大臣。

高村正彦多次当选众议员,是自民党资深议员。他是“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曾多次访华。“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由日本各政党国会议员组成,是国会内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超党派双边议员组织,也是日中友好七团体之一。

高村正彦爱好武术,是位拥有“少林寺拳法四段”的武林高手。

(根据新华网等媒体提供的资讯整编)

猜你喜欢
福田访日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表叔福田
福田表叔
你的好值得我一辈子铭记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
看场